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關于食品微生物快速檢測技術的一種。
技術介紹
傳統的副溶血性弧菌檢測方法要求對每個檢驗項目進行非選擇性增菌、選擇性增菌、分離、篩選和鑒定等步驟,一般需要4天才能出具檢測報告,嚴重影響貨物的品質和貨架壽命。一些新的技術如PCR技術、免疫學檢測技術、生物芯片技術等檢測方法仍依賴于傳統的檢測步驟,即需要進行增菌,耗時耗力,完成一次檢測通常需要幾天的時間。這樣不僅增加了實驗室的工作量,而且也不利于食品工業中生產流程的監測、終產品的質量控制以及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的管理和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以受控分子馬達技術為核心,集成核酸探針識別、熒光探針標記與檢測等技術,建立了一個全新概念的快速檢測技術體系。利用ATP酶作為載體對目標物進行檢測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快速的特點。分子馬達連接上特異的核酸探針,可以實現對特定食品微生物的快速、特異性、高通量的檢測。本專利技術可將檢測時間縮短至2天,且檢測靈敏度能達到102CFU/ml,滿足現有的食品微生物檢測范圍。附圖說明附 圖1為分子馬達生物傳感器模式圖(其中a、b、C、α、β、δ、Υ、ε均為ATP合酶亞基),I為ε亞基抗體,2為鏈霉親和素(Strptavidin),3為N-biotin,4為toxR探針,5為副溶血性弧菌單鏈DNA。附圖2為chix) toxR對不同種菌株的檢測結果,縱坐標表示熒光值,橫坐標表示檢測的樣本,其中I為水,2為副溶血性弧菌,3為沙門氏菌,4為單增李斯特氏菌,5為霍亂弧菌,6為大腸桿菌。附圖3為chro toxR對30株副溶血性弧菌樣本的檢測結果,縱坐標表示熒光值,橫坐標表示檢測的樣本,I ...
【技術保護點】
特異性核酸探針與F0F1?ATP合酶連接的方式:在F0F1?ATP合酶的ε亞基上依次連接ε亞基抗體、生物素、鏈霉親和素、生物素標記的toxR探針。
【技術特征摘要】
1.本發明要求保護的內容有:特異性核酸探針與FtlF1-ATP合酶連接的方式:在FtlF1-ATP合酶的ε亞基上依次連接ε亞基抗體、生物素、鏈霉親和素、生物素標記的toxR探針。2.試劑盒檢測體系的反應條件:37°C恒溫搖床中溫育30min。3.合成buffer、啟動buffer、...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捷,張惠媛,張昕,汪琦,顧德周,陳廣全,
申請(專利權)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