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機油濾清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654004 閱讀: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41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油濾清器。其主體結構為外殼和螺紋端蓋,內部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分流濾芯及其殼體,下部為全流濾芯。分流濾芯和全流濾芯共用一個中心管,中心管上面為分布均勻的小孔,并且其內部設置有導流葉片和旁通閥。機油在通過全流濾芯過濾后在導流葉片的分流作用下又能部分的通過分流濾芯過濾,并且中心管內的旁通閥壓力可調。外殼和螺紋端蓋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緊湊、維護保養方便、可靠性高、旁通閥壓力可調、濾清質量高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油濾清器,具體涉及一種將全流濾芯與分流濾芯組合在一個大殼體內的復合式機油濾清器。
    技術介紹
    在發動機中,機油不斷地將發動機磨損的微粒和外界落入的雜質污染,同時由于受熱氧化產生可溶于機油的酸性物質和不可溶的膠狀沉淀物。這些雜質中的硬粒子會增加發動機的磨損、膠質會使活塞與活塞環、氣門與氣門導管等零件之間發生膠結。機油濾清器的作用就是要將上述存在于機油中的有害雜質濾除,保證潤滑油的清潔,從而保護發動機的零部件,延長其使用壽命。所以,機油濾清器在潤滑系統的作用很大。傳統的機油濾清器是全流式和分流式分開安裝在機油濾清器座上,機油濾清器在開發時需考慮的一項重要因素是它的安裝尺寸。由于發動機機艙的可用空間越來越小,因而對濾清器的外形尺寸所做的優化工作遠比過去的要多。由于機油濾清器為易耗損件,一般的機油濾清器在車輛運行5000-10000公里就會更換一次,對于這種整體式的濾清器,一旦濾芯堵塞,整個濾清器將做報廢處理,不僅對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而且使用成本增加。由于機油的品質不同,以及發動機的使用環境的變化,我們希望機油濾清器濾芯的阻塞壓力可以調節,并且在旁通閥打開時也能保證清潔潤滑油的供給。對于目前普遍使用的機油濾清器系統來說,濾清器占用的發動機空間較大,需要適時對兩種濾清器分別定期進行保養和維護,這樣就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負擔。綜上所述,現在機油濾清器中存在一下問題要對兩種機油濾清器分別進行定期保養和維護,整體式濾清器更換時成本高且浪費資源,旁通閥壓力不可調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
    技術介紹
    中所述的現有機油濾清器存在的兩種濾清器分別保養,濾芯不可更換,旁通閥壓力不可調等問題,提供一種能解決前述問題的機油濾清器。本專利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機油濾清器,其主體結構為外殼和螺紋端蓋,內部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分流濾芯及其殼體,下部為全流濾芯。全流濾芯和分流濾芯共用一個中心管,中心管上面為分布均勻的小孔,并且其內部設置有導流葉片和旁通閥。導流葉片的開啟大小可以隨流量而自動調節,導流葉片的設置可保證從全流濾芯過濾過的機油流量的10%-15%通過分流濾芯。剩下的大部分通過中心管直接流入主油道。保證潤滑油及時的供應。螺紋端蓋和外殼之間通過螺紋進行連接,并且外殼的相應位置處有經過標定的壓力值刻度,通過下端蓋和外殼旋緊在不同的位置來標示旁通閥的開啟壓力。其具體包括殼體、螺紋蓋板分總成以及置于內部分流濾芯外殼內的分流濾芯分總成、置于外殼內的全流濾芯分總成、旁通閥、可調節壓力的螺紋端蓋、旁通閥開啟時能夠觸發電磁鐵帶電并同時報警的裝置。濾芯分總成包括內外套接的中心管和濾紙以及固設在前兩者兩端的上蓋和下蓋等。本專利技術對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通過將全流濾芯和分流濾芯放置在同一個殼體內,一方面有效地減少了濾清器的安裝空間,節省了成本,另一方面可同時對其進行維修保養,給用戶帶來了方便。螺紋端蓋通過螺紋和外殼連接,本濾清器使用的濾芯尺寸符合國家標準,即是標準件,保養和維護時不需要更換外殼,只需擰下螺紋端蓋更換相應的濾芯即可,方便、環保又經濟。下端蓋和外殼之間通過螺紋進行連接,并且外殼的相應位置處有經過標定的壓力值刻度,通過下端蓋和外殼旋緊在不同的位置來標示旁通閥的開啟壓力。可根據使用環境和使用要求方便的調節濾芯的阻塞壓力。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整體線框視圖。圖2為圖1過軸線的全剖視圖的上半部分。圖3為圖1過軸線的全剖視圖的下半部分。圖中1-圓筒狀外殼、2-螺紋端蓋、3-密封圈固定板、4-進油孔、5-出油孔、6-密封圈、7_螺紋蓋板、8_止回閥片、9_分流濾芯殼體、10-分流濾芯、11-分流濾芯下蓋、12-密封圈、13-全流濾芯上蓋、14-導流葉片、15-中心管、16-分流濾芯上蓋、17-密封圈、18-全流濾芯、19-預緊彈簧卡爪、20-預緊彈簧、21-全流濾芯下蓋、22-刻度標示位置、23-預緊彈簧凸部、24-旁通閥片。