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赤泥無害化處理及資源綜合利用的方法,赤泥是處理氧化鋁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渣,渣中因含有大量的強堿性物質,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赤泥治理項目屬環境技術領域,研究的學科是環境科學技術,環境工程學及固體污染物防治工程。通過對赤泥高溫培燒,酸浸處理后,分離赤泥中的鋁、鐵等有回收價值的金屬,余下的中性赤泥渣中添加煤矸石,經950-1100℃燒結(或添加粘合劑)所得磚體的抗壓強度達到1-15MPa,質量完全達到GB-5101-2003“燒結普通磚”的要求。本方法適用于不同生產工藝所排放的赤泥處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特別是對赤泥治理屬環境
,研究的學科是環境科學技術、環境工程學及固體污染物防治工程。赤泥是從鋁土礦中提煉氧化鋁生產中形成的廢渣。赤泥漿龐大的體積和附液的強堿腐蝕性,是赤泥堆放對周圍環境造成持續性污染的根源。赤泥堆放造成的環境影響除占用大量土地外,其浸出液(附液)中的強堿和硫酸鹽下滲對地下水產生污染,改變土壤的性質和結構,造成大面積土壤堿化,板結而無法使用。一種,包括調整赤泥的強堿性,分離三氧化二鐵,氫氧化鋁等,加速放射性元素衰變,進行無害化處理;提取有用金屬;余下殘渣中添加煤石干石比75:25 (w/w)制成磚還,作為建筑材料等。其特征在于: ,針對赤泥的物理、化學性質,采用高溫培燒,加水制漿,用酸調PH值2-5,液、渣分離,用水分三次洗滌濾餅,洗水返回制漿用水,濾餅下道工序備用。針對赤泥的物理、化學性質,先用旋轉爐培燒赤泥,再用酸浸方式處理,經固、液分離,在酸浸溶液中分離出氫氧化鋁、三氧化二鐵、氫氧化鎂、氯化鈣及氯化鈉等產品。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和赤泥合并,固、液比1:3 (w/w)加酸調PH值0.5-4,反應時間0.5-1.5hr,固、液分離。殘渣量為總投量的75_83%,用水洗滌濾餅至中性,下道工序備用。濾液用伯胺N-1923做除鐵劑分離三氧化二鐵,溶液用堿調PH值4-8,分離沉淀物,干燥得氫氧化鋁。溶液用石灰水調PH值9-12,分離得沉淀物,干燥得氫氧化鎂,溶液濃縮得氯化鈣及氯化鈉。實驗結果表明,用酸浸后的赤泥經水洗滌至中性,完全可用于燒結磚的原料,溶液用伯胺N-1923做除鐵處理,得到三氧化二鐵、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氯化鈣及氯化鈉,產品質量達到相應的工業標準,各種產品的綜合利用,使赤泥治理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技術介紹
赤泥是氧化鋁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工業含堿廢渣,由于鋁土礦含鐵較高,殘渣外觀像紅色的泥土,亦稱“赤泥”。一般情況下,每生產I噸氧化鋁排出0.8-1.5噸赤泥。赤泥的主要成分為文石和方解石,其次為一水鋁石,針鐵礦,少量的鈦礦物,菱鐵礦,水玻璃,鋁酸鈉和火堿。其中三氧化二鋁含量為12-22%,三氧化二鐵含量為7.5-38%。赤泥中含有可回收利用的多種金屬氧化物,成為赤泥再生利用的基礎。赤泥的綜合利用,國內外已有很多科研報道。如在赤泥中提取鐵、鈦,做塑料添加劑或做硅肥,生產水泥及其他建筑材料,筑路材料,礦井填充材料等工藝,但實施應用有限,究其原因是赤泥中強堿含量超標,嚴重影響了赤泥大宗利用。國外赤泥治理 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氧化 鋁廠瀕海而建,直接向海底排放赤泥,澳大利亞昆士蘭氧化鋁廠和西澳一些近海岸建設的氧化鋁廠,利用靠海的優勢,用海水對赤泥進行洗滌,將赤泥含水的PH值降到10以內再進行堆放,可相應減少赤泥堆場建設防滲費用。參考文獻 1、CengloglyYjKiy Ej Erson Mj Recovery and concen tratian ofAL (III), Fe (III), Ti (IV ), Na ( I ) from red mud[J].Jounal of colloid and intertacescience, 2001,244(2):342 346.2、MishraB.,Stdey A., Recovery of value added products from red mud[J].minerals and metallurgical processing.Society fot mining, metallurgical and Explonation, 2002,19 (n2):87 89.國內赤泥治理1、制備燒結磚 赤泥粒度細、質軟,有一定的塑性,可以代替黏土用作燒結磚生產的原料。該方法消耗赤泥量大,無需添新設備。同時節約70%的黏土,但是在制磚過程中的機械程度低,工人接觸的赤泥堿性強,易對人體造成傷害。2、用于水泥生產 赤泥中含有量大的鈣,可以取代部分生料生產不同品種的水泥。由于赤泥含堿量高,用量過多就達不到水泥生產所要求的低堿特性。同時對工人的勞保防護與設備使用都有很高的要求,增大了此項技術推廣的難度。