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蓄電池鑄焊機夾具拉出機械手改進結構,包括水平設置兩只手臂,兩只手臂左右平行,兩只手臂前端之間設有一根手指軸,所述手指軸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根手指,手指在自然狀態下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所述機械手同時設有防止手指由前向后翻轉的翻轉限位結構,所述兩只手臂前方設有蓄電池鑄焊的入模及脫模機構,所述入模及脫模機構包括門形架體,架體橫梁上方設有一上氣缸,架體橫梁下方設有一下氣缸,上氣缸的活塞桿伸向架體橫梁下方并連接下氣缸,下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夾具定位結構。本發明專利技術夾具拉出機械手拉出夾具僅需要做伸縮動作,機械手的手指會自動鉤住夾具,結構簡單,動作迅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蓄電池鑄焊機。
技術介紹
蓄電池極群在鑄焊機上鑄焊完成后,需要將夾具拉出。現在普遍使用的夾具拉出機械手,要完成伸縮動作的同時還要進行鉤住夾具的動作,結構復雜,動作緩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蓄電池鑄焊機夾具拉出機械手,結構簡單,動作迅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蓄電池鑄焊機夾具拉出機械手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設置兩只手臂,兩只手臂左右平行,兩只手臂前端之間設有一根手指軸,所述手指軸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根手指,手指在自然狀態下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所述機械手同時設有防止手指由前向后翻轉的翻轉限位結構,所述兩只手臂前方設有蓄電池鑄焊的入模及脫模機構,所述入模及脫模機構包括門形架體,架體橫梁上方設有一上氣缸,架體橫梁下方設有一下氣缸,上氣缸的活塞桿伸向架體橫梁下方并連接下氣缸,下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夾具定位結構,所述夾具定位結構包括夾具架,所述夾具架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條縱向延伸的夾具定位槽,兩條夾具定位槽相互平行,所述夾具架后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夾具定位螺釘,所述夾具定位螺釘包括螺釘本體,所述螺釘本體末端設有強磁鐵。優選的,所述手指軸為中間粗兩端細的階梯軸結構,手指軸兩端轉接在手臂上,手指轉接在手指軸兩端并位于手臂內側。優選的,所述手指呈L形,手指包括豎向主體部分及橫向關節部分,手指與手指軸的轉接點位于豎向主體部分與橫向關節部分的連接位置下方。優選的,所述翻轉限位結構為設于手臂內側的定位軸,所述定位軸設置在手指與手指軸的轉接點后側,手指在自然狀態下橫向關節部分支撐在定位軸上。優選的,所述夾具架包括分別設于夾具架左右兩側的兩塊水平設置的夾具定位板,夾具定位槽設于夾具定位板下方,夾具定位板上方水平設置一上支撐板,上支撐板左右兩側通過連接板與夾具定位板連接。優選的,所述夾具定位板下方連接一截面為L形的定位槽型材板,定位槽型材板側邊頂端和夾具定位板底面固定,定位槽型材板底邊與夾具定位板間形成缺口。優選的,所述夾具定位板后端設有延伸板,所述定位螺釘螺紋連接在延伸板上。優選的,所述下氣缸頂端固定于一水平的氣缸連接板上,氣缸連接板左右兩側分別垂直固定一導桿,所述架體橫梁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導套,所述導桿套接于所述導套內。本專利技術夾具拉出機械手的手指在自然狀態下依靠自身重力下垂,因而當機械手手臂前伸時,由于夾具的阻擋,手指會順時針翻轉一定角度,而當機械手手臂帶動手指移動到夾具前方時,手指依靠自身重力下垂,這樣機械手手臂前后拉出夾具時,手指正好鉤住了夾具,而且由于翻轉限位結構的作用,手指作用于夾具完成夾具的拉出過程。因而,夾具拉出機構拉出夾具僅需要做伸縮動作,機械手的手指會自動鉤住夾具,結構簡單,動作迅速。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夾具拉出機構主視圖;圖2為夾具拉出機構俯視圖;圖3為入模及脫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夾具定位結構的俯視圖;圖5為夾具定位結構的主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圖1和圖2具體說明蓄電池鑄焊機夾具拉出機構4,其包括拉板40,拉板后端連接氣缸45,所述拉板前端設有機械手,所述機械手包括水平設置兩只手臂41,兩只手臂左右平行,兩只手臂前端之間設有一根手指軸42,所述手指軸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根手指43,手指在自然狀態下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所述機械手同時設有防止手指由前向后翻轉的翻轉限位結構。所述手指軸42為中間粗兩端細的階梯軸結構,手指軸兩端轉接在手臂上,手指43轉接在手指軸兩端并位于手臂內側。所述手指43呈L形,手指包括豎向主體部分46及橫向關節部分47,手指與手指軸的轉接點位于豎向主體部分與橫向關節部分的連接位置下方。所述翻轉限位結構為設于手臂內側的定位軸44,所述定位軸設置在手指與手指軸的轉接點后側,手指在自然狀態下橫向關節部分支撐在定位軸上。所述手指豎向主體部分46的寬度及長度均大于橫向關節部分47,豎向主體部分下端設有拉鉤48。手指的豎向主體部分46下端為直角梯形結構,且直角梯形的斜腰位于下側前方位置,豎向主體部分46后側正對斜腰位置設有一凹槽49,該凹槽49構成了拉鉤48。所述定位軸44凸出手臂41內側的長度大于手指的寬帶。所述手指軸42兩端穿出手臂41外側并由開口銷限位。所述氣缸45為三軸氣缸,三軸氣缸的三根活塞軸前端分別固定于拉板40左側、中部及右側,所述兩只手臂41設于三軸氣缸左右兩側的活塞軸之間。如圖3至圖5所示,入模及脫模機構包括門形架體3,架體橫梁30上方設有一上氣缸31,架體橫梁下方設有一下氣缸32,上氣缸的活塞桿伸向架體橫梁下方并連接下氣缸,下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夾具定位結構。