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外墻結構預制塊,包括預制塊本體和支撐架,預制塊本體呈可連續拼接的規則結構,且預制塊本體的一側側面上設有用于裝飾外墻的造型面,支撐架固定設置在與所述造型面相對的背面上。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在外墻上制作用于安裝如上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的鋼骨架;2)按照預設的排列方式,先將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掛裝在所述鋼骨架上,在調整外墻結構預制塊的位置到位后,再將所述支撐架與所述鋼骨架固定連接。通過將預制塊本體設置為可連續拼接的規則結構,能夠方便預制塊的拼裝,通過設置支撐架,能夠方便地將預制塊本體固定在外墻上;由于預制塊本體為規則結構,能夠進行替換,方便維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結構構件
,具體涉及ー種外墻結構預制塊及采用該外墻結構預制塊建造外墻結構的預制建造方法。
技術介紹
在隧道建造中,隧道端墻處理一直是公路景觀造型面臨的難題,目前一般采用涂裝墻面、GRC塑石造型和貼掛飾面等方法對隧道端墻進行景觀造型,并對端墻外形構造進行美學優化外。其中,由于GRC塑石和貼掛飾面材料的材料耐久性較好,應用較為廣泛,但貼掛飾面材料的方法容易掉塊,對行車造成安全隱患,因此其應用受到限制。目前的采用GRC塑石等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隧道端墻以及其他外墻結構的建造,但是還存在以下不足: 1)施工不便:出于外墻構造的美學需要,現有用于建造外墻結構的板材形狀結構不規貝U,在建造過程中需要專業人員指導才能完成每ー塊板材的拼裝,造成建造施工不便和建造效率低下; 2)維修不便:由于板材的形狀結構不規則,當其中ー塊板材損壞后,無法立即用其他板材替換修補,必須重新制作與損壞板材形狀結構相同的替換板材,導致維修成本高,耗時長。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g在探索一種,該外墻結構預制塊能夠滿足外墻結構的外形構造和裝飾,且結構簡單,便于施工和維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該外墻結構預制塊能夠滿足外墻結構的外形構造和裝飾,且結構簡單,便于施工和維護。要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首先提出了ー種外墻結構預制塊,包括可連續無縫拼接的預制塊本體和用于將所述預制塊本體固定安裝在外墻上的支撐架,所述預制塊本體的ー側側面上設有用于裝飾外墻的造型面,所述支撐架固定設置在與所述造型面相對的背面上。進ー步,所述預制塊本體包括構造層、防水層和連接層,所述連接層位于所述構造層與防水層之間,所述造型面設置在所述構造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層內設有用干與支撐架連接的網架。進ー步,所述支撐架為間隔設置在所述預制塊本體上并與所述網架固定連接的鋼條。進ー步,所述預制塊本體的輪廓呈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或正多邊形。本專利技術還提出了一種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外墻上制作用于安裝如上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的鋼骨架; 2)按照預設的排列方式,先將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掛裝在所述鋼骨架上,然后調整外墻結構預制塊的位置到位后,再將所述支撐架與所述鋼骨架固定連接。進ー步,還包括步驟3),在將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固定在所述鋼骨架上后,對所述鋼骨架和支撐架進行防水處理。進ー步,還包括步驟4),在對鋼骨架和支撐架進行防水處理后,再在相鄰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之間進行防水處理。進ー步,還包括步驟5),粉刷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的構造面,使任意相鄰兩塊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的構造面的圖案或肌理成為一體。進ー步,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采用至少兩個方向的連續方法固定安裝在所述鋼骨架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專利技術的外墻結構預制塊,通過將預制塊本體設置為可連續拼接的陣列結構,能夠方便預制塊的拼裝,通過在預制塊本體上設置造型面,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在造型面上設置不同的圖案或肌理,以滿足外墻結構的美學造型要求,通過設置支撐架,能夠方便地將預制塊本體固定在外墻上,便于施工,且安裝牢固,能夠有效提高安全性能和施工效率;當預制塊本體出現損壞時,由于預制塊本體為規則結構,能夠采用其他相同結構的預制塊本體進行替換,方便維護,節約維護成本。同理,本專利技術的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通過在外墻上設置鋼骨架,并將外墻結構預制塊固定安裝在鋼骨架上,僅需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エ藝流程操作即可完成各個外墻結構預制塊的拼裝,施工方便快捷。附圖說明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外墻結構預制塊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為外墻結構預制塊安裝到外墻上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外墻結構預制塊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外墻結構預制塊,包括可連續無縫拼接的預制塊本體I和用于將預制塊本體I固定安裝在外墻上的支撐架2,預制塊本體I的ー側側面上設有用于裝飾外墻的造型面la,支撐架2固定設置在與造型面Ia相対的背面上。