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涉及熱能工程技術領域。采取“巧妙運用T形與L形耐火磚砌筑橢圓環”關鍵技術,根據高爐熱風爐管口直徑大小的實際情況,由環頂及環底各使用一塊T形耐火磚與環兩側均使用L形耐火磚砌筑成內徑均呈橢圓形的外環及臨外環、由密封式耐火磚砌筑成外徑均呈橢圓形的內環及臨內環共同構成,所述外環與臨外環、內環與臨內環均在相互貼置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所述外環及臨外環的橢圓環內在套裝內環及臨內環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L形耐火磚的彎曲角度為1-180度角。用于高爐熱風爐管口的制作。設計科學巧妙,耐惡劣環境,生產效率高、質量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涉及熱能工程
;具體涉及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傳統的管口(包括熱風出口的管口、空氣進口的管口、煤氣進口的管口、煙道進口的管口、煙道出口的管口等)組合磚,普遍存在的不足、缺陷與弊端是:以高爐熱風爐熱風出口組合磚為代表,其結構設計欠缺科學合理,造成管口組合磚工作期間產生掉磚、管道被燒紅(高溫)、熱能嚴重損耗,導致熱風爐大墻磚垮塌、使用壽命短、工作效率低、綜合效率差,甚至造成熱風爐大修、高爐長時間休風、嚴重影響正常生產等嚴重后果。隨著高爐冶煉的強化,高風溫、高風壓水平的提高,高爐熱風爐熱風出口組合磚的短管處竄風、熱風出口處爐殼在高溫狀態下被燒紅、使用壽命短等問題,已成為高爐熱風爐正常工作的主要瓶頸。更具體地說,這種熱能嚴重損耗、生產設施易被損壞、嚴重影響正常生產、造成產量下降甚至被迫停產的惡性后果,是擺在本行業面前的突出技術疑難問題,至今無人能夠解決。基于專利技術人的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及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在認真而充分的調查、了解、分析、總結、研究已有公知技術及現狀基礎上,采取“巧妙運用T形與L形耐火磚砌筑橢圓環”關鍵技術,研制成功了本專利技術 。解決了已有公知技術及現狀存在的不足、缺陷與弊端,可應用于包括熱風出口的管口、空氣進口的管口、煤氣進口的管口、煙道進口的管口、煙道出口的管口等各方面,還可以在其他各行業中廣泛應用,有效的提高了本行業的技術水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以“巧妙運用T形與L形耐火磚砌筑橢圓環”關鍵技術,根據高爐熱風爐管口直徑大小實際情況,由環頂及環底各使用一塊T形耐火磚與環兩側均使用L形耐火磚砌筑成內徑均呈橢圓形的外環及臨外環、由密封式耐火磚砌筑成外徑均呈橢圓形的內環及臨內環共同構成,所述外環與臨外環、內環與臨內環均在相互貼置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所述外環及臨外環的橢圓環內在套裝內環及臨內環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L形耐火磚的彎曲角度為1-180度角。可應用于包括熱風出口的管口、空氣進口的管口、煤氣進口的管口、煙道進口的管口、煙道出口的管口等各方面,還可以在其他各行業中廣泛應用。通過本專利技術達到的目的是:①、以“巧妙運用T形與L形耐火磚砌筑橢圓環”關鍵技術,提供“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的新結構。②、使本專利技術的構思獨特實用、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巧妙、使用方便有效、效果顯著且穩定可靠。③、通過本專利技術,解決已有公知技術及現狀存在的不足、缺陷與弊端。④、通過本專利技術杜絕被迫停產惡性后果的發生。⑤、使本專利技術充分發揮“T形耐火磚與L形耐火磚砌筑橢圓環”的新型結構技術優勢,并以此消除,管口(以高爐熱風爐熱風出口為代表)組合磚工作期間掉磚、管道被燒紅(高溫)、熱能嚴重損耗,導致熱風爐大墻磚垮塌的不良狀況,有效提高熱風溫度、富氧率、減少熱能損耗、保證生產質量、提高生產效率。⑥、本專利技術可應用于包括熱風出口的管口、空氣進口的管口、煤氣進口的管口、煙道進口的管口、煙道出口的管口等各方面,還可以在其他各行業中廣泛應用,其應用范圍廣。⑦、本專利技術在“巧妙運用T形與L形耐火磚砌筑橢圓環”關鍵技術基礎上所提供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新結構,便于制作而成本低、方便使用而利于廣泛推廣應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由環頂及環底各使用一塊T形耐火磚與環兩側均使用L形耐火磚砌筑成內徑均呈橢圓形的外環及臨外環、由密封式耐火磚砌筑成外徑均呈橢圓形的內環及臨內環共同構成,所述外環與臨外環、內環與臨內環均在相互貼置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所述外環及臨外環的橢圓環內在套裝內環及臨內環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所述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L形耐火磚(122)的彎曲角度為1-180度角(在1-180度角度范圍內的任意角度、根據具體情況也可能是小數的角度)。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外環及臨外環的橢圓形內徑與內環及臨內環的橢圓形外徑相吻合且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L形耐火磚為以過度的方式自然彎曲形狀的結構。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根據所述高爐熱風爐管口直徑大小的實際情況,對每一塊所述L形耐火磚的彎曲角度均在1-180度的角度范圍內(在1-180度角度范圍內的任意角度、根據具體情況也可能是小數的角度)進行選擇。即:用于砌筑所述高爐熱風爐管口的每一塊L形耐火磚的彎曲角度,根 據所述高爐熱風爐管口(以熱風出口為代表)直徑大小的實際情況,均在1-180度的角度范圍內進行選擇,從而由T形耐火磚與L形耐火磚砌筑成內徑均呈橢圓形的外環及臨外環。更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適用于含概本行業及其他各行業中以用于呈現各種直徑的進出口 ;即:可應用于包括熱風出口的管口、空氣進口的管口、煤氣進口的管口、煙道進口的管口、煙道出口的管口等各方面,還可以在其他各行業中廣泛應用,其適用范圍廣。