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在電子設備單元(3)中安裝冷卻空氣風扇(2)的方法中,該電子設備單元(3)具有單元前部(4)、單元后部(5)以及單元側部(6、7),并且其中冷卻空氣風扇/多個風扇產生從單元前部引導到單元后部的冷卻氣流(AF),冷卻空氣風扇附著到經由單元前部中的槽(3A)引入的柔性冷卻空氣風扇載體(8)并且沿著非線性路徑(9)前移。冷卻空氣風扇載體沿著從單元前部并且大致到單元后部的第一通常直的路徑段(9A)、進一步經由第二彎曲路徑段(9B)、并且經由沿著單元后部延伸的第三通常直的路徑段(9C)前移,由此沿著單元后部安置冷卻空氣風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通常涉及電子設備的冷卻,并且具體地涉及安裝在電子設備單元中的冷卻風扇。
技術介紹
大多數電子設備單元需要合適的內部冷卻來適當地運行。其示例是包括包圍各種電子部件的機殼或殼體并且旨在在例如電信領域內使用的大多數安裝在機架上的電子設備單元。對于這樣的電子電信設備單元,在世界的不同區域中有不同的冷卻標準。具體地,在一些區域中,可接受通過提供側向冷卻氣流(換句話說,從單元的一側到另一側的冷卻氣流)來執行冷卻。而且,在這樣的區域中輸入側可以不同。相反,所有重要的區域(包含美國、歐盟以及亞洲)只接受前部冷卻(換句話說,前端到后端的冷卻氣流)。不應該混合具有不同冷卻基本原理的電子設備單元也是一般事實。因此,非常確實的事實是:為了提供對大多數區域普通的冷卻系統,冷卻氣流的方向必須是從單元的前端到后端。為了用存在的解決辦法來提供這樣的前部到后部冷卻氣流,風扇可以直接安裝在單元的前端來迫使冷卻氣流從單元的前端到后端。備選地,風扇可以安裝在單元的后端來將冷卻氣流從單元的前端吸到后端。前端安裝具有伴隨的缺點,即前端空間的很大一部分(高達近似25%)被風扇占用。這顯著減少了前部連接器的可用空間。風扇的后端安裝通常需要在正常操作期間容易從單元的后端到達(access)風扇。在備選方案中,在可以替換風扇之前,整個單元會需要斷電并且斷開。這又會導致操作的更長中斷,這會是非常不合適的結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般目標是為所描述的問題提供解決辦法。具體目標是提供安裝在電子設備單元中的冷卻風扇的改進的方法。另一具體目標是提供用于冷卻電子設備單元的改進的冷卻風扇組件。又一具體目標是提供具有前部到后部冷卻氣流的改進的電子設備單元。通過由附屬的專利權利要求所限定的實施例來滿足這些以及其它目標。本專利技術通常涉及具有單元前部、單元后部、以及單元側部的電子設備單元。由安裝在單元中的至少一個冷卻風扇來將冷卻氣流從單元前部引導到單元后部。在基本配置中,與應用相關的數量的冷卻風扇附著到經由單元前部引入的柔性風扇載體。然后該載體沿著非線性路徑、即沿著從單元前部到單元后部的第一直的段、進一步經由第二彎曲路徑段、并且經由沿著單元后部的第三直的路徑段前移,由此沿著單元后部安置風扇/多個風扇。此基本專利技術配置呈現以下優勢: -快速、簡單以及有效的冷卻風扇安裝和替換; -最小化風扇替換引起的操作干擾; -冷卻風扇替換不需要后部到達;以及 -實際上不占用前端空間。在閱讀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以下詳細描述之后將容易理解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除已描述的那些以外的優勢。附圖說明通過參考以下說明連同附圖將最佳地理解本專利技術及其另外的目標和優勢,在附圖中: 圖1是具有前部到后部冷卻氣流的普通類型的現有技術電子設備單元的示意性透視 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冷卻風扇組件的實施例的局部和示意性透視 圖3是用于與圖2的冷卻風扇組件一起使用的本專利技術的電子設備單元的示意性俯視 圖4是圖3的電子設備單元的正視圖;以及 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電子設備單元的示意性透視圖,在其中圖示了如圖2所示的冷卻風扇組件的安裝。具體實施例方式將參考在附圖的圖2-圖5中所圖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來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冷卻風扇組件以及該冷卻風扇組件在電子設備單元中的安裝。要強調的是,這些圖示具有描述本專利技術的示范性實施例的單個目的,而并不旨在將本專利技術限制于其細節。所述實施例涉及本專利技術解決辦法向在電信領域內普遍使用的類型的電子設備單元的應用,但可以類似地用于在其它領域中使用的電子設備單元。在圖1中略述這樣的一般機架安裝類型的電子設備單元103的示例,它在導言中被描述并且本專利技術可以應用于它。簡短來說,這樣的現有技術電子設備單元103由具有單兀前部(unit front) 104、單兀后部(unit rear) 105 以及單兀側部(unit side) 106> 107的殼體組成。傳統上,單元前部104具有可選類型的多個前部連接器120,其適合于具體單元103的應用和電力供應連接器121。