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線機的送線裝置,包括,固定座;排線架,其上并排的設置多個排線孔;夾持組件,其用于夾持穿過排線孔的線材,該夾持組件包括安裝座,固定在安裝座上的下夾塊,活動的安裝在安裝座上并可沿高度方向活動的上夾塊,以及用于帶動上夾塊沿高度方向活動的第一驅動電機,上夾塊位于下夾塊的正上方,其二者相對的面上均設置有多個用于夾持線材的凸齒,上夾塊和下夾塊之間形成一供多根線材并排穿過的空間;第二驅動電機,其用于帶動安裝座在固定座的長度方向活動;線嘴,用于供穿過上夾塊和下夾塊之間的線材穿入,該線嘴由一第三驅動電機帶動繞其自身軸線轉動。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將多個并排排列的線材擰成一股,減少線材占用的空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定子繞線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繞線機的送線裝置。
技術介紹
電動車的定子在制造過程中,通常需要利用繞線設備在其上繞制漆包線,現有的繞線設備大多采用彈簧式、壓片式、氣壓式、電磁鐵等夾持裝置,其送線速度較低,嚴重影響了電動車定子的生產效率,同時,在夾持送線的過程中,夾持裝置對線材施加的夾持力不夠均勻,在漆包線的表皮與芯材之間產生一定的拉應力,致使表皮從芯材上脫落。同時,在繞線過程中,由多根漆包線組成的線束不能夠規則排列,繞制時占用繞線槽的寬度較大,也就使得每一個繞線柱上能夠繞制的線束數量較少,其內部的電阻較大,也就使得定子的電能和動能的轉換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繞線機的送線裝置,其對線材的表面受力均勻,且能在繞線之前,將多根漆包線有序排列并擰成一股,減少線束占用的空間。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繞線機的送線裝置,包括, 固定座; 排線架,其上并排的設置有多個供線材穿過的排線孔; 夾持組件,其用于夾持穿過排線孔的線材,該夾持組件包括安裝座,固定在安裝座上的下夾塊,活動的安裝在安裝座上并可沿高度方向活動的上夾塊,以及用于帶動上夾塊沿高度方向活動的第一驅動電機,上夾塊位于下夾塊的正上方,其二者相對的面上均設置有多個用于夾持線材的凸齒,上夾塊和下夾塊之間形成一供多根線材并排穿過的空間; 第二驅動電機,其用于帶動安裝座在固定座的長度方向活動; 線嘴,用于供穿過上夾塊和下夾塊之間的線材穿入,該線嘴由一第三驅動電機帶動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固定座上安裝有一轉座,轉座上通過軸承樞接有一樞軸,樞軸靠近夾持組件的一端形成一個入線孔,線嘴固定于樞軸遠離夾持組件的一端,入線孔貫穿樞軸并與線嘴的內腔導通,第三驅動電機的機體安裝在固定座上,該第三驅動電機的轉動軸與樞軸同步聯接。第三驅動電機的轉動軸上同步聯接有一主動帶輪,樞軸上同步聯接有一從動帶輪,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外部繞設有一將其二者同步聯接的傳動帶。第三驅動電機的轉動軸上同步的聯接有一半圓形的遮光片,第三驅動電機的機體上固定安裝有一位于第三驅動電機轉動軸周緣的光電感應器,遮光片置于光電感應器的信號發射端和信號接收端之間,且光電感應器的信號輸出端與第三驅動電機的控制端連接。 第二驅動電機的機體固定在固定座上,其轉動軸上同步聯接有一延伸方向與固定座的長度方向一致的第二絲桿,第二絲桿上匹配的套合有一第二絲桿螺母,安裝座固定在第二絲桿螺母上。固定座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軌,安裝座的兩側分別滑動的安裝在兩第二滑軌上。第一驅動電機的機體固定連接在安裝座的頂端部,其轉動軸上同步聯接有一延伸方向與高度方向一致的第一絲桿,第一絲桿上匹配的套合有一第一絲桿螺母,上夾塊固定在第一絲桿螺母上。安裝座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軌,上夾塊的兩側分別滑動的安裝在第一滑軌上。下夾塊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向上的凸起部,兩凸起部上均設置有供線材穿過的導線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可以有效的克服線材表面受力部均勻出現的表皮脫落現象,能夠提高定子的成品率;同時,在繞線過程中,能夠將多個并排排列的線材擰成一股,減少線材占用的空間,使得每一個繞線柱上能夠多繞一根以上的線束,減小了定子的電阻,提高了轉換能效,降低了電能的消耗量。同時,本專利技術通過絲桿傳動的方式收緊銅線,使得銅線繞制更為緊密,線弧更小,在實際生產時,每個定子節省5%-10%的線材。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另一方向的視 圖3為圖1中上夾塊和下夾塊的結構示意 其中:10、固定座;11、第二滑軌;20、排線架;30、夾持組件;31、安裝座;32、上夾塊;33、下夾塊;331、凸起部;332、導線孔;34、第一驅動電機;35、第一滑軌;36、第一絲桿;37、第一絲桿螺母;40、第二驅動電機;41、第二絲桿;42、第二絲桿螺母;50、線嘴;51、樞軸;52、轉座;53、從動帶輪;54、傳動帶;55、第三驅動電機;56、主動帶輪;57、遮光片;58、光電感應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3所示,本專利技術繞線機的送線裝置包括固定座10,排線架20,夾持組件30,第二驅動電機40,以及線嘴50,其中固定座10為一板狀結構,排線架20固定安裝在固定座10的后端部,其上并排的設置有多個供線材穿過的排線孔,夾持組件30能夠沿著固定座10的長度方向(即圖示中的X向)運動,其運動是由第二驅動電機40帶動的,線嘴50用與供穿過夾持組件30的多根線材穿入,其通過一個第三驅動電機55帶動,能夠繞其自身的軸線轉動。