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其為本專利技術多種實施方式中的一種優選實施例。參照圖1-3,本濾清器包括圓筒狀外殼1、螺紋端蓋2、密封圈6、止回閥8、螺紋蓋板分總成(3、6、7)、分流濾芯分總成(10、11、15、16)、全流濾芯分總成(13、15、18、21)、導流葉片14、旁通閥24、中心管15等。密封圈固定板3和外殼I的上端采用卷邊方式連接,外殼I與螺紋端蓋2采用特殊的螺紋連接,確保密封可靠。螺紋蓋板分總成由密封圈固定板3和螺紋蓋板7通過焊接上下疊合而成。密封圈固定板3上側有一個用來卡裝密封圈6的環狀凹槽,螺紋蓋板7置于圓筒狀外殼I內,中心區域有一出油孔5,中心區域周圍均勻分布6個進油孔4,分流濾芯的殼體9與止回閥片8通過卡槽連接,分流濾芯分總成和全流濾芯分總成分別由上蓋(13、16)、下蓋(11、21)、星形方式折疊卷制的濾紙制成的濾芯(10、18)、上部開有均勻圓孔的中心管15組成。他們分別通過環狀的密封圈(12、17)與上部連接。中心管15內同時安裝有導流葉片14和旁通閥24。螺紋端蓋2與中心管15交接處裝有預緊彈簧20,預緊彈簧20頂部設有預緊彈簧卡爪19,底部為旁通閥24,預緊彈簧凸部23頂住旁通閥24。外殼的相應位置處有經過標定的刻度標示位置22,可根據使用環境和使用要求方便的調節濾芯的阻塞壓力。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濾清器通過密封圈6和螺紋蓋板7上的出油孔5與濾清器座旋緊連接。從機油泵泵出的油通過進油孔4流入外殼I和全流濾芯18之間的污油通道,經全流濾芯過濾后,進入中心管15內的清潔油道,中心管內的導流葉片14主要起到一個流量分配的作用,確保經過全流濾芯18過濾的機油總量的大部分直接通過中心管進入主油道,小部分流量再次通過分流濾芯的過濾后進入主油道。當葉片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在60度時能保證較好的分流。在分流濾芯阻塞時通過全流濾芯過濾的機油直接進入主油道。確保潤滑油的供應。經過過濾的潔凈機油通過螺紋蓋板上的出油孔5進入主油道去潤滑發動機內的各個零部件。通過螺紋端蓋2和外殼I旋緊在不同的位置來控制旁通閥24的開啟壓力。旁通閥開啟壓力的推薦范圍為60-120kpa。在全流濾芯阻塞時,位于中心管內的旁通閥24打開,確保了潤滑油的供應。由于機油濾清器為易損部件,一般在車輛運行10000公里時更換一次全流濾芯,當運行到20000公里時全流濾芯和分流濾芯整體更換一次。由于使用的濾芯都為標準件,保養和維護時只需擰下下螺紋端蓋更換濾芯即可,不需要更換外殼,這種濾清器也稱為環保型濾清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機油濾清器,包括圓筒狀外殼(1)、螺紋端蓋(2)、密封圈固定板(3)、密封圈(6)、止回閥(8)、螺紋蓋板分總成、分流濾芯分總成、全流濾芯分總成、導流葉片(14)、旁通閥(24)、中心管(15),其特征在于:密封圈固定板(3)和外殼(1)的上端采用卷邊方式連接,外殼(1)與螺紋端蓋(2)采用螺紋連接,確保密封可靠;所述的螺紋蓋板分總成由密封圈固定板(3)和螺紋蓋板(7)通過焊接上下疊合而成;密封圈固定板(3)上側有一個用來卡裝密封圈(6)的環狀凹槽,螺紋蓋板(7)置于圓筒狀外殼(1)內,其中心區域有一出油孔(5),中心區域周圍均勻分布六個進油孔(4),分流濾芯殼體(9)與止回閥片(8)通過卡槽連接;所述的分流濾芯分總成由分流濾芯上蓋(16)、分流濾芯下蓋(11)、星形方式折疊卷制的濾紙制成的分流濾芯(10)和上部開有均勻圓孔的中心管(15)組成,該中心管(15)與全流濾芯分總成共用,所述的全流濾芯分總成由全流濾芯上蓋(13)、全流濾芯下蓋(21)、星形方式折疊卷制的濾紙制成的全流濾芯(18)和中心管(15)組成;中心管(15)內同時安裝有導流葉片(14)和旁通閥(24);所述的全流濾芯(18)和分流濾芯(10)放置在同一個外殼(1)內;所述的外殼(1)的相應位置處有經過標定的壓力值刻度,通過螺紋端蓋(2)和外殼(1)旋緊在不同的位置來標示旁通閥(24)的開啟壓力。...

    【技術特征摘要】
    1.機油濾清器,包括圓筒狀外殼(I)、螺紋端蓋(2)、密封圈固定板(3)、密封圈(6)、止回閥(8)、螺紋蓋板分總成、分流濾芯分總成、全流濾芯分總成、導流葉片(14)、旁通閥(24)、中心管(15),其特征在于:密封圈固定板(3)和外殼(I)的上端采用卷邊方式連接,夕卜殼(I)與螺紋端蓋(2)采用螺紋連接,確保密封可靠;所述的螺紋蓋板分總成由密封圈固定板(3)和螺紋蓋板(7)通過焊接上下疊合而成;密封圈固定板(3)上側有一個用來卡裝密封圈(6)的環狀凹槽,螺紋蓋板(7)置于圓筒狀外殼(I)內,其中心區域有一出油孔(5),中心區域周圍均勻分布六個進油孔(4),分流濾芯殼體(9)與止回閥片(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忠民凌俊華顏金龍吳軍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国产高清不卡无码视频| 一区二区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