優選的,預制塊本體I的輪廓呈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或正多邊形,本實施例的預制塊本體I呈正方形,能夠連續無縫拼接。本實施例的外墻結構預制塊,通過將預制塊本體I設置為可連續拼接的陣列結構,能夠方便預制塊的拼裝,通過在預制塊本體I上設置造型面la,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在造型面Ia上設置不同的圖案或肌理,以滿足外墻結構的美學造型要求,通過設置支撐架2,能夠方便地將預制塊本體I固定在外墻上,便于施工,且安裝牢固,能夠有效提高安全性能和施工效率;當預制塊本體I出現損壞吋,由于預制塊本體I為規則結構,能夠采用其他相同結構的預制塊本體I進行替換,方便維護,節約維護成本。進一歩,預制塊本體I包括構造層3、防水層4和連接層5,連接層5位于構造層3與防水層4之間,造型面Ia設置在構造層3的外表面上,連接層5內設有用干與支撐架2連接的網架6,通過設置構造層3,能夠方便在造型面Ia上設置圖案或肌理,通過設置防水層4,能夠防止滲水,通過設置連接層5,能夠使支撐架3與預制塊本體I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即能夠防止預制塊本體I從支撐架3上脫落,提高安全性能。進ー步,支撐架2為間隔設置在預制塊本體I上并與網架6固定連接的鋼條,采用該結構的支撐架2,能夠通過多根鋼條支撐,且鋼條可根據實際需要折彎,便于與鋼骨架連接,施工方便。下面對本專利技術的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外墻7上制作用于安裝如上所述外墻結構預制塊的鋼骨架8,鋼骨架8上設有用干與支撐架2連接的橫筋和縱筋; 2)按照預設的排列方式,先將外墻結構預制塊掛裝在鋼骨架8上,在調整外墻結構預制塊的位置到位后,再將支撐架2與鋼骨架8固定連接,當外墻結構預制塊的位置調整到位后,相鄰兩塊外墻結構預制塊之間的配合面緊緊貼合在一起,使得相鄰兩塊外墻結構預制塊的構造面Ia上設置的圖案或肌理形成ー個整體。本實施例的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還包括步驟3),在將外墻結構預制塊固定在鋼骨架8上后,對鋼骨架8和支撐架2進行防水處理,防止外墻與預制塊之間的水汽侵蝕鋼骨架8和支撐架2,提高使用壽命。本實施例的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還包括步驟4),在對鋼骨架8和支撐架2進行防水處理后,再在相鄰外墻結構預制塊之間進行防水處理,防止外部水汽進入預制塊內侵蝕預制塊和鋼骨架8。本實施例的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還包括步驟5),在步驟4)的防水處理完成后,粉刷外墻結構預制塊的構造面la,使任意相鄰兩塊外墻結構預制塊的構造面Ia的圖案或肌理成為一體,能夠有效提高外墻結構的美學外觀效果。進ー步,外墻結構預制塊采用至少兩個方向的連續方法固定安裝在所述鋼骨架上,即外墻結構預制塊可采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排列方法排列,以采用有限的外墻結構預制塊構造面Ia圖案或肌理組合成多種不同的圖案或肌理。本實施例的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通過在外墻上設置鋼骨架8,并將外墻結構預制塊固定安裝在鋼骨架8上,不需要專業人員現場指導即可完成各個外墻結構預制塊的拼裝,施工方便快捷。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外墻結構預制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連續無縫拼接的預制塊本體和用于將所述預制塊本體固定安裝在外墻上的支撐架,所述預制塊本體的一側側面上設有用于裝飾外墻的造型面,所述支撐架固定設置在與所述造型面相對的背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外墻結構預制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連續無縫拼接的預制塊本體和用于將所述預制塊本體固定安裝在外墻上的支撐架,所述預制塊本體的ー側側面上設有用于裝飾外墻的造型面,所述支撐架固定設置在與所述造型面相對的背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墻結構預制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塊本體包括構造層、防水層和連接層,所述連接層位于所述構造層與防水層之間,所述造型面設置在所述構造層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層內設有用干與支撐架連接的網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墻結構預制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為間隔設置在所述預制塊本體上并與所述網架固定連接的鋼條。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外墻結構預制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塊本體的輪廓呈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或正多邊形。5.一種外墻結構預制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外墻上制作用于安裝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曉紅,陰磊,楊航卓,張超儀,
申請(專利權)人: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