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T形耐火磚121、L形耐火磚122、密封式耐火磚成分中均為選擇粘土耐火磚、高招耐火磚、娃質耐火磚中的一種,所述粘土耐火磚為成分中包含有40-48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鋁、< 54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2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鐵構成的粘土耐火磚,所述高鋁耐火磚為成分中包含有> 48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鋁、< 46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2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鐵構成的高鋁耐火磚,所述硅質耐火磚為成分中包含有< 1.0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鋁、> 9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1.0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鐵構成的硅質耐火磚。在所述粘土耐火磚、高鋁耐火磚、硅質耐火磚中,除上述所述重量份的成分外、均還包含有普通耐火磚所含有的重量份的其他固有成分、只是這些所述的其他固有成分在本行業中眾所周知,為了篇幅的簡明扼要而省略。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臨外環2的內側及臨內環4的內側均與普通耐火磚砌筑連接。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管口為選擇熱風出口的管口、空氣進口的管口、煤氣進口的管口、煙道進口的管口、煙道出口的管口中的一種。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橢圓形替換為圓形。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外環及臨外環替換為單層外環,所述內環及臨內環替換為單層內環。本專利技術對已有公知技術及現狀的分析與設計思想及工作狀況是:1、對已有公知技術及現狀的分析(以高爐熱風爐熱風出口的結構作為代表進行分析):①、已有公知技術高爐熱風爐熱風出口的結構欠缺科學合理:高爐熱風爐熱風出口是熱風爐工作環境最惡劣部位,如圖8、9、10所示,在冷態狀態下,這是一種非常穩固的結構:外環磚設計成花瓣磚,與管道磚緊緊環抱在一起,管道磚上半環帶溝舌鎖緊設計,使整個內部結構更加緊湊、穩固。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在冷態狀態下工作的,它是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工作的。②、惡劣的工作環境:現在熱風爐大墻高溫部位都是采用硅磚,熱風爐在開爐初期,熱風爐大墻磚有個一次性膨脹,大墻磚在砌筑時,橫向已經留了膨脹縫,而豎向則沒有(也沒辦法留),橫向膨脹時產生的膨脹力被膨脹縫吸收,豎向膨脹時產生的膨脹力只能使大墻磚整體上升,在熱風出口部位只能被熱風出口組合磚外環花瓣磚吸收經管道磚再上傳到上部花瓣磚,而熱風出口組合磚上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其特征在于:由環頂及環底各使用一塊T形耐火磚(121)與環兩側均使用L形耐火磚(122)砌筑成內徑均呈橢圓形的外環(1)及臨外環(2)、由密封式耐火磚砌筑成外徑均呈橢圓形的內環(3)及臨內環(4)共同構成,所述外環(1)與臨外環(2)、內環(3)與臨內環(4)均在相互貼置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所述外環(1)及臨外環(2)的橢圓環內在套裝內環(3)及臨內環(4)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所述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L形耐火磚(122)的彎曲角度為1?180度角。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其特征在于:由環頂及環底各使用一塊T形耐火磚(121)與環兩側均使用L形耐火磚(122)砌筑成內徑均呈橢圓形的外環(I)及臨外環(2)、由密封式耐火磚砌筑成外徑均呈橢圓形的內環(3)及臨內環(4)共同構成,所述外環(I)與臨外環(2 )、內環(3 )與臨內環(4 )均在相互貼置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所述外環(I)及臨外環(2)的橢圓環內在套裝內環(3)及臨內環(4)狀態下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 所述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所述L形耐火磚(122)的彎曲角度為1-180度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環(I)及臨外環(2)的橢圓形內徑與內環(3)及臨內環(4)的橢圓形外徑相吻合且由耐火水泥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耐火磚(122)為以過度的方式自然彎曲形狀的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高爐熱風爐管口直徑大小的實際情況,對每一塊所述L形耐火磚(122)的彎曲角度均在1-180度的角度范圍內進行選擇。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熱風爐管口組合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耐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富朝,李建濤,陳泉鋒,孔令濤,王潘峰,
申請(專利權)人:李富朝,李建濤,陳泉鋒,孔令濤,王潘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