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過將成分組成最優化的熱軋鋼板成形為鋼管,將該鋼管加熱至奧氏體和鐵素體的二相共存的溫度(二相域),然后進行淬火處理而控制了金屬組織的擴管性優異的二相組織油井鋼管和其制造方法。本申請基于2010年7月13日在日本申請的特愿2010-159013號而主張優先權,并在此引用其內容。
技術介紹
近年來,開發了將油井用鋼管在井內擴管10% 30%而使用的技術,該技術大大有助于油井或氣井的開發成本的降低。一般,若將鋼管沿周向進行擴管,則由于鮑辛格效應而壓潰強度降低。鮑辛格效應是指,在通過塑性變形施加塑性應變后,若沿與施加塑性應變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應力,則與塑性變形前相比該方向的屈服應力降低的現象。針對這樣的問題,專利文獻I和2中提出了擴管后的壓潰特性優異的鋼管。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鋼管是將組織制成貝氏體或貝氏體鐵素體,在擴管后,使固溶C錯位地固定而提高壓潰強度的鋼管。此外,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鋼管是將組織制成可抑制鮑辛格效應的體現的由鐵素體和微細分散的馬氏體構成的二相組織的鋼管。此外,若擴管率變高,則在擴管時鋼管壁厚局部地減薄,根據情況有時局部發生龜裂。針對該問題,專利文獻3中,提高加工硬化指數(n值)是有效的,因此,提出了將組織控制為軟質相與硬質相的二相組織的鋼管。專利文獻3中公開的鋼管的金屬組織中,軟質相為鐵素體、回火馬氏體、回火貝氏體,硬質相為馬氏體與奧氏體的混成物(Martensite-Austenite Constituent:MA)。將鋼管加熱至二相域并進行空 氣冷卻,將硬質相制成MA0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4/00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7.13 JP 2010-1590131.一種二相組織鋼管,其特征在于,該二相組織鋼管的化學組成以質量%計含有 C:0.07% 0.15%、S1:0.1% 0.5%、Mn:0.8% 1.9%、Nb:0.020% 0.10%, 將P限制為0.05%以下、 將S限制為0.01%以下、 將Al限制為0.1%以下, 剩余部分包含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通過式I求出的碳當量Ceq為0.25 0.40,將[X]設為以質量%表示的元素X的含量時,滿足[Nb] X [C]≥ 0.002, 上述二相組織鋼管的金屬組織組成以面積率計包含80% 98%的鐵素體、和合計2% 20%的馬氏體、殘留奧氏體、或它們的混合相, 上述鐵素體的平均粒徑為I U m以上且低于8 u m,上述馬氏體、上述殘留奧氏體、或上述混合相的平均粒徑為0.1iim以上且以下, Ceq= [C] +[Mn]/6(式 I) 其中,[X]表示以質量%表示的元素X的含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組織鋼管,其特征在于,上述二相組織鋼管的化學組成以質量 % 計進一步含有 V:0.0001% 0.02%、T1:0.005% 0.03%、Ca:0.001% 0.010%、N:0.001% 0.01%中的I種或2種以上, 將[X]設為元素X的以質量%計的含量時, 滿足[V]/[Nb] ( 1/3, 上述碳當量Ceq定義為式2來代替上述式1, Ceq= [C] + [Mn] /6+ [V] /5(式 2 ) 其中,[X]表示以質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澤村充,朝日均,津留英司,阿形淳,
申請(專利權)人:新日鐵住金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