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能動機。特別是氣體浮力旋轉能動機,該能動機能驅動車船行駛、發電等。
技術介紹
:目前公認的能動機有:電動機、燃油機。電動機在工作中要耗費電能,燃油機在工作中要耗費燃油。另外還有風能、太陽能、核能等能動機,但目前還沒有氣體浮力旋轉能動機。 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施的:該機主要有機芯和機殼組成。機殼是一個較大的箱體溶器,機芯由2套特殊形狀管體組成,每套機芯是由3組管體組成,也可以說是3祖箱體組成。每組箱體是由3箱體組合而成。3箱體是這樣組合的:第一箱體最高,上口敞開,下口和第二箱體下口相通,第二箱體的上口和第三箱體的上口相通,第三箱體的下口敞開,第二第三箱體的高度相同,都是第一箱體的高度一半。第二套機芯的高度是第一套機芯高度的2倍,裝在機殼底部,第一套機芯裝的位置高于第二套機芯的高度,但每套機芯的上口交匯處是在同一高度,在機芯和機殼中設置旋轉輪軸和傳動齒輪,鏈輪上設有傳動鏈,傳動鏈通過機芯和機殼在鏈輪成環體,繞鏈輪可自由轉動,在鏈軸的兩側設有傳動球,傳動球通過連桿在鏈軸上可可自由轉動。在溶器箱(機殼)中注入適量的液體。液體的深度不能超過機芯上兩箱交匯高度,2套機芯中因底口敞開箱體中有液體進入,封閉兩箱交匯頂部,分別向每套機芯的高管中注入液體,由于底面相通,因此液體進入中間管中,使中間管中的空氣向邊管移動,使邊管的液面下降,機殼中 液面升高,機殼上設有溢流閥,多出的液體全部由溢流閥向外排出,這時浸沒在機芯液體和氣體中的傳動球獲取能量,向上運動,只要這個向上運動的力能夠客服鏈輪上的阻力,剩余的能量就可以通過傳動軸向外輸出,帶動其它機械做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體浮力旋轉動力機是由:液缸(1)、氣缸(2)、承接缸(3)、旋轉輪(4)、旋轉輪軸(5)、傳動輪(6)、傳動輪軸(7)、傳動鏈(8)、傳動球(9)、鏈軸(10)、連桿(11)、離合器(12)、封密閥(13)、傳動液(14)、高壓空氣(15)、機殼(16)、固定支架(17)、支架座(18)、檢修閥(19)、機座(20)、溢流閥(21)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液缸(1)的底面和承接缸(3)的底面相通,承接缸(3)的上口和氣缸(2)的上口相通,頂面設有封密閥(13),氣缸(2)底面敝開,氣缸(2)承接缸(3)的高度相等,都是大約液缸(1)的一半,不同液缸(1)中間的氣缸(2)承接缸(3)的頂面都在同一高度,所有液缸(1)氣缸,承接缸(3)的交匯處和端部都有輪軸(4)(5)(6)(7),輪軸(4)(5)(6)(7)上設有傳動鏈,鏈軸上兩側設有傳動球(9)。傳動球(9)的比重小于等于傳動液(14)的比重。傳動球的形狀可以是任何幾何體。液缸(1)、氣缸(2)、承接缸(3)的形狀是圓柱也可做棱柱和其它形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體浮力旋轉動力機是由:液缸(I)、氣缸(2)、承接缸(3)、旋轉輪(4)、旋轉輪軸(5)、傳動輪(6)、傳動輪軸(7)、傳動鏈(8)、傳動球(9)、鏈軸(10)、連桿(11)、離合器(12)、封密閥(13)、傳動液(14)、高壓空氣(15)、機殼(16)、固定支架(17)、支架座(18)、檢修閥(19)、機座(20)、溢流閥(21)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液缸(I)的底面和承接缸(3)的底面相通,承接缸(3)的上口和氣缸(2)的上口相通,頂面設有封密閥(13),氣缸(2)底面敝開,氣缸(2)承接缸(3)的高度相等,都是大約液缸(I)的一半,不同液缸(I)中間的氣缸(2)承接缸(3)的頂面都在同一高度,所有液缸(I)氣缸,承接缸(3)的交匯處和端部都有輪軸(4) (5) (6) (7),輪軸(4) (5) (6) (7)上設有傳動鏈,鏈軸上兩側設有傳動球(9)。傳動球(9)...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