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從黃芪中提取黃芪甲苷的方法,屬于生物醫藥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1)取粉碎后的黃芪根,加水常壓回流提取2~4次,合并水提液濃縮至密度為1.2~1.3后,加入乙醇,攪拌待沉淀完全后,離心過濾收集上清液;(2)上清液置于反應釜中,加入質量濃度為10%的堿性溶液調節pH值為10,40℃下反應8~12小時后,加入稀酸調節pH至中性后,用正丁醇萃取后濃縮;(3)向正丁醇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后,用甲醇重結晶,得到的白色晶體為目標產物黃芪甲苷。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簡單易行,產品收率大于0.08%,純度達到98%以上,產品無化學試劑殘留,提取過程環境友好,對試劑和設備要求低,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生物醫藥
,涉及一種從黃芪中提取黃芪甲苷的方法。
技術介紹
黃芪是一種豆科植物,在我國作為傳統中成藥原料廣泛種植,傳統醫學用作為補益藥,具有味道甘甜,性微溫的特點,其療效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排毒等功效?,F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的主要成份為黃芪甲苷,其臨床療效可改善心肺功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并可以保肝護肝,防止肝糖原減少,對慢性肝炎有良好的作用。黃芪甲苷還有誘生干擾素和調動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抑制病毒復制和腫瘤的生長,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可以增加人體能量,抗疲勞,抑制破骨細胞的作用。當前市面上銷售的黃芪甲苷的純度不高,大部分低于80%,這樣就影響了黃芪甲苷的醫學療效,為了得到純度更高的黃芪甲苷產品,國內科學家做了相關的研究工作,專利號200310108915.6,專利技術名稱為“高純度黃芪甲苷的制備方法”公開了包括提取、脫糖、脫色、純化諸步驟的提取方法;專利號201010101933.1,專利技術名稱為“一種從黃芪中提取、分離黃芪甲肝的方法”,采用勻漿萃取-混合酶誘導生物轉化技術、負壓空化混旋提取技術、皂苷衍生物水解轉化技術、液液萃取技術、大孔吸附樹脂富集技術、正相硅膠中壓柱層析技術以及低溫析晶和重結晶技術等一系列高效提取、分離和純化技術手段,得到的轉化率為0.08%,黃芪甲苷的純度為95%左右。以上現有技術在整個提取工藝過程中,步驟比較繁瑣,所用的設備比較多且昂貴,所需要的試劑均包括昂貴的大孔吸附樹脂,成本昂貴且生產效率較低。如何專利技術一種從黃芪中提取黃芪甲苷的簡易高效的新方法是目前研究的一個難點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克服現有工藝的缺點,提取方法簡單易行,效率高,經濟安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包括以下步驟:(I)取粉碎后的黃芪根,加入其質量10 15倍的水,回流提取2 4次,每次I 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 1.3后,加入乙醇使混合溶液中乙醇質量含量達到60 80%,充分攪拌,待沉淀完全后離心,收集上清液;(2)將上清液濃縮至密度為相對密度為1.05 1.2后,置于反應釜中,加入堿性溶液,調節pH值為9 10,40 50°C下反應8 12小時后,調節pH至中性后,用正丁醇萃取,收集有機相并將有機相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 1.2 ;(3)向有機相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收集水相并將水相濃縮至相對相對密度大于1.3,靜置待沉淀完全后過濾,濾餅用水洗滌后,再將其用甲醇重結晶,得到黃芪甲苷。所述的粉碎是將黃芪根干燥后粉碎,并過20目篩。所述的步驟2)中的堿性溶液為質量濃度5 10%的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鉀溶液或氫氧化鈣溶液。所述的步驟2)中調節pH至中性是用稀鹽酸、稀硫酸或稀磷酸調節pH為6.8 7.2。所述步驟2)用正丁醇萃取次數為多次,每次加入的正丁醇與反應體系溶液的體積比為1:2 3。所述步驟3)加入的乙酸乙酯與有機相濃縮液的體積比為1:1 2。所述步驟3)在用水清洗是用去離子水清洗2 3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提取黃芪甲苷的方法,先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去除黃芪根內的大量黃芪多糖,然后通過堿性溶液處理,調節為中性,再依次用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最后通過甲醇重結晶得到目標產物。本專利技術方法簡單易行,產率大于0.08%,純度達到98%以上,且產品無化學試劑殘留,提取過程環境友好,對試劑和設備要求低,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所述是對本專利技術的解釋而不是限定。實施例1一種從黃芪中提取 高純度黃芪甲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經干燥的黃芪根粉碎,過20目篩,稱取lOOOg,加水10L,常壓回流2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濃縮至密度達到1.2,加入乙醇使混合溶液中乙醇質量含量達到60%,攪拌待沉淀完全后離心,收集上清液。