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火花銑削裝置。
技術介紹
在加工中心上,采用標準銑刀(如球頭銑刀),通過插補、走復雜軌跡獲得復雜曲面,是相當成熟的技術。傳統的電火花加工則需要制造成型電極。電火花銑削加工是一種新型機械加工工藝,它是采用如棒狀、管狀等簡單形狀的電極像銑刀那樣按照一定軌跡運動,通過電極與工件之間的電火花腐蝕,去除工件材料,獲得復雜曲面。與傳統電火花成型加工相比,電火花銑削不僅省去了成型電極的設計與制造,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降低加工費用,提高了加工的靈活性,而且還有效地提高加工穩定性、減少電容效應。但是現有的電火花銑削技術的發展,已經陷入停滯,主要的問題在于:電火花銑削時,電極的損耗無法控制。采用CCD光學傳感器或者其它傳感器,定時或者不定時暫停加工,對電極進行檢測,補償電極損耗,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方法。但是電極損耗形式、尺寸難以掌握,測量干擾因素太多,測試精度無法保證,極大影響加工效率,使其不具備實用價值。而研究、掌握電極損耗規律,從而預測電極損耗,進行補償,也是目前研究較多的方法。但是該方法目前的研究成果,根本無法適應實際的電火花加工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既無需制備成型電極,又無需考慮電極損耗的電火花銑削裝置。實現本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火花銑削裝置,包括支柱、中空支座、回轉平臺、走絲機構、引導輪 以及電極絲。所述中空支座固定在所述支柱上。所述回轉平臺設置在所述中空支座上,且可繞所述支柱的軸線旋轉。所述走絲機構固定在所述回轉平臺上,且可與所述回轉平臺一起繞所述支柱的軸線旋轉;所述走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火花銑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1)、中空支座(2)、回轉平臺(3)、走絲機構(4)、引導輪(5)以及電極絲(6);所述中空支座(2)固定在所述支柱(1)上;所述回轉平臺(3)設置在所述中空支座(2)上,且可繞所述支柱(1)的軸線旋轉;所述走絲機構(4)固定在所述回轉平臺(3)上,且可與所述回轉平臺(3)一起繞所述支柱(1)的軸線旋轉;所述走絲機構(4)包括儲絲輪(41)、若干導輪(42)以及廢絲卷絲輪(43);所述引導輪(5)設置在所述支柱(1)的下端,且可與所述回轉平臺(3)一起繞所述支柱(1)的軸線旋轉,所述引導輪(5)的圓周上設有圓弧槽(51);所述電極絲(6)中正在使用的部分繞在所述引導輪(5)的圓弧槽(51)中,所述電極絲(6)中未使用的部分的一端繞在所述走絲機構(4)的儲絲輪(41)中,所述電極絲(6)中已使用的部分的一端繞在所述走絲機構(4)的廢絲卷絲輪(43)中,并由廢絲卷絲輪(43)驅動。
【技術特征摘要】
1.種電火花銑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I )、中空支座(2)、回轉平臺(3)、走絲機構(4)、引導輪(5)以及電極絲(6); 所述中空支座(2)固定在所述支柱(I)上; 所述回轉平臺(3)設置在所述中空支座(2)上,且可繞所述支柱(I)的軸線旋轉;所述走絲機構(4)固定在所述回轉平臺(3)上,且可與所述回轉平臺(3)—起繞所述支柱(I)的軸線旋轉;所述走絲機構(4)包括儲絲輪(41)、若干導輪(42)以及廢絲卷絲...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