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還包括四排傳送帶;第一排有豎斜向的第二傳動帶,第二排有第三傳動帶,第三排有第一傳送帶,第四排有第一導向傳送帶;第二傳動帶與第三傳動帶配合構成第一夾持通道;第一傳送帶的出紙端與第三傳動帶的進紙端上下配合或重合;第一傳送帶上方安裝第一導向傳送帶,第一導向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上下對應構成第一導向通道;第二傳動帶與第三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一導向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之間的間隙為零。它具有高速精準傳輸紙張的能力,可大幅提高配頁機的配頁效率,降低次品率,從而,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
技術介紹
現有配頁機都存在紙張傳輸過程中同步性能差,容易走偏,經常卡紙的問題,無法提高速度和精度,工作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它具有高速精準傳輸紙張的能力,可大幅提高配頁機的配頁效率,降低次品率,從而,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還包括四排傳送帶;第一排有豎斜向的第二傳動帶,第二排有第三傳動帶,第三排有第一傳送帶,第四排有第一導向傳送帶;第二傳動帶與第三傳動帶配合構成第一夾持通道;第一傳送帶的出紙端與第三傳動帶的進紙端上下配合或重合;第一傳送帶上方安裝第一導向傳送帶,第一導向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上下對應構成第一導向通道;第二傳動帶與第三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一導向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為進一步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所述第二排有第十二傳動帶,第三排有第四傳動帶,第四排有第二導向傳送帶;第二傳動帶與第十二傳動帶配合構成第二夾持通道;第四傳動帶上方安裝第二導向傳送帶,第二導向傳送帶與第四傳動帶上下對應構成第二導向通道;第二導向傳送帶與第四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二傳動帶與第十二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所述第二傳動帶的第八傳動輥相對第二傳動帶的第三傳動棍向出紙方向偏移;第八傳動棍的下部外周設有第八導向片。所述第一排傳送帶內還設有第七傳動帶,第七傳動帶的第九傳動輥相對第十八傳動輥向出紙方向偏移;第二排傳送帶設有第六傳動帶,第三排傳送帶設有第八傳動帶,第四排傳送帶設有第三導向傳送帶;第六傳動帶與第七傳動帶配合構成第三夾持通道,第八傳動帶的出紙端與第六傳動帶的進紙端上下配合;第八傳動帶的上方安裝第三導向傳送帶,第三導向傳送帶與第八傳動帶上下對應構成第三導向通道;第六傳動帶與第七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三導向傳送帶與第八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所述送第二排傳送帶設有第九傳動帶,第九傳動帶與第七傳動帶配合構成第四夾持通道;第三排設有第十一傳動帶,第十一傳動帶的出紙端與第九傳動帶上下配合,第四排傳送帶設有第四導向傳送帶;第十一傳動帶上方安裝第四導向傳送帶,第四導向傳送帶與第十一傳動帶上下對應構成第四導向通道;第九傳動帶與第七傳動帶、第十一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第四導向傳送帶與第十一傳動帶的間隙為零。所述每條傳送帶均包含數根平行的傳動帶;同軸的兩條不同規格和方向的傳送帶的數根傳動帶交錯排列。所述每條傳送帶的傳動輥上均開設數個環形的傳動帶槽,所有傳動帶槽與所有傳動帶--對應配合,傳動帶槽的深度與傳動帶厚度相等,確保傳動棍和傳動帶配合構成平整的表面。本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在于:它設有可高速精準傳輸紙張的導向通道和夾持通道,使紙張在傳輸過程中自始至終受上下兩層傳送帶的共同約束和引導,即受雙面傳送帶大面積的約束和夾持,而且利用單側傳送帶的張力自動調節來實現各種常規厚度(0.04-0.5mm)紙張的零間隙夾持,而無需另外增加機構。徹底解決了紙張傳輸過程中的前進同步差的問題和容易卡紙以及走偏的問題,完全實現紙張快速傳輸和精準變向,從而,使配頁機高速傳輸和匯集紙張成為可能。它的傳送帶的傳動輥上設有數個環形的傳動帶槽,槽深剛好等于傳送帶的厚度,傳動帶完全裝于傳動帶槽內,使同一傳動輥上安裝的數根傳動帶外表面與傳動輥的外表面共面,從而,能防止紙張過輥時被壓出折皺而產生凹凸變形,確保紙張在傳輸過程中更加光滑平整。它的向下或向上導向傳輸紙張的傳送帶與水平線的夾角為O度至90度,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減小紙張前進過程中突然改變方向后的慣性影響,從而盡可能減小紙張,特別是非常柔軟的薄紙前頭的碰撞變形和薄紙前頭轉向后、身體部分仍然向原方向繼續前進的蛇形慣性,以便讓紙張前進折彎過程中更加順暢,速度更高。它用于紙張轉彎導向的傳動輥的半徑設計尺大為20_-100_,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提高紙張轉彎時的轉彎半徑,也是盡可能減小紙張的前頭,特別是非常柔軟的薄紙的前頭轉向后、身體部分仍然向原方向繼續前進的蛇形慣性,以便讓紙張在折彎轉向前進過程中更加順暢,前進速度更高。它的傳送帶相互配合構成夾持通道,另外,它的輸送通道轉彎半徑較大,既可增加傳輸摩擦力和均衡附著壓力,又可增強導向作用,對紙張施力更加均勻,能輸送較薄的紙張,且輸送速度快、精度高。 