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竹筍殼粉85%-95%,糖5%-15%。所述餌劑還包括板栗外殼粉或竹糠,板栗外殼粉或竹糠的重量百分比為1%-10%。所述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竹筍殼粉的細度為40目以上;所述糖為市售白糖或紅糖;所述餌劑的制備方法是將單竹的竹筍殼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糖、板栗外殼粉或竹糠攪拌混勻即可。本發明專利技術對小頭鉤白蟻有極強引誘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引誘小頭鉤白蟻過來取食并將之帶回巢內,將本發明專利技術與殺蟻藥劑配合使用,滅蟻速度快,滅蟻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白蟻誘食劑,特別是一種小頭鉤白蟻的餌劑。
技術介紹
白蟻(Termite)是世界性五大害蟲之一,總數不少于2500種,遍布全世界,特別是熱帶、亞熱帶國家,危害面積約占全球總面積的50%,在農業、林業、建筑、水利、交通、軍事等各個方面均能造成嚴重危害。小頭鉤白蟻原名小頭蠻白蟻(ificroterffies dimorphes Tsai et Chen),由我國著名白蟻分類學家蔡幫華教授于1963年首次發現并命名,在黃復生等(1989)出版的《中國白蟻分類及生物學》中將其歸為白蟻科(Termitidae)蠻白蟻屬(ificroterffies), 2000年黃復生等在《中國動物志昆蟲綱第十七卷等翅目》中將其劃歸為白蟻科鉤白蟻屬Ancistrotermes。小頭鉤白蟻是危害甘鹿、板栗和桉樹等農林植物的重要白蟻種類,近來年常造成甘蔗、板栗等作物或果樹的重大產量損失,甚至完全失收,而目前在小頭鉤白蟻的防治上還沒能找到理想的誘餌及藥劑,給該種白蟻的防治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如何有效地防治小頭鉤白蟻已成為甘蔗、板栗等地方支柱產業發展急待解決的瓶頸問題。目前防治白蟻的方法還依賴化學藥劑的單一施用,這樣不僅起不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時給人類和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因此,積極開發新型、環保的白蟻防治藥劑和技術成為當前白蟻治理的迫切任務,利用毒餌誘殺白蟻正是順應這種趨勢的一種防治白蟻的方法。白蟻毒餌誘殺法即將緩慢毒性的殺蟻藥劑與白蟻誘餌(含餌料和引誘劑等組分)混合并制成毒餌,覓食工蟻發現并取食毒餌后,返回巢內,通過相互間的交哺和修飾行為,使毒劑在整個巢體內傳遞,從而消滅全巢`白蟻。因此,白蟻誘餌對白蟻的引誘力如何,將直接決定白蟻毒餌的滅殺效果。現有技術滅白蟻餌劑中多采用松木屑、糯米粉、甘蔗粉等,引誘效果均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小頭鉤白蟻的餌劑,這種餌劑對小頭鉤白蟻有極強引誘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引誘小頭鉤白蟻過來取食并將之帶回巢內,本專利技術與殺蟻藥劑配合使用,滅蟻速度快,滅蟻效率高。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竹筍殼粉85%-95%,糖5%-15%。作為優選,以上所述餌劑還包括板栗外殼粉或竹糠。作為優選,以上所述板栗外殼粉或竹糠的重量百分比為19^10%。作為優選,以上所述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作為優選,以上所述竹筍殼粉的細度為40目以上,便于與殺蟻藥劑配合均勻。作為進一步限定,所述糖為市售白糖或紅糖,白糖為蔗糖或甜菜糖,紅糖為未除去糖蜜的蔗糖。本專利技術小頭鉤白蟻的餌劑的制備方法是將單竹的竹筍殼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糖、板栗外殼粉(或竹糠),攪拌混勻即可。本專利技術餌劑可與各種殺蟻藥劑如蟲螨腈配合使用,殺蟻藥劑的添加重量百分比為0.005%-0.1%,其余為餌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專利技術的餌劑對小頭鉤白蟻的引誘力強,取食率高,10克的餌劑隨機地放在有白蟻危害的林間或田間,4天內即取食完全,這大大減少了滅蟻的人力和物力; 2.本專利技術主要原料竹筍殼粉簡單易得,單竹大量分布在南方地區,取材容易;同時制作簡單,成本低廉,容易推廣。經大量的野外試驗證明該餌劑不僅對小頭鉤白蟻,還對黃翅大白蟻(ifecro和黑翅土白蟻formosanus)以及鈕白蟻類等白蟻類群均有顯著的引誘效果,可用于大面積農林植物白蟻防治毒餌的餌料成份。3.本專利技術與殺蟻藥劑配合使用,滅蟻速度快,滅蟻效率高。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僅限于實施例。實施例1: 150g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中,竹筍殼粉142.g,白糖7.5g。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細度為40目 。制備方法:按照重量份,將單竹的竹筍殼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白糖攪拌混勻即可。實施例2: 150g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中,竹筍殼粉139.5g,白糖10.5g。