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浸漬處理設備,其中待處理的物體、尤其是車輛車身可以借助于至少一個運輸車(1)被引導至可填充處理液體的浸漬池,被浸入該浸漬池中、然后被取出并被輸送離開浸漬池。運輸車(1)可沿軌道(6)移動且包括可電動地沿軌道(6)移動的驅動車(2),以及包括固定設備(12),至少一個物體可固定在該固定設備上且該固定設備可繞旋轉軸(18)旋轉。連接設備(11)連接驅動車(2)和固定設備(12)。旋轉軸(18)的兩個端部之一以如下方式支承在連接設備(11)上,即旋轉軸(18)可懸空伸出地連同固定設備(12)沿豎直方向運動。該連接設備具有驅動設備,旋轉軸(18)可借助于驅動設備旋轉。旋轉軸(18)和驅動設備通過行星齒輪變速器(23)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浸漬處理設備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浸潰處理設備,其具有:a)能夠被填充處理液體的至少ー個浸潰池,待處理的物體、尤其是車輛車身能夠被浸入所述至少一個浸潰池中;b)至少ー個運輸車,所述至少一個運輸車能夠沿在所述浸潰池的ー側上延伸的軌道移動且包括:ba)能夠電動地(機動地,motorisch)沿所述軌道移動的驅動車;bb)固定設備,至少ー個物體能夠被固定在該固定設備上且該固定設備能夠繞旋轉軸旋轉;be)連接設備,所述連接設備連接所述驅動車和所述固定設備,且所述旋轉軸的兩個端部之ー以如下方式支承在所述連接設備上,即所述旋轉軸懸空地伸出,連同所述固定設備能夠沿豎直方向運動,所述連接設備具有驅動設備,所述旋轉軸能夠借助于所述驅動設備旋轉。在W02009/083081A中描述了浸潰處理設備的兩種不同的設計。在兩種設計的第ー種中,驅動車大致居中地在浸潰池上方移動,用于待處理的物體的固定設備通過連接設備附接在該驅動車上;固定設備以及車輛車身的重量至少部分地被引導至在浸潰池的兩側延伸的兩個導軌。這種設計的優點在于,在這種情況下設計為框架狀的連接設備并未產生明顯的彎矩。在W02009/083081A中描述的第二實施例與前述類型相対。在此,僅在浸潰池的一側上設置軌道,驅動車在該軌道上行駛。連接設備也基本上僅位于浸潰池的ー側上。旋轉軸在ー側支承在連接設備中并從連接設備沿越過浸潰池的方向懸空伸出。這種結構方式比之前描述的方式略微廉價;然而該連接設備必須承受較大的彎矩。W02009/083081A的兩個實施例之間的設計差異在于,在第一實施例中,幾何意義上的旋轉軸基本上通過由固定設備和待處理的物體組成的布置結構的重心。通過這種方式減小了固定設備和待處理的物體的有效旋轉以及必要時將固定設備和待處理的物體固定在確定的角向位置中所需的轉矩。然而在第二實施例中,不考慮旋轉軸與由固定設備和待處理的物體組成的布置結構的重心之間的相對位置;也不設置平衡配重。這意味著,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在驅動設備與固定設備之間傳遞大的轉矩。W02009/083081A并未詳細描述這如何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以如下方式構造前述類型的浸潰處理設備,即在不考慮旋轉軸與由待處理的物體和固定設備組成的布置結構的重心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不考慮平衡配重的情況下可以將大的轉矩從驅動設備傳遞至固定設備。 根據本專利技術,如此實現該目的:c)旋轉軸和處于連接設備中的驅動設備通過行星齒輪變速器連接。借助于行星齒輪變速器不僅即使在平衡關系差和待處理的物體處于浸入狀態中的情況下也能夠實現足以用于旋轉的轉矩從驅動設備向運動設備傳遞;還可以在不采取特殊的附加措施的情況下吸收源自于固定在特定的角向位置中的物體連同固定設備的重力的反向轉矩。下面參照附圖進一歩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在附圖中:附圖說明圖1以立體圖示出用在浸潰涂覆設備中的運輸車;圖2以放大比例的立體圖以及在移除外殼的情況下示出圖1中的運輸車的細部;圖3示出用于圖1的運輸車的旋轉軸的支承區域的軸向剖視圖;圖4是在圖3的剖視圖中示出的支承區域的切去一部分的透視圖;圖5在省去不必要的細節的情況下示意性地示出沿圖3的線V-V的剖視圖。圖1整體上以附圖標記I示出運輸車的立體圖,該運輸車用于浸潰處理設備中、尤其是浸潰涂覆設備中。可從前述的W02009/083081A中獲得這種浸潰處理設備或浸潰涂覆設備的細節。