這種雙面多條傳送帶大面積平整附著紙張的零間隙夾持通道高速傳送機構設計,可以減少紙張傳輸過程中的堆積弓起變形、附著機構的碰撞變形、重力影響產生的凹陷變形、零件擠壓產生的凹凸變形、空氣阻力導致的風阻變形,還可以完全保證紙張傳輸過程中的同步性能,有效避免紙張傳輸過程中產生歪斜或走偏,從而,確保傳輸過程可以實現穩定、高速。它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制造成本低廉和操作簡便的優點。另外,所述高速傳送機構還可以帶動PVC塑料薄膜等柔性薄板料的高速精準傳輸;也可以在膠印機、折頁機、糊盒機、信封機、模切機、報紙折裝后的高速傳輸等類似機構設計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I局部放大結構意圖;圖3是圖1的II局部放大結構意圖;圖4是圖1的III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的IV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的A向放大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01第一支架102第二支架201第十九傳動輥202第一導向傳送帶203第一導向傳送帶主輥204第一導向傳送帶副輥205傳動帶槽206第一傳動輥 207第一傳送帶208第二導向傳送帶主棍209第二十傳動棍210第四導向傳送帶副輥211第三傳動輥212第二傳動帶213第十一傳動帶214第三傳動帶215第三導向傳送帶216第四導向傳送帶217第二導向傳送帶218第十八傳動輥219第十七傳動輥220第六傳動輥221第四傳動帶222第九傳動帶223第五傳動輥224第二導向傳送帶副輥225第九傳動輥226第六傳動帶227第六導向片228第十六傳動輥229第四傳動輥230第十二傳動帶231第七傳動帶232第十五傳動輥233第十四傳動輥234第八傳動輥235第七傳動輥236第八導向片238第二i^一傳動輥239第i 傳動棍240第九導向片241第三導向傳送帶副棍242第十傳動棍243第十三導向片244第八傳動帶245第十三傳動輥246第十二傳動輥。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還包括四排傳送帶;第一排有豎斜向的第二傳動帶212,第二排有第三傳動帶214,第三排有第一傳送帶207,第四排有第一導向傳送帶202;第二傳動帶212與第三傳動帶214配合構成第一夾持通道;第一傳送帶207的出紙端與第三傳動帶214的進紙端上下配合或重合;第一傳送帶207上方安裝第一導向傳送帶202,第一導向傳送帶202與第一傳送帶207上下對應構成第一導向通道。第一導向通道和第一夾持通道可覆蓋紙張傳輸的全過程,能有效防止紙張在高速傳輸時跑偏,可以完全保證紙張傳輸過程中的同步性能。另外,紙張在整個傳輸過程中,同時受上下兩個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包括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四排傳送帶;第一排有豎斜向的第二傳動帶(212),第二排有第三傳動帶(214),第三排有第一傳送帶(207),第四排有第一導向傳送帶(202);第二傳動帶(212)與第三傳動帶(214)配合構成第一夾持通道;第一傳送帶(207)的出紙端與第三傳動帶(214)的進紙端上下配合或重合;第一傳送帶(207)上方安裝第一導向傳送帶(202),第一導向傳送帶(202)與第一傳送帶(207)上下對應構成第一導向通道;第二傳動帶(212)與第三傳動帶(214)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一導向傳送帶(202)與第一傳送帶(207)之間的間隙為零。
【技術特征摘要】
1.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包括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四排傳送帶;第一排有豎斜向的第二傳動帶(212),第二排有第三傳動帶(214),第三排有第一傳送帶(207),第四排有第一導向傳送帶(202);第二傳動帶(212)與第三傳動帶(214)配合構成第一夾持通道;第一傳送帶(207)的出紙端與第三傳動帶(214)的進紙端上下配合或重合;第一傳送帶(207)上方安裝第一導向傳送帶(202),第一導向傳送帶(202)與第一傳送帶(207)上下對應構成第一導向通道;第二傳動帶(212)與第三傳動帶(214)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一導向傳送帶(202)與第一傳送帶(207)之間的間隙為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有第十二傳動帶(230),第三排有第四傳動帶(221),第四排有第二導向傳送帶(217);第二傳動帶(212)與第十二傳動帶(230)配合構成第二夾持通道;第四傳動帶(221)上方安裝第二導向傳送帶(217),第二導向傳送帶(217)與第四傳動帶(221)上下對應構成第二導向通道;第二導向傳送帶(217)與第四傳動帶(221)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二傳動帶(212)與第十二傳動帶(230)之間的間隙為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帶(212)的第八傳動輥(234)相對第二傳動帶(212)的第三傳動輥(211)向出紙方向偏移;第八傳動輥(234)的下部外周設有第八導向片(236)。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傳送帶內還設有第七傳動帶(231),第七傳動帶(231)的第九傳動輥(225)相對第十八傳動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海濱,
申請(專利權)人:任海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