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機械化工藝實現閘門門槽快速施工,設計了一種門槽施工裝置,該裝置上具有門槽定位和夾緊機構及鋼模板,將每段門槽的左右側構件與爬升機構連接,門槽安裝完成后保持下端固定,用鋼模板閉合門槽澆筑空間,之后澆筑混凝土。每澆筑一層混凝土,門槽爬升裝置上升一段。由于新型閘門門槽施工裝置中的桁架結構結構具有整體剛度大、可靠性高、在一定尺寸范圍內通用的特點,使傳統的臨空危險作業方式,轉變為高度的機械化裝配作業為主、人工操作為輔的方式,易于保證平面閘門或弧形閘門門槽的施工安全和質量,并通過快速施工的方式實現工程經濟價值的最大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閘門門槽施工方法及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領域,涉及一種閘門門槽安裝與混凝土快速施工的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需安裝閘門及門槽用于擋水或調解水流量,現有的閘門附屬的門槽鋼結構埋件通常采取二期混凝土安裝的方式,這種方法容易保證安裝質量,但施工程序復雜,周期長,保證作業安全的措施復雜,往往對工程建設形成制約。例如,在水電站隧洞導流工程或大壩導流工程中門槽高度大的部位,現有二期混凝土安裝的方法是在基本形成混凝土結構后,才開始表面清理、搭設門槽作業支架,安裝門槽結構之后再進行立模板、澆筑,最后拆除模板和支架,因此門槽部位的工期滯后3-6個月。因現在大部分水利水電工程采取大面積鋼模板進行混凝土快速施工,相比而言,門槽二期安裝的方法弊端在于,因作業空間小,目前缺乏有效的機械手段輔助施工,不僅導致施工進度緩慢的問題,高空作業形成的安全隱患難以避免,而且經常由于一期和二期混凝土之間的結合面質量不好而產生漏水。為了優化施工,產生了一期混凝土安裝門槽的方法,如采用門槽一期增加支撐材料加固、閘門門體作為支撐件等安裝門槽等方法,由于沒有綜合考慮門槽的埋件結構、安裝質量要求以及與相關的混凝土澆筑施工關系,現場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投入較大,并且不能實現與混凝土澆筑相當的機械化高效作業,此前僅限于在尺寸小的門槽中有所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采用機械化的方法實現閘門門槽快速施工,設計了一種門槽施工裝置,該裝置上具有門槽定位和夾緊機構及鋼模板,將每段門槽的左右側構件與自爬升機構連接,門槽安裝完成后保持下端固定,用鋼模板閉合門槽澆筑空間,之后澆筑混凝土。每澆筑一層混凝土,門槽爬升裝置上升一段,形成門槽快速施工。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采用門槽施工裝置進行門槽安裝與混凝土快速施工的方法,工藝流程為:A、門槽安裝測量;B、閘門底檻安裝;C、閘門底部混凝土澆筑及凝固、D、門槽施工裝置安裝;E、分段的門槽在施工裝置上安裝;F、門槽或施工裝置與下部構件定位并連接;G、鋼模板閉合及門槽安裝檢驗;H、門槽混凝土澆筑;I、澆筑過程中門槽安裝尺寸監測;J、門槽混凝土初凝或凝固;K、門槽施工裝置爬升及固定;L、循環進行D至L之間的作業;M、門槽分段安裝與混凝土澆筑同步完成,其特征在于,D、門槽施工裝置安裝;E、分段的門槽在施工裝置上安裝;F、門槽或施工裝置與下部構件定位并連接;K、門槽施工裝置爬升及固定,所述的門槽安裝與混凝土快速施工工藝在一期混凝土澆筑階段進行。所述的門槽為平面閘門門槽,門槽的同一平面左右兩側共四個部位與施工裝置形成整體連結件,以下端澆筑或安裝固定的結構基礎對連結件及后續安裝的門槽進行定位和支撐。所述的門槽為弧形閘門門槽,門槽的同一平面左右兩側與施工裝置形成整體連結件,以下端澆筑或安裝固定的結構基礎對整體連結件及后續安裝的門槽結構件進行定位和支撐。