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主動轉向頭燈照明安全系統及其頭燈模塊,包括一組頭燈模塊、一用以判斷方向盤旋轉角度與行進速度等信息并分別連接且控制各頭燈模塊的控制模塊;其中,該頭燈模塊主要于一燈殼中央設有一主燈組件,主燈組件兩側分設有兩組作上下排列的左、右副燈組件,該左、右副燈組件并分別以不同角度朝向相對外側,并分別受控于控制模塊,當方向盤左轉或右轉到達一設定角度或超過一定角度,將分別啟動左上或右上副燈組件,或進一步啟動左下或右下副燈組件,以便在車輛高速行經彎道提供有效的輔助車燈照明功能,并藉由監測車況,在一般路口低速轉向時利用燈光的變化提早提醒車行方向行人,用以提升車輛轉彎時駕駛與行人間的安全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關于一種車輛照明系統,特別是指一種主動轉向頭燈照明安全系統及其頭燈模塊。
技術介紹
按,車輛相關配備運用現代化科技是非常普遍的,且由于科技的運用使駕駛人在行車的便利性與安全性上皆有顯著的提升,例如輔助駕駛人倒車停車作業的倒車雷達、實時掌握輪胎內壓變化的胎壓偵測器及車程中實時記錄影像的行車記錄器等;除此以外,車燈照明亦未自外于現代科技的利用,例如主動式轉向頭燈(AFS, Adaptive Front LightingSystem):大多數駕駛人在夜間行經彎道時特別提高警覺,原因在于傳統的車燈投射角度永遠維持在行進方向的正前方,一旦行經彎道時,車燈并無法預先探照待轉前方的路況,也就是在彎道內側出現了照明與視野的盲點區,如果路燈設施不佳,對行車安全即產生很大的威脅。而主動式轉向頭燈(AFS)的問世則為前述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所謂的主動式轉向頭燈(AFS)主要是在車頭大燈組內后方或底座安裝轉向馬達,當駕駛人轉動方向盤,車輛內的計算機系統會偵測方向盤的轉向角度與車速,以便驅動燈組內的轉向馬達,使車燈隨著車輛實際的轉彎過程作動態且實時的角度調整,讓車燈光線集中在行車的路線上,方便駕駛人看清楚前方路況,而確保行車安全。但由于牽涉轉向馬達與車頭燈組的整合,還有轉向馬達本身的驅動問題,因此牽涉的技術性較為復雜。另有一種主動式轉向頭燈(AFS)的主燈是固定不動的,但在主燈的附近加裝輔助燈,這種輔助燈在一般狀況下并不點亮,只有在行經彎道時才被點亮,亦即是為照亮彎道的盲點區所設。盡管加裝輔助燈的主動式轉向頭燈解決了轉向馬達技術復雜的問題,但仍有未盡周延之處:前述主動式轉向頭燈(AFS)加裝輔助燈的方式可以容易理解的,主要是在主燈的外側位置加裝輔助燈,當車輛轉彎角度到達一設定值,即點亮該輔助燈以投射在彎道內側的盲點區,但依現行交通法規對于車燈投射光線的光型均有特別的規范,單一且固定位置的輔助燈,不僅無法完全符合其規范,同時也無法因應不同的路況(彎道角度)作有效的調整。由上述可知,關于主動式轉向頭燈仍有待進一步檢討,并謀求可行的解決方案。目前個人電子產品的盛行,路上行人在行進間聽音樂、講手機、收發郵件甚至于玩電子游戲的現象已非常普遍。對行進間路況的注意力普遍降低許多,對于駕駛者與行人間安全性的考慮也必須重新思考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主動轉向頭燈照明安全系統及其頭燈模塊,令車輛行經彎道時提供有效的輔助照明,以及轉彎時提早提醒行人的安全警示。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頭燈模塊,其在一燈殼內設有一主燈組件,該主燈組件兩側分設有兩組作上下排列的左、右副燈組件;二個左副燈組件分別為左上副燈組件及一左下副燈組件,該左上副燈組件及左下副燈組件是作上下位置排列地固定在主燈組件的左側;又左上、左下副燈組件分別包括一反射罩及一燈板,該反射罩具有一呈弧形內凹的反射壁及一透空的頂部,其頂部供設置該燈板,該燈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其底面上設有一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