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電機驅動系統及其驅動方式,包括:第一電動機、第二電動機、變速箱,所述第一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連接,第二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連接,所述變速箱內設有至少3檔結構,偶數檔分布在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上,奇數檔分布在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上,所述偶數檔之間通過偶數檔同步器連接,所述奇數檔之間通過奇數檔同步器連接。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無離合器即可實現換檔,易于實現,通過兩個電機的驅動組合控制,即可實現動力性和經濟性的優化組合;且換檔通過雙電機切換控制實現,無動力中斷,舒適性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動力驅動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雙電機驅動系統及其驅動方式。
技術介紹
隨著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峻,電動汽車目前被國內外普遍認為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其大規模推廣應用不僅可以節能減排,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是許多國家擺脫對石油過度依賴、解決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現有的純電動電驅動系統方案,按照變速方案分為兩種,一種是采用單極減速裝置的驅動系統,沒有變速箱,采用單級減速齒輪實現減速,通過電機的調速來實現無級調速,但是由于無變速功能,很難兼顧加速時間與最高車速的矛盾,且在常用工況運行時,很難優化電機的工作區間以改善驅動系統效率;另外一種方案是采用多檔變速器的驅動方案,該方案能夠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但是使得驅動系統結構復雜,驅動效率降低,成本增力口。且換檔多需要離合器控制,會增加換檔沖擊,降低車輛舒適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電機驅動系統及其驅動方式,能夠無離合器即可實現換檔,通過兩個電機的驅動組合控制,即可實現動力性和經濟性的優化組口 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雙電機驅動系統,包括第一電動機、第二電動機、變速箱,所述第一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連接,第二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連接,所述變速箱內設有至少3檔結構,偶數檔分布在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上,奇數檔分布在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上,所述偶數檔之間通過偶數檔同步器連接,所述奇數檔之間通過奇數檔同步器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上設有主減速器,所述主減速器與一差速器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變速箱內設有5檔或6檔結構。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動機與第二電動機均包括發電模式、電動模式。還涉及一種雙電機驅動系統的驅動方式,包括電機驅動模式,包括單電機驅動或雙電機驅動;單電機驅動,選擇第一電動機或第二電動機單獨驅動,分別選擇偶數檔或奇數檔驅動;雙電機驅動,選擇偶數檔和奇數檔驅動;電機倒車模式,通過電機反轉實現單電機倒車或雙電機倒車,單電機倒車,選擇第一電動機或第二電動機單獨驅動,分別選擇偶數檔或奇數檔倒車;雙電機倒車,選擇偶數檔和奇數檔倒車;制動能量回收模式,第一電動機與第二電動機均工作在發電模式,包括單電機發電或雙電機發電,單電機發電,選擇第一電動機或第二電動機單獨發電,分別選擇偶數檔或奇數檔發電;雙電機發電,選擇偶數檔和奇數檔發電。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雙電機驅動系統及其驅動方式可實現單電機驅動和雙電機驅動,并可進行驅動檔位選擇;由于沒有倒檔軸,倒車通過電機反轉實現,也可以實現單電機倒車和雙電機倒車;同時整車制動時,電機工作在發電模式,進行制動能量回收,也可以實現單電機回收或雙電機能量回收;結構簡單,無離合器即可實現換檔,易于實現,通過兩個電機的驅動組合控制,即可實現動力性和經濟性的優化組合;且換檔通過雙電機切換控制實現,無動力中斷,舒適性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雙電機驅動系統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不意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第一電動機,2、第二電動機,3、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4、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5、變速箱的輸出軸,6、奇數檔同步器,7、偶數檔同步器,8、主減速器,9、差速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 :一種雙電機驅動系統,包括第一電動機1、第二電動機2、變速箱,所述第一電動機I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3連接,第二電動機2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4連接。所述變速箱內設有3檔結構,分別為I檔齒輪組、2檔齒輪組以及3檔齒輪組,I檔齒輪組和3檔齒輪組設于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4上,2檔齒輪組設于所述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3上,I檔與3檔之間通過1/3檔同步器,即奇數檔同步器6,進行檔位切換,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5上設有主減速器8,所述主減速器8與一差速器9連接。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一種雙電機驅動系統,包括第一電動機1、第二電動機2、變速箱,所述第一電動機I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3連接,第二電動機2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4連接。所述變速箱內設有4檔結構,分別為I檔齒輪組、2檔齒輪組、3檔齒輪組以及4檔齒輪組,所述I檔齒輪組與3檔齒輪組設于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4上,2檔齒輪組與4檔齒輪組設于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3上,所述I檔齒輪組與3檔齒輪組之間設有1/3檔同步器,即奇數檔同步器6,2檔齒輪組與4檔齒輪組之間設有2/4檔同步器,即偶數檔同步器7。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5上設有主減速器8,所述主減速器8與一差速器9連接。根據車型不同,匹配的不同的檔位數量,變速箱內可設有5檔、6檔或更多檔位結構。上述的所述第一電動機I與第二電動機2均包括發電模式、電動模式。以變速箱內的結構為4檔結構為例,雙電機驅動系統能夠實現多種模式,包括電機驅動模式,驅動時,如果驅動需求功率較小,可選擇第一電動機I或第二電動機2單獨驅動,以獲得良好的驅動經濟性能,此時根據所選擇驅動電機的不同,可以分別選擇I或3檔、2或4檔驅動。當大功率驅動需求時,可雙電機聯合驅動,獲得良好的動力性能,此時可選擇I或3檔和2或4檔進行驅動。電機倒車模式,由于沒有倒檔軸,倒車通過電機反轉實現,根據倒車需求功率的大小,也可以實現單電機倒車和雙電機倒車,驅動方法與電機驅動模式相同。 制動能量回收模式,第一電動機I與第二電動機2均工作在發電模式,也可以選擇單電機發電或雙電機發電,驅動方法與電機驅動模式相同。具體的驅動方法組合見下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電機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電動機、第二電動機、變速箱,所述第一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連接,第二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連接,所述變速箱內設有至少3檔結構,偶數檔分布在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上,奇數檔分布在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上,所述偶數檔之間通過偶數檔同步器連接,所述奇數檔之間通過奇數檔同步器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電機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電動機、第二電動機、變速箱,所述第一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連接,第二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連接,所述變速箱內設有至少3檔結構,偶數檔分布在變速箱的第一輸入軸上,奇數檔分布在變速箱的第二輸入軸上,所述偶數檔之間通過偶數檔同步器連接,所述奇數檔之間通過奇數檔同步器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電機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上設有主減速器,所述主減速器與一差速器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電機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箱內設有5檔或6檔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電機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動機與第二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農,朱波,方煜宏,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萬安汽車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