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細度為70目。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3: 150g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中,竹筍殼粉135g,紅糖15g。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細度為80目。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4: 150g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中,竹筍殼粉132g,紅糖18g。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細度為90目。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5: 150g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中,竹筍殼粉127.5g,紅糖22.5g。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細度為100目。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6: 150g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中,竹筍殼粉135g,板栗外殼粉1.5g,白糖13.5g,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細度為110目。制備方法是將單竹的竹筍殼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糖、板栗外殼粉,攪拌混勻即可。實施例7:150g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中,竹筍殼粉127.5g,竹糠15g,紅糖7.5g,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細度為100目。制備方法是將單竹的竹筍殼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糖、竹糠,攪拌混勻即可。應用實施例: 一、甘蔗地施用試驗 將實施例1制得的餌劑裝入中號的茶葉袋里,每袋裝10g,用訂書機封口,上面訂一比紙袋大一點的塑料袋,便于觀察(小頭鉤白蟻不會取食塑料,因此,即使餌料被吃光仍可找到試驗點)。將上述餌料包隨機地投放在甘蔗地面上,上面覆蓋一層土。如果表層土比較干,就挖個約5厘米的淺坑將餌料包埋進去,上面再覆土。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餌料包在2011年分不同季節進行了試驗,結果如下: (1)2011年6月I日投放:多云,氣溫28度,放在甘蔗地里各15處; 2011年6月2日檢查:多云,氣溫30度,餌料包周圍被泥土覆蓋,每處取食率均在40%以上; 2011年6月3日檢查:多云,氣溫31度,各處餌料被完全取食,掀開塑料袋只剩用泥土填充的一個紙袋模型。(2)2011年8月14日投放:多云,氣溫34度,放在甘蔗地里各15處; 2011年8月15日檢查:多云,氣溫33度,餌料包被泥土完全覆蓋,每處取食率均在60%以上; 2011年8月16日檢查:多云,氣溫33度,各處餌料均被完全取食,只剩塑料袋。(3)2011年11月11日投放:晴,氣溫25度,放在甘蔗地里各15處; 2011年11月12日檢查:晴,氣溫24度,各處餌料均有泥土覆蓋,取食率在20%以上; 2011年11月13日檢查:晴,氣溫26度,各處餌料均被泥土完全覆蓋,取食率在70%以上; 2011年11月14日檢查:晴,氣溫27度,各處餌料均被取食完,只剩塑料袋。二、板栗林施用試驗 將實施例6制得的餌劑裝入中號的茶葉袋里,每袋裝10g,用訂書機封口,上面訂一比紙袋大一點的塑料袋,便于觀察(小頭鉤白蟻不會取食塑料,因此,即使餌料被吃光仍可找到試驗點)。將上述餌料包隨機地投放在板栗林地面上,上面覆蓋一層土。如果表層土比較干,就挖個約5厘米的淺坑將餌料包埋進去,上面再覆土。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餌料包在2011年分不同季節進行了試驗,結果如下: (1)2011年6月I日投放:多云,氣溫28度,放在板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竹筍殼粉85%?95%,糖5%?1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竹筍殼粉85%-95%,糖 5%-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餌劑還包括板栗外殼粉或竹糠。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栗外殼粉或竹糠的重量百分比為1%-10%。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小頭鉤白蟻的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筍殼粉為單竹竹筍殼研磨成的粉末。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韋戈,楊峰,陳正麟,陸溫,黃瑩磐,高旭淵,賈豹,劉治山,黃冬云,劉吉敏,
申請(專利權)人:南寧市房產管理局白蟻防治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