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起重臂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機。該起重臂包括臂節主體和連接到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臂尖節,所述臂尖節包括基座和長度可調拉桿,所述基座與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底部連接,所述長度可調拉桿連接于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頂部與所述基座之間。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由于起重臂包括臂節主體和臂尖節,該臂尖節包括基座、連接于該臂節主體的末端的頂部與該基座之間的長度可調拉桿,由此,該臂尖節能夠通過該長度可調拉桿改變其實際高度,從而使得該臂尖節能夠匹配不同高度的臂節主體,降低了起重臂的生產及使用成本,也提高了產品的通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塔式起重機領域,尤其涉及起重臂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機。
技術介紹
目前,塔式起重機的起重臂的末端均設置有臂尖節。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起重臂的結構及其安裝示意圖,如圖1所示,起重臂包括臂節主體100和安裝在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臂尖節200。所述臂尖節200為焊接一體式,包括基座201、拉桿202和兩個斜腹桿203。在拉桿202和兩個斜腹桿203共同匯集的頂端設置有連接頭204,其通過銷軸300和插銷301連接至起重臂100的上弦桿101的末端。基座201的兩端也分別通過連接銷軸500和插銷501連接至起重臂100的兩根下弦桿102的末端。在上述現有技術的結構中,由于臂尖節為焊接一體式結構,拉桿和斜腹桿的長度固定不變,使得臂尖節的高度也固定下來。當起重臂的臂節主體的高度發生變化吋,由于其上弦桿中心和下弦桿中心平面之間的高度發生改變,而原有臂尖節的高度卻是固定的,所以需要重新設計臂尖節,在生產的時候需要重新設計エ裝,導致增加生產成本,也影響了產品的通用性。因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種起重臂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機,所述起重臂的臂尖節具有可變的實際高度,從而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產品的通用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 一種ー種起重臂,包括臂節主體和連接到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臂尖節,所述臂尖節包括基座和長度可調拉桿,所述基座與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底部連接,所述長度可調拉桿連接于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頂部與所述基座之間。進ー步地,所述長度可調拉桿包括相連接的多個桿,所述多個桿中相鄰的兩根桿之間具有多個連接位置,所述多個連接位置用于調整所述長度可調拉桿的實際長度。進ー步地,所述多個桿為第一桿和第二桿,所述第一桿和所述第二桿上具有多個相互對應的銷軸孔,ー個或多個銷軸通過所述銷軸孔連接所述第一桿和第二桿。進ー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安裝座,所述第一桿通過銷軸連接到所述安裝座,所述第ニ桿通過銷軸連接到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頂部。進ー步地,所述基座包括主框,所述主框包括橫梁和分別從所述橫梁的兩端垂直延伸的兩根縱梁,所述兩根縱梁與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底部連接,至少ー根所述縱梁具有用于補償所述臂節主體的寬度變化的寬度補償裝置。進ー步地,所述臂節主體包括位于其底部且相互平行的兩根下弦桿,所述兩根下弦桿的靠近所述臂尖節的一端分別具有母耳板,所述兩根縱梁的靠近所述臂節主體的一端分別具有與所述母耳板配合的公耳板,所述寬度補償裝置為設置于至少一個所述公耳板的ー側的軸套。進ー步地,所述母耳板和所述公耳板分別通過連接銷軸相互連接,所述軸套套設在至少ー個所述連接銷軸上。進ー步地,所述基座包括主框,所述主框包括橫梁和分別從所述橫梁的兩端垂直延伸的兩根縱梁,所述臂節主體包括位于其底部且相互平行的兩根下弦桿,所述兩根下弦桿的靠近所述臂尖節的一端分別具有母耳板,所述兩根縱梁的靠近所述臂節主體的一端分別具有公耳板,所述兩個母耳板之間的間距恒定,所述母耳板與所述公耳板貼合并通過銷軸連接。進ー步地,所述基座包括主框,所述主框包括橫梁和分別從所述橫梁的兩端垂直延伸的兩根縱梁,所述臂節主體包括位于其底部且相互平行的兩根下弦桿,所述兩根下弦桿的靠近所述臂尖節的一端分別具有母耳板,所述兩根縱梁的靠近所述臂節主體的一端分別具有公耳板,所述母耳板呈U形結構且包括內側板和外側板,所述兩個內側板之間的距離恒定,所述公耳板嵌入相應的所述母耳板中并與所述內側板貼合,至少ー個所述公耳板與相應的所述外側板之間設置軸套。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塔式起重機,具有起重臂,所述起重臂為根據前述第一個方面中任一項所述的起重臂。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由于起重臂包括臂節主體和臂尖節,該臂尖節包括基座、連接于該臂節主體的末端的頂部與該基座之間的長度可調拉桿,由此,該臂尖節能夠通過該長度可調拉桿改變其實際高度,從而使得該臂尖節能夠匹配不同高度的臂節主體,降低了起重臂的生產及使用成本,也提高了產品的通用性。