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速攪拌裝置,包括有攪拌容器、攪拌輪及攪拌軸,攪拌容器內設有圓錐形的攪拌槽,攪拌槽內表面上設有凹凸形交錯的斜槽,攪拌輪位于攪拌容器內,與攪拌槽同心設置,其為錐形攪拌輪,錐形攪拌輪的中間連接有能正反轉的高速旋轉的攪拌軸,所述的攪拌軸帶動所述的錐形攪拌輪旋轉。使用時,高速旋轉的攪拌軸帶動錐形攪拌輪高速旋轉,從底部通入的被處理液沿著攪拌槽的桶壁和錐形攪拌輪上升,在攪拌槽與錐形攪拌輪之間的作用下實現團聚體的分散和攪拌均勻,然后,被處理液進入到出料腔中,通過出料管出料。攪拌槽內表面的凹凸(交錯)的傾斜槽的設置,可以使處理液在作用過程更加激烈,混亂,因此達到更好的分散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攪拌的
,具體的講,是對液體和液體,或者粉末和液體的混合攪拌,使其達到成份變成微小化,乳化和分散的目的而進行高速攪拌裝置。
技術介紹
鋰電池電芯漿料混合分散工藝在鋰離子電池的整個生產工藝中對產品的品質影響度大于30%,是整個生產工藝中最重要的環節。鋰離子電池的電極制造,正極漿料由粘合齊U、導電劑、正極材料等組成;負極衆料則由粘合劑、石墨碳粉等組成。正、負極衆料的制備都包括了液體與液體、液體與固體物料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分散等一系列工藝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都伴隨著溫度、粘度、環境等變化。在正、負極漿料中,顆粒狀活性物質的分散性和均勻性直接影響到鋰離子在電池兩極間的運動,因此在鋰離子電池生產中各極片材料的漿料的混合分散至關重要,漿料分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續鋰離子電池生產的質量及其產品的性能。一直以來,漿料之間的混合,都是通過攪拌裝置來完成。現有的攪拌裝置,是在圓桶形狀的容器內進行,容器內設有行星分散盤,攪拌槳,行星分散盤在攪拌桶內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攪拌槳在攪拌桶內公轉的同時也進行自轉。高速旋轉的行星分散盤對漿料施加能量使其進行分散,攪拌槳對漿料進行攪拌使其均勻,但是由于行星分散盤和攪拌槳的旋轉速度較低,團聚的物料在分散盤分散的過程中僅僅受到分散盤的剪切作用,物料之間的相互摩擦作用以及物料和漿料桶桶壁之間的撞擊作用很小,所以漿料內團聚體的分散需要很長的時間,分散的效率很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效率更高,分散一致性更好的高速攪拌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速攪拌裝置,其包括有攪拌容器、攪拌輪及攪拌軸,所述的攪拌容器內設有圓錐形的攪拌槽,所述的攪拌槽內表面上設有凹凸形交錯的斜槽,所述的攪拌輪位于所述的攪拌容器內,與所述的攪拌槽同心設置,其為錐形攪拌輪,所述的錐形攪拌輪的中間連接有能正反轉的高速旋轉的攪拌軸,所述的攪拌軸帶動所述的錐形攪拌輪旋轉。上述的高速攪拌裝置,其還進一步包括有攪拌輪調節裝置,對所述的攪拌輪沿軸向進行調節,以調整所述的攪拌輪和攪拌槽之間的間隙。上述的攪拌輪調節裝置,其為墊片或/和設在所述的攪拌軸上的攪拌輪調節套。上述的錐形攪拌輪,其包括有輪壁及筋板,所述的輪壁上設有貫通輪壁的孔,所述的筋板設于所述的輪壁的中央位置,與所述的攪拌軸固設。上述的輪壁外表面設有凹凸形交錯的斜槽。上述的攪拌槽和攪拌輪是由金屬或者非金屬材料或者在金屬材料表面噴涂非金屬材料制作的而成。上述的攪拌槽是用不銹鋼或陶瓷材料或者在金屬表面噴涂陶瓷材料制作而成。上述的攪拌輪是用不銹鋼或陶瓷材料或者在金屬表面噴涂陶瓷材料制作而成。上述的攪拌槽的內表面上至少形成有兩個區域,每個區域形成不同的凹凸形狀的溝槽。上述的攪拌槽的內表面的凹槽,為交錯的30度傾斜槽,所述的凹槽間距為1mm,寬度為10(T300um、槽的深度為l(Tl00um。上述的高速攪拌裝置,其還進一步包括有密封裝置,所述的密封裝置設于所述的攪拌槽的出料腔上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使用時,高速旋轉的攪拌軸帶動錐形攪拌輪高速旋轉,從底部通入的被處理液沿著攪拌槽的桶壁和錐形攪拌輪上升,在攪拌槽與錐形攪拌輪之間的作用下實現團聚體的分散和攪拌均勻,然后,被處理液進入到出料腔中,通過出料管出料。攪拌槽內表面的凹凸開關的傾斜槽的設置,可以使處理液在作用過程更加激烈,混亂,因此達到更好的分散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攪拌容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攪拌輪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攪拌輪實施例一的展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攪拌輪實施例二的展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攪拌輪實施例三的展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一:參考圖1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高速攪拌裝置,其包括有攪拌容器1、攪拌輪2、攪拌軸3、出料組件4、甩料組件5及密封裝置6,其中:配合圖2所示,攪拌容器I包括有料桶外層11、料桶中層12及料桶內層,該料桶內層成形為圓錐形的攪拌槽13,攪拌槽13內表面上設有凹凸形交錯的斜槽131,在本實施例中,攪拌槽13是由非金屬材料制作而成的,在具體實施時,該非金屬材料可以是不銹鋼或陶瓷材料或者在金屬材料表面噴涂陶瓷材料,其可以防止被處理液被金屬雜質污染。