所述的門槽一次安裝或定位夾緊的高度等于相鄰鋼模板或待澆筑混凝土面的高度。所述的門槽安裝固定后,采用鋼模板封閉的方法,形成門槽與門槽構件之間或門槽構件與鄰近的鋼模板之間的空間連結。一種閘門門槽施工裝置,由桁架結構、操作平臺、爬升機構及鋼模板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桁架結構通過定位和夾緊機構同時與兩側的門槽相互連接,所述的桁架結構具有前后或左右調節門槽安裝尺寸的裝置。所述的爬升機構為千斤頂或卷揚機或鋼絞線提升器或緊線器或手拉葫蘆或絞磨組成的起重或牽引機構。所述的爬升機構為液壓千斤頂,所述的液壓千斤頂上端安裝在桁架結構上,下端支點固定在門槽兩側預設的支撐構件上,所述的支撐構件為具有光孔或螺紋孔或凸臺的鋼結構件。所述的卷揚機或鋼絞線提升器或緊線器或手拉葫蘆或絞磨在門槽上部或已澆筑固定的混凝土結構或豎井門槽開挖面頂部的固定結構上設置吊裝點或支架。所述的閘門門槽施工裝置具有水平測量儀或垂直測量儀或線錘檢測裝置。所述的門槽施工裝置具有上下組合結構,或左中右組合式結構。所述的門槽施工裝置具有安裝門槽工作面的定位面,保證門槽的安裝位置精度為±1mm。所述的門槽施工裝置具有與每段門槽鋼結構表面對應的磁鐵,或具有與每段門槽螺孔對應的螺栓壓緊機構。所述的爬升機構為左右對稱,在爬升過程中左右同步上升。所述的門槽施工裝置具有左右兩側相同構造的門槽定位機構,保持每個門槽軌道中心線的垂直度誤差≤2mm。所述的門槽施工裝置具有調節門槽彎曲或扭轉的裝置,用螺栓螺孔或絲桿螺母或楔子或千斤頂調節并保持門槽安裝精度。附圖說明圖1為門槽安裝與混凝土快速施工工藝流程圖;圖2為一種平面閘門門槽施工裝置整體結構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圖4為平面閘門門槽施工裝置的千斤頂處于頂升狀態;圖5為一種平面閘門門槽施工布置圖;圖6為一種傾斜式平面閘門門槽施工布置圖;圖7為一種弧形閘門門槽平面施工布置圖。圖中標記:1-桁架結構,2-作業平臺,3-爬梯,4-平面門槽專用鋼模板,5-爬升千斤頂,6-定位機構,7-磁鐵,8-平面門槽,9-調節裝置,10-絲桿,11-傾斜式桁架結構,12-支撐,13-卷揚機,14-固定支架,15-弧形門槽,16-弧形門槽專用鋼模板,17-水平橫向千斤頂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施工方法如流程圖1所示,如圖2、3、4所示的平面閘門門槽施工裝置和圖5所示的閘門門槽,在門槽底部平面澆筑形成后,按照設計和測量預定的位置安裝門槽施工裝置。桁架結構(1)處于同一平面的四個平面門槽(8)安裝區域之內,桁架結構(1)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門槽安裝精度要求之后,分別將四個平面門槽(8)與桁架結構(1)通過定位裝置(6)連接,桁架結構(1)上的調節裝置(9)用于門槽中心線位置的調整,桁架結構(1)頂部的具有絲桿(11)或螺栓調節結構,確保門槽不扭轉,當門槽的中心線位置和垂直度符合安裝要求后,用磁鐵(7)將門槽吸合,此時四個平面門槽(8)與桁架結構(1)形成一個連接件,并用焊接或螺栓緊固的方式將連接件與平面門槽(8)的下部固定,最后將平面門槽專用鋼模板(4)連接,使兩個平面門槽(8)之間閉合,在相關的部位完成模板安裝之后,安裝固定的平面門槽(8)與鄰近的混凝土結構同步澆筑,待門槽部位的混凝土達到凝固要求后,依次序松開鋼模板(4)、門槽定位裝置(6)和磁鐵(7),開啟爬升千斤頂(5)使桁架結構的上部分升高,達到預定的澆筑高度之后,用澆筑凝固的平面門槽(8)將桁架結構(1)固定,再將上一段平面門槽(8)轉運到安裝位置,繼續進行平面門槽(8)安裝固定和鋼模板(4)閉合,循環作業。作業過程中桁架結構(1)與已經澆筑固定的平面門槽(8)保持結合,且爬升千斤頂(5)的下端以澆筑穩固的支撐(12)作為受力點。爬升千斤頂(5)在平面門槽(8)安裝或澆筑完成之后收縮,逐步向上一個支撐(12)轉移,左右兩側的爬升千斤頂(5)在上升階段必須保持平衡。