附圖說明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理解,構成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起重臂的結構及安裝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起重臂的結構及安裝的主視圖,此時起重臂的截面高度為A ;圖3是圖2所示起重臂的結構及安裝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起重臂的結構及安裝的主視圖,此時起重臂的截面高度為A+H ;圖5是圖4所示起重臂的結構及安裝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明確限定或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專利技術的各個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塔式起重機的起重臂的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改進的起重臂,其具有能夠匹配不同高度的臂節主體的臂尖節。圖2是本專利技術起重臂的結構及安裝的主視圖,此時起重臂的截面高度(也即臂節主體的豎直截面的高度,以下同)為A ;圖3是圖2所示起重臂的結構及安裝示意圖。如圖2和3所示,起重臂包括臂節主體10和臂尖節20。圖2和圖3僅示出了臂節主體10的與臂尖節20相連接的一部分,實際上,臂節主體10的根部與塔式起重機的塔身連接,臂節主體10的末端與臂尖節20連接。臂節主體10包括位于頂部的上弦桿11和位于底部且相互平行的兩根下弦桿12,即上弦桿11和兩個下弦桿12在豎直截面上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臂尖節20主要由基座21、包括第一桿22和第二桿23的拉桿構成。其中,基座21為多根桿或板狀構件焊接在一起的平面結構,其上可以安裝滑輪等起吊設備。具體地,基座21包括主框、加強梁和安裝座。主框呈U形的形狀,包括一根橫梁和分別從所述橫梁兩端垂直延伸的兩根縱梁。加強梁分別連接兩根縱梁的兩端,從而封閉所述主框的U形開ロ,從而,加強梁與主框共同構成ー個封閉的框架結構。安裝座設置在所述橫梁的中部,用于連接第一桿22的一端。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的臂尖節20僅有ー根拉桿,不再設有拉桿兩邊的兩根斜腹桿,也不再具有設置在頂端的連接頭。而且,該拉桿分為兩段:第一桿22和第二桿23。如圖3所示,第一桿22的下端部通過第一銷軸24連接到基座21上,優選為連接至基座21的安裝座。第一桿22的上端設有兩個銷軸孔。與之對應,第二桿23的下端也設有兩個銷軸孔。因此,通過將第二銷軸25和第三銷軸26分別穿過第一桿22和第二桿23上的相互對應的兩組銷軸孔,第一桿22和第三桿23可以相互連接,從而構成ー根完整的拉桿。第二桿23的上端部也設有銷軸孔,通過第四銷軸30將第二桿23的上端部與上弦桿11的末端相連。優選地,第一桿22為細長的板狀或片狀結構,其下端部設有ー個銷軸孔。第一桿22通過將其下端部與安裝座相連,從而連接至基座21。安裝座為設置在基座21中部的雙耳板結構,該雙耳板結構上也具有ー對銷軸孔,第一銷軸24可以從該雙耳板結構和第一桿22下端部上分別形成的銷軸孔中穿過,從而使第一桿22的下端部與該雙耳板結構的安裝座相互連接。優選地,第二桿23為細長的雙板狀結構,該雙板之間間隔一定的距離并通過多個連接部相連,在所述雙板上均形成了位置對應的兩個銷軸孔,該雙板之間的間隔距離適于夾持住第一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起重臂,包括臂節主體和連接到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臂尖節,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尖節包括基座(21)和長度可調拉桿,所述基座(21)與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底部連接,所述長度可調拉桿連接于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頂部與所述基座(21)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起重臂,包括臂節主體和連接到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臂尖節,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尖節包括基座(21)和長度可調拉桿,所述基座(21)與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底部連接,所述長度可調拉桿連接于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頂部與所述基座(21)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度可調拉桿包括相連接的多個桿,所述多個桿中相鄰的兩根桿之間具有多個連接位置,所述多個連接位置用于調整所述長度可調拉桿的實際長度。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干,所述多個桿為第一桿(22)和第二桿(23),所述第一桿(22)和所述第二桿(23)上具有多個相互對應的銷軸孔,一個或多個銷軸通過所述銷軸孔連接所述第一桿(22)和第二桿(23)。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包括安裝座,所述第一桿(22)通過銷軸連接到所述安裝座,所述第二桿(23)通過銷軸連接到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頂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包括主框,所述主框包括橫梁和分別從所述橫梁的兩端垂直延伸的兩根縱梁,所述兩根縱梁與所述臂節主體的末端的底部連接,至少ー根所述縱梁具有用于補償所述臂節主體的寬度變化的寬度補償裝置。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干,所述臂節主體(10)包括位于其底部且相互平行的兩根下弦桿(12,72),所述兩根下弦桿的靠近所述臂尖節的一端分別具有母耳板(121,721),所述兩根縱梁的靠近所述臂節主體的一端分別具有與所述母耳板(12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建軍,郭紀斌,劉毅,蔣孝德,
申請(專利權)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