另夕卜,在實施時,攪拌槽13的內表面的凹凸交錯的斜槽131,當內表面分割成不同區域,在實施時,至少形成有兩個區域,每個區域內形成不同的凹凸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攪拌槽13的內表面的斜槽131,為交錯的30度傾斜槽,凹槽間距為Imm,寬度為100 300um,槽的深度為10 lOOum。攪拌槽13的內表面中斜槽131的凹凸的間距很小、凹凸的寬度和深度都比較小,但他們作為一個整體時能夠起到很大作用。攪拌輪2位于攪拌容器I的攪拌槽13內,與攪拌槽13同心設置,其為錐形攪拌輪。攪拌輪2,其包括有輪壁21及筋板22,配合圖3所示,輪壁21是與攪拌槽13結構相近似的錐形,參考圖4所示,其為輪壁21的一種展開狀態的實施例示意圖,從其上可以看出,輪壁21上設有貫通輪壁的孔211及布滿整個輪壁21外表面的凹凸形交錯的斜槽212,可以使處理液在作用過程更加激烈,混亂,因此達到更好的分散效果。筋板22,其設于輪壁21的中央位置,與攪拌軸3相連。另外,攪拌輪2是由非金屬材料制作而成,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攪拌輪2是用不銹鋼或陶瓷材料或者在金屬材料上噴涂陶瓷材料制作而成,其可以防止被處理液被金屬雜質污染。攪拌軸3,其與攪拌輪2的筋板22相連,其可以帶動攪拌輪2正反轉高速旋轉。參考圖1所示,在攪拌容器I的上部,設有出料組件4,該出料組件4,包括出料外層41、出料內層42及出料管43,出料外層41位于出料內層42的外緣,出料內層42內成形為出料腔44,出料管43橫穿出料內層42與出料外層41,及出料腔44與外面部分相通。參考圖1所示,甩料組件5,其包括甩料盤上板51及甩料盤52,甩料盤上板51搭設在出料內層42上,位于出料腔44上部,使物料只能從出料管43出去。甩料盤52與攪拌軸3固設,其可在攪拌軸3的帶動下轉動。當有被處理液到甩料盤52上時,通過甩料盤52的高速旋轉,可以將被處理液甩回出料腔44中。密封裝置6,其可以是油封密封,或機械密封,或干氣密封,由于密封裝置的設計,在攪拌輪2形成的腔體內和出料腔44內可以實現真空狀態,壓力狀態,常壓狀態。在本實施例中,其為油封密封,包括油封安裝座61及油封62,油封安裝座61搭設在甩料盤上板51上,恰好位于甩料盤上板51的中心位置,油封62設于油封安裝座61的中心腔體中。另外,本技術,其還進一步包括有擋板7,擋板7設于攪拌槽13上,中心設有使處理液進入出料腔44的孔71,通過擋板7的設置,使處理液只能從攪拌軸3的四周進入出料腔44,使處理液能充分得到分散。在本實施例中,擋板7的中心的孔71成形為錐形孔,下表面的孔徑小,上表面的孔徑大。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速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攪拌容器、攪拌輪及攪拌軸,所述的攪拌容器內設有圓錐形的攪拌槽,所述的攪拌槽內表面上設有凹凸形交錯的斜槽,所述的攪拌輪位于所述的攪拌容器內,與所述的攪拌槽同心設置,其為錐形攪拌輪,所述的錐形攪拌輪的中間連接有能正反轉的高速旋轉的攪拌軸,所述的攪拌軸帶動所述的錐形攪拌輪旋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速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攪拌容器、攪拌輪及攪拌軸,所述的攪拌容器內設有圓錐形的攪拌槽,所述的攪拌槽內表面上設有凹凸形交錯的斜槽,所述的攪拌輪位于所述的攪拌容器內,與所述的攪拌槽同心設置,其為錐形攪拌輪,所述的錐形攪拌輪的中間連接有能正反轉的高速旋轉的攪拌軸,所述的攪拌軸帶動所述的錐形攪拌輪旋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其還進一步包括有攪拌輪調節裝置,對所述的攪拌輪沿軸向進行調節,以調整所述的攪拌輪和攪拌槽之間的間隙。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輪調節裝置,其為墊片或/和設在所述的攪拌軸上的攪拌輪調節套。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速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錐形攪拌輪,其包括有輪壁及筋板,所述的輪壁上設有貫通輪壁的孔,所述的筋板設于所述的輪壁的中央位置,與所述的攪拌軸固設。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壁外表面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禮仁,閆擁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尚水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