多根線材一一對應的從排線架20上的排線孔穿入,進一步的穿過夾持組件30,最終進入到線嘴50中,并由線嘴50上的穿線孔穿出,供定子繞線。夾持組件30用于在送線過程中提供夾持線材的夾持力,夾持組件30包括安裝座31,位于安裝座31下部并固定在安裝座31上的下夾塊33,活動的安裝在安裝座31上并可沿高度方向(即圖示中的Z向)活動的上夾塊32,以及用于帶動上夾塊32沿著高度方向上下活動的第一驅動電機34,其中,上夾塊32位于下夾塊33的正上方,第一驅動電機34啟動后,可帶動上夾塊32向下運動,使上夾塊32充分的靠攏下夾塊33,并對位于上夾塊32和下夾塊33的線材施加夾持力。上述的上夾塊32和下夾塊33正對的面上均設置有多個用于夾持線材的凸齒,凸齒沿著上述的X向在上夾塊32的下表面和下夾塊33的上表面排布,從而在上夾塊32的下表面和下夾塊33的上表面形成山脊狀的結構,增大了線材表面與上夾塊32和下夾塊33的接觸面積,使得上夾塊32和下夾塊33在閉合時,能夠提供一個較為穩定的夾持力。上述第二驅動電機40的機體固定在固定座10上,其轉動軸上同步聯接有一延伸方向與固定座10的長度方向一致的第二絲桿41,第二絲桿41上匹配的套合有一第二絲桿螺母42,安裝座31固定在第二絲桿螺母42上,在第二驅動電機40正轉的情況下,其可通過第二絲桿41和第二絲桿螺母42帶動安裝座31向著靠近線嘴50的方向運動,反之,當第二驅動電機40反轉時,其可帶動安裝座31向著遠離線嘴50的方向運動。為了使得安裝座31的運動更為平穩,在固定座10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軌11,安裝座31的兩側分別滑動的安裝在兩個第二滑軌11上。第一驅動電機34機體部分固定連接在安裝座31的頂端部,其轉動軸上同步聯接有一延伸方向與高度方向一致的第一絲桿36,第一絲桿36上匹配的套合有一第一絲桿螺母37,上夾塊32固定在第一絲桿螺母37上,在第一驅動電機34的帶動下,上夾塊32可沿著高度方向上下活動,為了使上夾塊32的運動更為平穩,在安裝座31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軌35,上夾塊32的兩側分別滑動的安裝在第一滑軌35上。第一驅動電機34的轉動軸朝上,該第一驅動電機34的轉動軸是通過皮帶傳動的方式與第一絲桿36的頂端部同步聯接的。下夾塊33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向上的凸起部331,兩凸起部331上均設置有供線材穿過的導線孔332,使用時,線材從靠近排線架20 —側的導線孔332穿入,在跨過下夾塊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繞線機的送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排線架,其上并排的設置有多個供線材穿過的排線孔;夾持組件,其用于夾持穿過排線孔的線材,該夾持組件包括安裝座,固定在安裝座上的下夾塊,活動的安裝在安裝座上并可沿高度方向活動的上夾塊,以及用于帶動上夾塊沿高度方向活動的第一驅動電機,上夾塊位于下夾塊的正上方,其二者相對的面上均設置有多個用于夾持線材的凸齒,上夾塊和下夾塊之間形成一供多根線材并排穿過的空間;第二驅動電機,其用于帶動安裝座在固定座的長度方向活動;線嘴,用于供穿過上夾塊和下夾塊之間的線材穿入,該線嘴由一第三驅動電機帶動繞其自身軸線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線機的送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 排線架,其上并排的設置有多個供線材穿過的排線孔; 夾持組件,其用于夾持穿過排線孔的線材,該夾持組件包括安裝座,固定在安裝座上的下夾塊,活動的安裝在安裝座上并可沿高度方向活動的上夾塊,以及用于帶動上夾塊沿高度方向活動的第一驅動電機,上夾塊位于下夾塊的正上方,其二者相對的面上均設置有多個用于夾持線材的凸齒,上夾塊和下夾塊之間形成一供多根線材并排穿過的空間; 第二驅動電機,其用于帶動安裝座在固定座的長度方向活動; 線嘴,用于供穿過上夾塊和下夾塊之間的線材穿入,該線嘴由一第三驅動電機帶動繞其自身軸線轉動。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的送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上安裝有一轉座,轉座上通過軸承樞接有一樞軸,樞軸靠近夾持組件的一端形成一個入線孔,線嘴固定于樞軸遠離夾持組件的一端,入線孔貫穿樞軸并與線嘴的內腔導通,第三驅動電機的機體安裝在固定座上,該第三驅動電機的轉動軸與樞軸同步聯接。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繞線機的送線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驅動電機的轉動軸上同步聯接有一主動帶輪,樞軸上同步聯接有一從動帶輪,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外部繞設有一將其二者同步聯接的傳動帶。4.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繞線機的送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會軒,張偉,董鵬飛,李諾,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方能達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