在此,可以充分已知的是,運輸車I用于引導物體——在該實施例中是車輛車身——通過浸潰處理設備,該浸潰處理設備包括至少ー個填充有介質、例如液體漆的浸潰池。借助于運輸車1,車輛車身被引導進入浸潰池,浸入液體漆中,必要時在液體漆中移動,從液體漆中被移除井隨后被繼續運輸至下一處理站,該下一處理站可以例如是另ー浸潰池。在該過程中可以通過運輸車I完成的車輛車身的運動可以理解為沿輸送方向的直線運動、豎直運動以及旋轉運動的疊加。下面討論在附圖中詳細示出的運輸車I。該運輸車I包括按照傳統的電動架空運輸機的驅動車的類型設計的驅動車2。也就是說,驅動車2具有前驅部3和拖車4,它們通過縱梁5彼此連接。前驅部3和拖車4都按照已知的方式配設有導向輥,借助于導向輥,運輸車I能夠在軌道6上移動。前驅部3的電機7和拖車4的電機8驅動在軌道6的表面上滾動的驅動棍9、10。驅動車2通過連接設備11與用作固定設備的固定支架12連接,可以按照已知方式將車輛車身(未示出)直接或借助于滑板固定在固定支架12上。連接設備11包括豎直導向部13,該導向部的下端部可以通過未示出的輥子支承在輔助軌道14上。輔助軌道14固定在軌道6下方且與軌道6平行地延伸。該輔助軌道用于接納由于固定支架12和固定在其上的車輛車身的重量而作用在豎直導向部13上的傾斜カ矩。作為連接設備11的另ー構件的滑動部15能夠沿豎直方向在豎直導向部13上移動。滑動部15在豎直導向部13上的引導的具體細節以及導致滑動部15豎直運動的驅動裝置的類型在此不重要。圖1中示出用于此的變速電機16。在滑動部15上固定有與豎直導向部13平行地向下延伸的支承臂17,在支承臂的下端部上以隨后具體描述的方式支承有旋轉軸18,該旋轉軸與固定支架12的縱梁19以旋轉鎖合的方式連接。該布置結構使得具有固定在其上的車輛車身的固定支架12的重量由旋轉軸18承擔,從而通過滑動部15在豎直導向部13上的移動可以改變固定支架12的高度位置,并且通過旋轉軸18的旋轉可以使連同車輛車身的固定支架12整體旋轉。由于驅動車2的可移動性以及進而整個運輸車I在軌道6上的可移動性,由于滑動部15沿著豎直導向部13的可移動性,以及由于旋轉軸18的可旋轉性,提供了對于實現上述固定支架12連同固定在其上的車輛車身的疊加的運動來說必要的自由度。根據圖2至圖5進ー步闡明在支承臂17的下部區域中以何種方式支承和驅動旋轉軸18。圖1中示出具有罩殼20的支承臂17,該罩殼設計為液密和氣密的,并由此尤其阻止漆進入其內部空間。圖2中省去了該罩殼20,從而可見設置在支承臂17的下部區域中的不同構件。首先可見變速電機(帶有變速器的電機)21,在該變速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齒形條帶盤22。與旋轉軸18共軸地設置整體以附圖標記23表示的行星齒輪變速器。在行星齒輪變速器的輸入軸32上、即在其“太陽軸”上設置有另ー齒形條帶盤24,該齒形條帶盤24通過齒形條帶25與變速電機21的齒形條帶盤22連接。此外,在圖2中還可看到兩根粗的/實心的銅引線26、27,通過該銅引線以下文仍將描述的方式將電泳浸涂所需的工作電流傳輸至固定在固定支架12上的車輛車身。此外,在圖2和圖3中示出了細管道28,通過該管道可以將壓縮空氣或另外的封閉介質引入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的支承和密封布置結構44的內部。此處將參照示出行星齒輪變速器23的內部結構的圖3和圖4。變速器殼體29由多個部件29a、29b、29c、29d、29e和29f組成,這些部件借助于螺釘30、31通過合適的方式組合在一起。行星齒輪變速器23的太陽軸32支承在變速器殼體29的最接近齒形條帶盤24的部件29a上。太陽軸在其內端區域中通過已知的方式支承太陽輪33。太陽軸32的內端部由圓柱形的共軸的突出部34形成,該突出部接合在軸承盤35的互補的開口中。太陽輪33與三個支承在軸37上的行星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9.10 DE 202010012481.61.一種浸潰處理設備,具有: a)能夠被填充處理液體的至少ー個浸潰池,待處理的物體、尤其是車輛車身能夠被浸入所述至少一個浸潰池中; b)至少ー個運輸車,所述至少一個運輸車能夠沿在所述浸潰池的ー側上延伸的軌道移動且包括: ba)能夠電動地沿所述軌道移動的驅動車; bb)固定設備,至少ー個物體能夠被固定在該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J·羅賓,M·里格拉夫,
申請(專利權)人:艾森曼股份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