3、做路基材料 赤泥做為新型道路基層材料使用,有較好的凍穩定的干縮、溫縮性,是消耗赤泥較大的一種綜合利用方式。但是要通過堿穩定、離子交換、赤泥活化、壓力成型等綜合固化技術后才能使用。4、回收鐵 絕大部分專利都是先將赤泥預焙燒,然后用沸騰爐在700-80(TC下還原三氧化二鐵變成四氧化三鐵,再冷卻、粉 碎、磁選,最后獲得63%以上的鐵精粉。據資料統計,國外赤泥中三氧化二鐵含量在30-50%之間,國內的在7-39%之間。而此法要求赤泥中鐵含量高,即只能處理拜爾法赤泥,燒結法和聯合法赤泥難以利用。參考文獻 1、汪文凌.利用工業廢棄物赤泥制造燒結磚的研究[J].磚瓦,2006,(7):42-43.2、劉春、尹國勛.燒結法生產混凝土的研討[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7(3):17-19.3、楊家寬,候健,姚昌仁等.燒結法赤泥道路材料工程應用實例及經濟性分析[J].輕金屬,2007,(2):18-21.4、黃柱成,孫宗毅,左文亮.含鐵赤泥還原分選機理探討[J].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92, (4):23-29.綜上所述:到目前為止,國內外所取得專利還處于局部、分散的狀態,還沒有找到一種徹底解決赤泥污染的方法。,其目的在于綜合、系統處理赤泥的有害性;分離、提取有用物質;得到三氧化二鐵、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氯化鈣及氯化鈉,產品質量達到相應的工業標準,各種產品的綜合利用,目前本辦法已小樣通過試驗過程。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利于產業化推進。在此處鍵入
描述段落。一種赤泥無害化處理及資源綜合利用的方法,赤泥是處理氧化鋁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渣,渣中因含有大量的強堿性物質,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赤泥治理項目屬環境
,研究的學科是環境科學技術,環境工程學及固體污染物防治工程。通過對赤泥高溫培燒,酸浸處理后,分離赤泥中的鋁、鐵等有回收價值的金屬,余下的中性赤泥渣中添加煤矸石,經950-1100°C燒結(或添加粘合劑)所得磚體的抗壓強度達到l_15Mpa,質量完全達到GB-5101-2003 “燒結普通磚”的要求。本方法適用于不同生產工藝所排放的赤泥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一種,包括調整赤泥的強堿性,分離三氧化二鐵,氫氧化鋁等,加速放射性元素衰變,進行無害化處理;提取有用金屬;余下殘渣中添加煤石干石比75:25 (w/w)制成磚還,作為建筑材料等。其特征在于:1.,針對赤泥的物理、化學性質,采用高溫培燒,力口水制漿,用酸調PH值2-5,液、渣分離,用水分三次洗滌濾餅,洗水返回制漿用水,濾餅下道工序備用。2、根據權利要求所述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和赤泥合并,固、液比1:3(w/w)加酸調PH值0.5-4,反應時間0.5-1.5hr,固、液分離。殘渣量為總投量的75-83%,用水洗滌濾餅至中性,下道工序備用。濾液用伯胺N-1923做除鐵劑分離三氧化二鐵,溶液用堿調PH值4-8,分離沉淀物,干燥得氫氧化鋁。溶液用石灰水調PH值9-12,分離得沉淀物,干燥得氫氧化鎂,溶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赤泥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利用的方法,包括調整赤泥的強堿性,分離三氧化二鐵,氫氧化鋁等,加速放射性元素衰變,進行無害化處理;提取有用金屬;余下殘渣中添加煤矸石比75:25(w/w)制成磚坯,作為建筑材料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赤泥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利用的方法,包括調整赤泥的強堿性,分離三氧化二鐵,氫氧化鋁等,加速放射性元素衰變,進行無害化處理;提取有用金屬;余下殘渣中添加煤矸石比75:25(w/w)制成磚還,作為建筑材料等。2.其特征在于: 赤泥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利用的方法,針對赤泥的物理、化學性質,采用高溫培燒,加水制漿,用酸調PH值2-5,液、渣分離,用水分三次洗滌濾餅,洗水返回制漿用水,濾餅下道工序備用。3.根據權利要求所述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和赤泥合并,固、液比1:3 (w/w)加酸調PH值0.5-4,反應時間0.5-1.5hr,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富華,鐘大林,傅顯誠,
申請(專利權)人:呂富華,鐘大林,傅顯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