本實施例中,門槽安裝與混凝土同步上升,將門槽二期安裝轉為與一期混凝土同步安裝,簡化了常見的復雜施工過程,時間縮短、工程質量易于保證。實施例2:門槽的施工方法如流程圖2所示,如圖5所示的平面閘門門槽,門槽頂部設置2臺卷揚機(13)和固定支架(14),在門槽底部平面澆筑形成后,按照設計和測量預定的位置安裝門槽施工裝置。桁架結構(1)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采用門槽施工裝置進行門槽安裝與混凝土快速施工的方法,工藝流程為:A、門槽安裝測量;B、閘門底檻安裝;C、閘門底部混凝土澆筑及凝固、D、門槽施工裝置安裝;E、分段的門槽在施工裝置上安裝;F、門槽或施工裝置與下部構件定位并連接;G、鋼模板閉合及門槽安裝檢驗;H、門槽混凝土澆筑;I、澆筑過程中門槽安裝尺寸監測;J、門槽混凝土初凝或凝固;K、門槽施工裝置爬升及固定;L、循環進行D至L之間的作業;M、門槽分段安裝與混凝土澆筑同步完成,其特征在于,D、門槽施工裝置安裝;E、分段的門槽在施工裝置上安裝;F、門槽或施工裝置與下部構件定位并連接;K、門槽施工裝置爬升及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采用門槽施工裝置進行門槽安裝與混凝土快速施工的方法,該門槽施工裝置具有門槽定位和夾緊機構、桁架結構、作業平臺、爬升機構及鋼模板,桁架結構通過定位和夾緊機構同時與兩側的門槽相互連接,將每段門槽的左右側構件與爬升機構連接,每段門槽安裝完成后保持下端固定,用鋼模板閉合門槽澆筑空間,之后澆筑混凝土,每澆筑一層混凝土,門槽施工裝置爬升上升一段,形成門槽快速施工,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工藝流程為:A、門槽安裝測量;B、閘門底檻安裝;C、閘門底部混凝土澆筑及凝固、D、門槽施工裝置安裝;E、分段的門槽在施工裝置上安裝;F、門槽或施工裝置與下部構件定位并連接;G、鋼模板閉合及門槽安裝檢驗,在此步驟中的鋼模板閉合的具體操作為門槽安裝固定后,采用鋼模板封閉的方法,形成門槽與門槽構件之間或門槽構件與鄰近的鋼模板之間的空間連結;H、門槽混凝土澆筑;I、澆筑過程中門槽安裝尺寸監測;J、門槽混凝土凝固;K、門槽施工裝置爬升及固定;L、循環進行D至L之間的作業;M、門槽分段安裝與混凝土澆筑同步完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門槽施工裝置進行門槽安裝與混凝土快速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門槽為平面閘門門槽,門槽的同一平面左右兩側共四個部位與門槽施工裝置形成整體連結件,以下端澆筑或安裝固定的結構基礎對整體連結件及后續安裝的門槽進行定位和支撐。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門槽施工裝置進行門槽安裝與混凝土快速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門槽為弧形閘門門槽,門槽的同一平面左右兩側與門槽施工裝置形成整體連結件,以下端澆筑或安裝固定的結構基礎對整體連結件及后續安裝的門槽結構件進行定位和支撐。4.一種用于如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閘門門槽施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具有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智祥,楊宗立,龔建新,吳小寧,喻明志,彭智輝,石昌玉,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阿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