門形架體3底部設有底板35。所述下氣缸32頂端固定于一水平的氣缸連接板37上,氣缸連接板左右兩側分別垂直固定一導桿33,所述架體橫梁30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導套34,所述導桿套接于所述導套34內。可提高下氣缸、夾具、模具上下移動的精度。所述夾具定位結構包括夾具架2,所述夾具架2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條縱向延伸的夾具定位槽23,兩條夾具定位槽相互平行。所述夾具架2包括分別設于夾具架左右兩側的兩塊水平設置的夾具定位板21,夾具定位槽23設于夾具定位板21下方,夾具定位板23上方水平設置一上支撐板26,上支撐板26左右兩側通過連接板25與夾具定位板21連接。所述夾具定位板21下方連接一截面為L形的定位槽型材板22,定位槽型材板22側邊頂端和夾具定位板21底面固定,定位槽型材板22底邊與夾具定位板間形成缺口。定位槽型材板22與夾具定位板21圍成了夾具定位槽23。所述夾具架2后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夾具定位螺釘I,所述夾具定位螺釘I包括螺釘本體,所述螺釘本體末端設有強磁鐵10。所述夾具定位板后端設有延伸板24,延伸板向兩夾具定位板21之間的空間延伸,所述定位螺釘I螺紋連接在延伸板上。所述螺釘本體末端中心開設有圓柱槽,所述強磁鐵10為圓柱形并嵌設于所述圓柱槽內。所述圓柱形強磁鐵通過膠水粘接于所述圓柱槽內。或者強磁鐵為圓臺形,螺釘本體末端中心開設圓臺形槽,且圓臺形槽外側端口徑大,這樣便于強磁鐵放入。夾具20頂端設有兩側翼,夾具兩側翼插入夾具定位槽23實現夾具定位,夾具從夾具定位槽23前端插入然后滑行進入夾具定位槽23,當夾具20靠近夾具定位螺釘I時,強磁鐵10有力吸住夾具20。這樣夾具放入夾具定位槽后,強磁鐵有力吸住夾具,夾具的定位可靠,也防止了夾具的晃動,結構也很簡單,只需增加帶有強磁鐵的夾具定位螺釘即可。而且,由于定位螺釘I螺紋連接在延伸板24上,可以調節定位螺釘的前后位置。上氣缸31可驅動下氣缸32、夾具20、模具36同時上下移動,下氣缸32也可單獨上下移動以配合上氣缸31動作完成鑄焊。當鑄焊完成且入模及脫模機構將夾具20從模具36中拉出后,夾具拉出機構4動作,首先,氣缸45驅動拉板40向前動作,機械手手臂41帶動手指43移動,由于夾具20的阻擋,手指43會順時針翻轉一定角度,然后手指43移動到夾具20前方時,手指43依靠自身重力下垂,這樣機械手手臂前后拉出夾具時,手指正好鉤住了夾具,而且由于定位軸44的作用,手指作用于夾具完成夾具的拉出過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蓄電池鑄焊機夾具拉出機械手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設置兩只手臂(41),兩只手臂左右平行,兩只手臂前端之間設有一根手指軸(42),所述手指軸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根手指(43),手指在自然狀態下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所述機械手同時設有防止手指由前向后翻轉的翻轉限位結構,所述兩只手臂前方設有蓄電池鑄焊的入模及脫模機構,所述入模及脫模機構包括門形架體(3),架體橫梁(30)上方設有一上氣缸(31),架體橫梁下方設有一下氣缸(32),上氣缸的活塞桿伸向架體橫梁下方并連接下氣缸,下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夾具定位結構,所述夾具定位結構包括夾具架(2),所述夾具架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條縱向延伸的夾具定位槽(23),兩條夾具定位槽相互平行,所述夾具架后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夾具定位螺釘(1),所述夾具定位螺釘包括螺釘本體,所述螺釘本體末端設有強磁鐵(1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蓄電池鑄焊機夾具拉出機械手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設置兩只手臂(41 ),兩只手臂左右平行,兩只手臂前端之間設有一根手指軸(42),所述手指軸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根手指(43),手指在自然狀態下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所述機械手同時設有防止手指由前向后翻轉的翻轉限位結構,所述兩只手臂前方設有蓄電池鑄焊的入模及脫模機構,所述入模及脫模機構包括門形架體(3),架體橫梁(30)上方設有一上氣缸(31),架體橫梁下方設有一下氣缸(32),上氣缸的活塞桿伸向架體橫梁下方并連接下氣缸,下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夾具定位結構,所述夾具定位結構包括夾具架(2),所述夾具架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條縱向延伸的夾具定位槽(23),兩條夾具定位槽相互平行,所述夾具架后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夾具定位螺釘(I ),所述夾具定位螺釘包括螺釘本體,所述螺釘本體末端設有強磁鐵(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拉出機械手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軸(42)為中間粗兩端細的階梯軸結構,手指軸兩端轉接在手臂上,手指(43)轉接在手指軸兩端并位于手臂內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具拉出機械手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43)呈L形,手指包括豎向主體部分(46)及橫向關節部分(47),手指與手指軸的轉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濤,石月明,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歐德申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