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機匣、機匣安裝座、浮動套筒、安裝座壓板、螺栓、導管、異型接頭、漲圈、密封圈、活動接頭、導管、壓板、螺栓;其中:機匣安裝座焊接或鉚接在機匣上,安裝座壓板通過螺栓固定在機匣安裝座上,浮動套筒與機匣安裝座、安裝座壓板間隙配合;漲圈安裝在異型接頭上,與浮動套筒小間隙配合,導管、異型接頭焊接成一體,活動接頭與異型接頭采用密封圈密封;壓板與異型接頭采用螺栓連接,活動接頭、導管、壓板焊接成一體。本發明專利技術優點:主要針對航空發動機上穿過機匣的管路,直徑為φ10~φ24的密封結構,改善了產品性能,提高了機匣和管路的裝配性和密封性,降低了管路的安裝應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航空發動機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發動機上穿過機匣的管路,根據其直徑和傳輸介質的不同,采用的密封結構也不同。一般的管路多采用一體式穿過機匣的密封結構,即機匣內管路上接頭露在機匣外,采用分半式浮動環與機匣安裝座內孔配合。這種密封結構固定簡單、密封可靠,但要求機匣為對開式結構。往往發動機上有多根不同軸向、角向位置的管路穿過機匣,因此在機匣裝配時,機匣安裝孔需要對準各個管路位置,不僅降低了機匣的裝配性,而且易劃傷、碰撞管路,增加了裝配工作難度。為此,需設計一種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能夠具有安裝補償和熱膨脹補償能力,實現管路的安裝要求和機匣的密封要求,能同時適用于整體和分半式機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裝配難度,同時具有安裝補償和熱膨脹補償能力,特別提供一種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機匣1、機匣安裝座2、浮動套筒3、安裝座壓板4、螺栓5、導管6、異型接頭7、漲圈8、密封圈9、活動接頭10、導管11、壓板12、螺栓13 ; 其中:機匣安裝座2焊接或鉚接在機匣I上,安裝座壓板4通過4個或6個螺栓5固定在機匣安裝座2上,浮動 套筒3與機匣安裝座2、安裝座壓板4間隙配合,周向可自由移動f 3mm,漲圈8安裝在異型接頭7上,與浮動套筒3小間隙配合,導管6、異型接頭7焊接成一體,異型接頭7低于機匣內涵道表面,在機匣裝配前完成該導管組件裝配,活動接頭10與異型接頭7采用密封圈9密封;壓板12與異型接頭7采用3個或4個螺栓13連接,活動接頭10、導管11、壓板12焊接成一體,在機匣裝配后完成該導管組件裝配。漲圈8上開縫0.5 ±0.1 _,與異型接頭7裝配。所述的漲圈8的厚度為2(0'0.12) mm,與異型接頭上凹槽的端面間隙配合。所述的兩漲圈8開縫位置180°安裝,與浮動套筒3配合密封。所述的浮動套筒3與機匣安裝座2、安裝座壓板4間隙配合,周向能自由移動I 3mm。所述的安裝座壓板4采用分半式搭接結構。所述的機匣內、外導管組件采用法蘭連接結構,采用插入式軸向密封或插入式端面密封結構。本專利技術的優點: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應用于穿過機匣的管路,直徑為Φ1(ΓΦ24的密封結構。穿過機匣管路通過設計法蘭連接結構,取消反力矩扳手結構,簡化連接結構。異型接頭上安裝有兩道漲圈,與浮動套筒間隙配合,沿機匣徑向可自由移動;同時浮動套筒與機匣安裝座、安裝座壓板間隙配合,沿機匣安裝座周向可自由移動,使穿過機匣的管路具有安裝補償和熱膨脹補償能力,降低了管路的安裝應力。機匣內管路的斷開位置低于機匣涵道內表面,提高了機匣和管路的裝配性,取消了機匣為對開式結構的限制要求。管路裝配前在異型外錐接頭上已安裝漲圈,機匣外管路已安裝密封圈,有效避免了獨立零件通過機匣孔座掉入發動機涵道內的隱患,提高了管路的維修性。附圖說明圖1為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軸向密封結構剖視 圖2為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端面密封結構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機匣1、機匣安裝座2、浮動套筒3、安裝座壓板4、螺栓5、導管6、異型接頭7、漲圈8、密封圈9、活動接頭10、導管11、壓板12、螺栓13; 其中:機匣安裝座2焊接或鉚接在機匣I上,安裝座壓板4通過4個或6個螺栓5固定在機匣安裝座2上,浮動套筒3與機匣安裝座2、安裝座壓板4間隙配合,周向可自由移動f 3mm,漲圈8安裝在異型接頭7上,與浮動套筒3小間隙配合,導管6、異型接頭7焊接成一體,異型接頭7低于機匣內涵道表面,在機匣裝配前完成該導管組件裝配,活動接頭10與異型接頭7采用密封圈9密封;壓板12與異型接頭7采用3個螺栓13連接,活動接頭10、導管11、壓板12焊接成一體,在機匣裝配后完成該導管組件裝配。