【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加氫處理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一般地,烴類進料的加氫處理催化劑均以Y Al2O3或含少量一種或多種其他元素(如 S1、P、T1、B、Mg、F 等)的 Y Al 2 0 3 為載體,以 W、Mo、Ni 和 Co等元素的某一組合為活性組分。該類催化劑活性金屬負載方法通常有兩種混捏法和浸潰法。混捏法指的是在載體制備過程中同時混加活性金屬化合物,其優點在于制備工藝簡便,生產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可以得到活性金屬含量較高的催化劑;其缺點是較難做到充分利用金屬組分。浸潰法是先制成載體再負載活性組分,其優點是有利于金屬組分在載體微孔內表面分散,但生產工藝復雜,尤其是在一次浸潰難于滿足催化劑本身對金屬加入量的要求時,由多次浸潰而帶來的復雜操作是無法與混捏法的簡便相提并論的。為解決這類矛盾,中國專利技術專利CN1098433A已提出了一種解決辦法,即“混-浸”結合的生產過程。其要點是在載體制備過程中先混入一部分活性組分,另一部分活性組分以浸潰法負載。由于混捏過程中加入了金屬鹽類,為保證催化劑成型順利且強度好,其膠溶酸量需要相應提高,在其典型實施例中每IOOg Al 2 0 3需乙酸15g左右(264g含Al 2 0 3 75%的一水氧化鋁粉…加60gl I乙酸溶液),從而對氧化鋁的微孔性質影響較大,使成品催化劑的孔分布彌散,孔徑介于6 IOnm的孔容積分率降低至50%以下,比表面積下降。而孔分布集中于某合適范圍且比表面積大是催化劑活性好的前提條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對現有技術中“混-浸”結合的催化劑制備方法加以改進,在保證催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氫處理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為負載型催化劑,載體為氧化鋁、氧化硅和氧化鋯質量比為1?2:1?1.5:1?2的混合物,活性組分為氧化鉬、氧化鎢、氧化鎳、氧化鉻、氧化釕和氧化銠,載體與活性組分的質量比為1.5?2:1以活性組分總重量為基準,氧化鉬和氧化鎢的重量含量為35?40%,氧化鎳重量含量為20?25%,氧化鉻、氧化釕和氧化銠重量含量為35?45%,氧化鉬和氧化鎢的質量比為1?1.5:1?2,,氧化鉻、氧化釕和氧化銠的質量比為1?2:1?2:1.5?3;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載體原料與一部分活性組分原料混合均勻、混捏、成型、干燥、焙燒后制成催化劑載體,干燥溫度為200?250°C,干燥時間為1?2小時,焙燒溫度為1000?1200°C,焙燒時間為3?4小時;用剩余的活性組分的水溶液噴浸上述催化劑載體,直至飽和,取出,浸漬后干燥焙燒制成催化劑,干燥溫度為150?200°C,干燥時間為6?8小時,焙燒溫度為700?900°C,焙燒時間為12?24小時。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加氫處理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為負載型催化劑,載體為氧化鋁、氧化硅和氧化鋯質量比為1-2 :1-1. 5 :1-2的混合物,活性組分為氧化鑰、氧化鎢、氧化鎳、氧化鉻、氧化釕和氧化銠,載體與活性組分的質量比為1. 5-2 1以活性組分總重量為基準,氧化鑰和氧化鶴的重量含量為35-40%,氧化鎳重量含量為20-25%,氧化鉻、氧化釕和氧化錯重量含量為35-45%,氧化鑰和氧化鶴的質量比為1-1. 5 :1-2,,氧化鉻、氧化釕和氧化銠的質量比為1-2 :1-2 :1. 5-3 ; 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載體原料與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成來,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