所圖示的現有技術電子設備單元103是傳統的前部到后部冷卻類型,其中冷卻風扇組件101包含安裝在單元前部104的風扇102,以經由在實際單元前部104的殼體板中提供的百葉窗102A來吸入冷卻空氣。在操作中,通過風扇102并且經由對應的百葉窗102A將冷卻空氣引入單元103來提供所希望的前部到后部冷卻氣流AF。從圖1將清楚地意識到這樣的冷卻風扇組件101配置將顯著地影響單元前部104中可用的連接器空間。這樣的前部安裝風扇組件101配置已經被非常普遍地使用,但如以上所論述的,具有后部安裝的風扇的備選配置也已經相當普通。后部安裝的風扇配置遭受初始論述的缺點,即在操作期間需要風扇替換的情況下需要到達單元后部105。本專利技術旨在解決在以上和導言中簡短論述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涉及實現電子設備單元的合適的有效率的冷卻和保證其最佳實踐使用的組合。為克服與傳統的冷卻風扇配置關聯的缺點和問題,提出用于在單元中安裝風扇的新觀念。此解決辦法的基本特征是貫通單元的路徑的供應,用于將風扇從單元前部中的非常有限的開口引入并且到沿著單元后部的工作位置。此專利技術觀念實現用于所需類型和數量的連接器的實質上整個單元前部的實際和有效率的使用。此外,此觀念額外地實現從單元前部的實際和快速的風扇替換。在設備操作期間允許風扇替換但是在這樣的操作期間不需要到達單元后部。目前估計所使用的風扇的拆卸和新風扇的安裝將花費小于I分鐘。在圖3-圖5中圖示普通的以上描述的類型的電子設備單元3的示范性實施例,已經對其應用本專利技術的基本觀念。具體地,已配置電子設備單元3的本實施例用于容納在圖2中部分地詳細圖示的冷卻空氣風扇組件I。冷卻空氣風扇組件I旨在用于提供電子設備單元3中的前部到后部冷卻氣流AF,并且包含在拉長的柔性冷卻空氣風扇載體8上支撐的冷卻空氣風扇2,該載體8具有隔開的附件(attachment) 11用于沿著部分載體8成一行地容納可選數量的所述冷卻空氣風扇2。實際載體8由合適的彈性或可撓材料的拉長帶組成。它可以優選但并非特定地由標準PCB基板材料形成。在所圖示的實施例中,風扇附件11每個包含與風扇轉子2B對準的風扇入口開口11A,并且經由該風扇入口開口 IIA吸入冷卻空氣,該冷卻空氣將經由單元后部5中的風扇出口穿孔2C (參見圖5)排出。每個風扇附件11還包含多個孔IlB (此處為四個),用于容納緊固件(未具體示出),利用該緊固件可以將風扇2固定到載體8。緊固件可以是螺絲類型緊固件或普遍用于此類型環境中的任何其它類型的緊固件。風扇2附著到載體8,開始于載體8的旨在用以下描述的方式首先引入單元3的一端。風扇也在載體8的在載體8的完全引入位置中沿著單元后部5安置的長度上附著于載體8。載體8的剩余長度通常沒有風扇2和風扇附件11。此外,冷卻風扇組件I的此載體8可以具有沿著載體8以常規距離提供的鉸接接合13,來進一步促進以后描述的載體8到單元3的引入。在需要多于一個風扇2的應用中,可以至少在用于風扇2的所述隔開的附件11中的每個之間提供這樣的鉸接接合13。這類鉸接接合13還可提供在鄰近于行的最后的風扇2的載體8的部分中,如在載體8到單元3的引入的以后描述的方向上所看到的,并且甚至可以提供在載體8的不支撐任何風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1.一種在電子設備單兀(103 ;3)中安裝一個或若干冷卻風扇(102 ;2)的方法,所述電子設備單元(103 ;3)具有單元前部(104 ;4)、單元后部(105 ;5)以及單元側部(106、107 ;6、7),并且其中風扇/多個風扇產生通常從所述單元前部引導到所述單元后部的冷卻氣流(AF),其特征在于: -將對于具體電子設備單元應用合適的數量的冷卻空氣風扇附著到柔性冷卻空氣風扇載體(8); -所述冷卻空氣風扇載體經由所述單元前部中的指定的槽(3A)引入;并且沿著非線性路徑(9)前移;由此 -沿著從所述單元前部并且大致到所述單元后部的第一通常直的路徑段(9A)前移所述冷卻空氣風扇載體; -經由第二彎曲路徑段( 9B)前移所述冷卻空氣風扇載體;以及 -沿著第三通常直的路徑段(9C )前移所述柔性冷卻空氣風扇載體,所述第三通常直的路徑段(9C)沿著所述單元后部延伸;以及因此 -沿著所述單元后部安置所述冷卻空氣風扇/多個風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連接所述冷卻空氣風扇(2)到所述冷卻空氣風扇載體(8)來實現所述冷卻空氣風扇(2)的控制和/或監測和/或供電。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電子設備單元(3)內部的適當隔開的通常平行的壁(10A、10B、10C)之間形成所述非線性路徑(9)。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從所述非線性路徑(9)并且經由所述單元前部(4)的槽(3A)收回支撐所述冷卻空氣風扇的存在的冷卻空氣風扇載體(8),并且通過經由所述槽將具有附著的冷卻空氣風扇的新的冷卻空氣風扇載體引入并引入到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SE達爾加爾德,H克努松,T帕斯加爾德,
申請(專利權)人: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