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鉛的回收工藝,主要是涉及廢舊鉛酸蓄電池膏體中回收鉛的工藝。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鉛酸蓄電池消費量的增加,相應的報廢量也在增加。目前,我國鉛酸蓄電池消耗量占總額的70%,但是廢舊鉛蓄電池回收率才80%左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因此大量的鉛得不到有效回收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也會對環境產生污染。目前,在我國技術較為成熟的是火法回收鉛,但是該方法對環境的污染很大,不適用于回收鉛行業的長遠發展,也有一些研究人員開始采用濕法回收鉛,如但是目前濕法回收鉛工藝還不夠完善,存在回收率低、成本高等缺點,如公開號為CN101636512A (2010-01-27)的中國專利,先用醋酸、硝酸、氟硅酸和氟硼酸等酸將含鉛物質轉化為不溶性硫酸鉛,再用碳酸鈉或碳酸鉀或碳酸銨將不溶性硫酸鉛脫硫轉化成碳酸鹽,不僅回收過程復雜回收成本高,而且在脫硫劑使用后的產物的回收方面也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廢舊鉛酸蓄電池中回收鉛的工藝,該回收工藝簡單易操作、脫硫效率高、鉛回收率高、成本低,適合工業化生產。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廢舊鉛酸蓄電池膏體中回收鉛的工藝,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球磨預脫硫、二次脫硫、脫硫產物回收、濾餅浸出和電解沉積; 所述脫硫產物回收是:將二次脫硫后的膏體進行壓濾并將壓濾后的脫硫液送到回收利用池,加入濃度為100-150g/L的Ca(OH)2進行轉化回收,所述壓濾后的脫硫液中Na2SO4濃度為 250-300g/L。所述濾餅浸出是:將二次脫硫后的膏體進行壓濾并將壓濾后的濾餅 ...
【技術保護點】
廢舊鉛酸蓄電池膏體中回收鉛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球磨預脫硫、二次脫硫、脫硫產物回收、濾餅浸出和電解沉積;所述脫硫產物回收是:將二次脫硫后的膏體進行壓濾并將壓濾后的脫硫液送到回收利用池,加入濃度為100?150g/L的Ca(OH)2進行轉化回收,所述壓濾后的脫硫液中Na2SO4濃度為250?300g/L;所述濾餅浸出是:將二次脫硫后的膏體進行壓濾并將壓濾后的濾餅送入反應容器中,先后加入H2O2和H2SiF6進行浸出反應,其中,所述壓濾后的濾餅與所述H2O2的質量比為1:5,浸出反應溫度控制為45?55℃,浸出反應后得到含鉛量為170?190g/L的濾餅浸出液;所述電解沉積是:將所述濾餅浸出液經壓濾處理后得到的含鉛離子濃度為180?200g/L的富鉛液,該富鉛液與經過電解后的貧鉛液混合配置成含鉛離子濃度為120?130g/L的混合含鉛液,其中,SiF62?濃度為140?160g/L,再向所述混合含鉛液中添加骨膠和磷酸配置成電解液,最后將所述電解液進行電沉積,控制電沉積中電流密度為180~250A/m2,溫度為36~42℃。
【技術特征摘要】
1.廢舊鉛酸蓄電池膏體中回收鉛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球磨預脫硫、二次脫硫、脫硫產物回收、濾餅浸出和電解沉積; 所述脫硫產物回收是:將二次脫硫后的膏體進行壓濾并將壓濾后的脫硫液送到回收利用池,加入濃度為100-150g/L的Ca(OH)2進行轉化回收,所述壓濾后的脫硫液中Na2SO4濃度為 250-300g/L ; 所述濾餅浸出是:將二次脫硫后的膏體進行壓濾并將壓濾后的濾餅送入反應容器中,先后加入H2Oi^PH2SiF6進行浸出反應,其中,所述壓濾后的濾餅與所述H2O2的質量比為1:5,浸出反應溫度控制為45-55°C,浸出反應后得到含鉛量為170-190g/L的濾餅浸出液; 所述電解沉積是:將所述濾餅浸出液經壓濾處理后得到的含鉛離子濃度為180-200g/L的富鉛液,該富鉛液與經過電解后的貧鉛液混合配置成含鉛離子濃度為120-130g/L的混合含鉛液,其中,SiF廣濃度為140-160g/L,再向所述混合含鉛液中添加骨膠和磷酸配置成電解液,最后將所述電解液進行電沉積,控制電沉積中電流密度為180 250A/m2,溫度為36 42°C。2.如權利要求1所述廢舊鉛酸蓄電池膏體中回收鉛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硫產物回收時進行攪拌,攪拌速率為400-600r/min。3.如權利要求2所述廢舊鉛酸蓄電池膏體中回收鉛的工藝,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矯坤遠,許樹奎,馬國峰,馬秀中,蘭大偉,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匯同電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