漲圈8上開縫0.5 ±0.1 mm,與異型接頭7裝配。所述的漲圈8的厚度為2(0'0.12) mm,與異型接頭上凹槽的端面間隙配合。所述的兩漲圈8開縫位置180°安裝,與浮動套筒3配合密封。所述的浮動套筒3與機匣安裝座2、安裝座壓板4間隙配合,周向能自由移動I 3mm。所述的安裝座壓板4采用分半式搭接結構。本實施例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兩個漲圈8安裝在異型接頭7上,與浮動套筒3配合,實現機匣開孔位置的密封。本實施例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內、外導管組件采用法蘭連接結構,采用插入式軸向密封結構。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機匣1、機匣安裝座2、浮動套筒3、安裝座壓板4、螺栓5、導管6、異型接頭7、漲圈8、密封圈9、活動接頭10、導管11、壓板12、螺栓13; 其中:機匣安裝座2焊接或鉚接在機匣I上,安裝座壓板4通過4個或6個螺栓5固定在機匣安裝座2上,浮動套筒3與機匣安裝座2、安裝座壓板4間隙配合,周向可自由移動f 3mm,漲圈8安裝在異型接頭7上,與浮動套筒3小間隙配合,導管6、異型接頭7焊接成一體,異型接頭7低于機匣內涵道表面,在機匣裝配前完成該導管組件裝配,活動接頭10與異型接頭7采用密封圈9密封;壓板12與異型接頭7采用4個螺栓13連接,活動接頭10、導管11、壓板12焊接成一體,在機匣裝配后完成該導管組件裝配。漲圈8上開縫0.5 ±0.1 _,與異型接頭7裝配。所述的漲圈8的厚度為2(0'0.12) mm,與異型接頭上凹槽的端面間隙配合。所述的兩漲圈8開縫位置180°安裝,與浮動套筒3配合密封。所述的浮動套筒3與機匣安裝座2、安裝座壓板4間隙配合,周向能自由移動I 3mm。所述的安裝座壓板4采用分半式搭接結構。本實施例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兩個漲圈8安裝在異型接頭7上,與浮動套筒3配合,實現機匣開孔位置的密封。本實施例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內、外導管組件采用法蘭連接結構,采用插入式端面密封結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機匣(1)、機匣安裝座(2)、浮動套筒(3)、安裝座壓板(4)、螺栓(5)、導管(6)、異型接頭(7)、漲圈(8)、密封圈(9)、活動接頭(10)、導管(11)、壓板(12)、螺栓(13);其中:機匣安裝座(2)焊接或鉚接在機匣(1)上,安裝座壓板(4)通過4個或6個螺栓(5)固定在機匣安裝座(2)上,浮動套筒(3)與機匣安裝座(2)、安裝座壓板(4)間隙配合,周向可自由移動1~3mm;漲圈(8)安裝在異型接頭(7)上,與浮動套筒(3)小間隙配合,導管(6)、異型接頭(7)焊接成一體,異型接頭(7)低于機匣內涵道表面,活動接頭(10)與異型接頭(7)采用密封圈(9)密封;壓板(12)與異型接頭(7)采用3個或4個螺栓(13)連接,活動接頭(10)、導管(11)、壓板(12)焊接成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穿過機匣的管路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機匣(I)、機匣安裝座(2)、浮動套筒(3)、安裝座壓板(4)、螺栓(5)、導管(6)、異型接頭(7)、漲圈(8)、密封圈(9)、活動接頭(10)、導管(11)、壓板(12)、螺栓(13); 其中:機匣安裝座(2)焊接或鉚接在機匣(I)上,安裝座壓板(4)通過4個或6個螺栓(5)固定在機匣安裝座(2)上,浮動套筒(3)與機匣安裝座(2)、安裝座壓板(4)間隙配合,周向可自由移動I 3mm ; 漲圈(8)安裝在異型接頭(7)上,與浮動套筒(3)小間隙配合,導管(6)、異型接頭(7)焊接成一體,異型接頭(7)低于機匣內涵道表面,活動接頭(10)與異型接頭(7)采用密封圈(9)密封;壓板(12)與異型接頭(7)采用3個或4個螺栓(13)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鐸,安喆,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