(2)將所得上清液濃縮到至相對密度為1.05后,置于反應釜中,向溶液中加入500ml質量濃度為10%的氫氧化鈉,調節其pH值至10,40°C下反應IOh后,向反應液中加入稀鹽酸,調節PH值至中性,再以IOOml正丁醇萃取2次,合并正丁醇相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3)向正丁醇濃縮液中加入IOOml乙酸乙酯萃取脫除酯溶性雜質,水相再次濃縮至相對密度大于1.3,靜置12h,待沉淀完全后過濾,濾餅用去離子水洗2次,所得濾餅用IOOml甲醇重結晶得到白色晶體為黃芪甲苷,其產率大于0.09%,純度達到99%以上。實施例2,包括以下步驟:(I)將經干燥的黃芪根粉碎,過20目篩,稱取10kg,加150L水,常壓回流提取3,每次lh,合并提取液濃縮至密度達到1.3,加入乙醇使溶液乙醇質量含量達到70%,攪拌,待沉淀完全后離心,收集上清液。(2)將所得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后,置于反應釜中,向溶液中加入5000ml濃度為10%的氫氧化鉀,調節其pH值至10,在50°C下反應12h后,向反應液中加入稀硫酸,調節PH值至中性,再用IOOOml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相濃縮至密度為1.1。(3)向正丁醇濃縮液中加入IOOOml乙酸乙酯萃取脫除酯溶性雜質,水相再次濃縮至相對密度大于1.3,靜置12h,待沉淀完全后過濾,用去離子水洗3次,所得濾餅用IOOOml甲醇重結晶得到白色晶體即為黃芪甲苷,其產率大于0.08%,純度達到99%以上。實施例3,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I)將經干燥的黃芪根粉碎,過20目篩,稱取50kg,加650L水,常壓回流提取4次,每次I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密度達到1.2 1.3,加入乙醇使溶液乙醇含量達到80%,攪拌待沉淀完全后,離心過濾收集上清液。(2)所得上清液濃縮至密度約在1.05后,置于反應釜中,向溶液中加入50L濃度為10%的氫氧化鈣,調節其pH值至10,40°C下反應8h后,向反應液中加入稀磷酸,調節pH值至中性,再用5000ml正丁醇萃取I次,正丁醇相濃縮至密度為1.1。(3)向正丁醇濃縮液中加入2500ml乙酸乙酯萃取脫除酯溶性雜質,水相再次濃縮至密度大于1.3,靜置12h,待沉淀完全后過濾,用去離子水洗2次,所得濾餅用等5000ml甲醇重結晶得到白色晶體為黃芪甲苷,其產率大于0.08%,純度達到98%以上。實施例4,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I)將經干燥的黃芪根粉碎,過20目篩,稱取50kg,加750L水,常壓回流提取4次,每次I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密度達到1.25,加入乙醇使溶液乙醇含量達到75%,攪拌待沉淀完全后,離心過濾收集上清液。(2)所得上清液濃縮至密度約在1.1后,置于反應釜中,向溶液中加入65L濃度為8%的氫氧化鈉,調節其pH值至9.6,45 °C下反應IOh后,向反應液中加入稀鹽酸,調節pH值至中性,再用5000ml正丁醇萃取I次,正丁醇相濃縮至密度為1.1。(3)向正丁醇濃縮液中加入2500ml乙酸乙酯萃取脫除酯溶性雜質,水相再次濃縮至密度大于1.3,靜置12h,待沉淀完全后過濾,用去離子水洗2次,所得濾餅用等5000ml甲醇重結晶得到白色晶體為黃芪甲苷,其產率大于0.08%,純度達到98%以上。實施例5,包括以下步驟: (I)將經干燥的黃芪根粉碎,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從黃芪中提取高純度黃芪甲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取粉碎后的黃芪根,加入其質量10~15倍的水,回流提取2~4次,每次1~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3后,加入乙醇使混合溶液中乙醇質量含量達到60~80%,充分攪拌,待沉淀完全后離心,收集上清液;(2)將上清液濃縮至密度為相對密度為1.05~1.2后,置于反應釜中,加入堿性溶液,調節pH值為9~10,40~50℃下反應8~12小時后,調節pH至中性后,用正丁醇萃取,收集有機相并將有機相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1.2;(3)向有機相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收集水相并將水相濃縮至相對相對密度大于1.3,靜置待沉淀完全后過濾,濾餅用水洗滌后,再將其用甲醇重結晶,得到黃芪甲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從黃芪中提取高純度黃芪甲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取粉碎后的黃芪根,加入其質量10 15倍的水,回流提取2 4次,每次I 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 1.3后,加入乙醇使混合溶液中乙醇質量含量達到60 80%,充分攪拌,待沉淀完全后離心,收集上清液;(2)將上清液濃縮至密度為相對密度為1.05 1.2后,置于反應釜中,加入堿性溶液,調節pH值為9 10,40 50°C下反應8 12小時后,調節pH至中性后,用正丁醇萃取,收集有機相并將有機相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 1.2 ;(3)向有機相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收集水相并將水相濃縮至相對相對密度大于1.3,靜置待沉淀完全后過濾,濾餅用水洗滌后,再將其用甲醇重結晶,得到黃芪甲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從黃芪中提取高純度黃芪甲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是將黃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天,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岳達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