并相對于反射罩的反射壁;二個右副燈組件分別為右上副燈組件及一右下副燈組件,該右上副燈組件及右下副燈組件是作上下位置排列地固定在主燈組件的右側;又右上、右下副燈組件分別包括一反射罩及一燈板,該反射罩具有一呈弧形內凹的反射壁及一透空的頂部,其頂部供設置該燈板,該燈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其底面上設有一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并相對于反射罩的反射壁。所述左上副燈組件在燈座的左側壁上朝往左外方向,其中在水平角度上朝左外方向偏轉25 35度,垂直角度則是向下I飛度;左下副燈組件的水平角度朝左外方向偏轉的角度范圍45飛O度,垂直角度偏轉范圍為朝下I飛度;該右上副燈組件在燈座的左側壁上并朝往右外方向,其中在水平角度上是朝左外方向偏轉25 35度,垂直角度為O度;右下副燈組件的水平角度朝右外方向偏轉的角度范圍45飛O度,垂直角度圍為O度。所述左上副燈組件的水平角度朝左外方向偏轉30度,垂直角度是向下3度;左下副燈組件的水平角度系朝左外方向偏轉54度,垂直角度為向下3度;該右上副燈組件的水平角度朝右外方向偏轉30度;右下副燈組件的水平角度系朝右外方向偏轉54度。一種包含所述頭燈模塊的主動轉向頭燈照明安全系統,其包括有:一組頭燈模塊,由一個以上的頭燈模塊所組成,每一頭燈模塊是于一燈殼內設有一主燈組件,主燈組件兩側分設有兩組作上下排列的左、右副燈組件,該左、右副燈組件并分別以不同角度朝向相對外側;一控制模塊,具有一個以上的輸入端及多個輸出端,其輸入端用以分別擷取車輛方向盤的旋轉角度與行進速度信息,各輸出端分別與各頭燈模塊的左、右副燈組件連接,并根據輸入的旋轉角度信息,產生一控制訊號以控制左或右副燈組件的啟閉。所述控制模塊內建一處理單元及一啟動單元,處理單元用以分析輸入的方向盤旋轉角度與行進速度信息,并將分析結果送至啟動單元,由啟動單元控制頭燈模塊的照明功能與行人安全警示;該處理單元內建有兩種狀態模式,一為左轉模式,另一為右轉模式,每一種狀態模式分別建立一個以上的旋轉角度與行進速度設定值。所述該頭燈模塊有二個,一為左側頭燈模塊,另一為右側頭燈模塊;該控制模塊的每一種狀態模式分別具有兩個旋轉角度設定值;當處理單元判斷輸入的方向盤旋轉角度信息為左轉且超過第一個旋轉角度設定值,即產生一左轉第一啟動訊號送至左側頭燈模塊,若方向盤旋轉角度進一步超過第二個旋轉角度設定值,則產生一左轉第二啟動訊號送至左側頭燈模塊;當處理單元判斷輸入的方向盤旋轉角度信息為右轉且超過第一個旋轉角度設定值,即產生一右轉第一啟動訊號送至右側頭燈模塊,若方向盤旋轉角度進一步超過第二個旋轉角度設定值,則產生一右轉第二啟動訊號送至右側頭燈模塊。所述頭燈模塊具有一主燈組件及二個左副燈組件、二個右副燈組件,二個左副燈組件分別為左上副燈組件及一左下副燈組件,該左上副燈組件及左下副燈組件作上下位置排列地固定在主燈組件的左側;又左上、左下副燈組件分別包括一反射罩及一燈板,該反射罩具有一呈弧形內凹的反射壁及一透空的頂部,其頂部供設置該燈板,該燈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其底面上設有一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并相對于反射罩的反射壁;二個右副燈組件分別為右上副燈組件及一右下副燈組件,該右上副燈組件及右下副燈組件作上下位置排列地固定在主燈組件的右側;又右上、右下副燈組件分別包括一反射罩及一燈板,該反射罩具有一呈弧形內凹的反射壁及一透空的頂部,其頂部供設置該燈板,該燈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其底面上設有一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并相對于反射罩的反射壁。所述頭燈模塊的主燈組件由一燈座、一燈板及一背板組成,該燈座具有一背部及一兩側壁,兩側壁系由背部兩端朝前延伸,該背部與兩側壁間共同形成一圓弧狀的反射壁,又燈座背部形成有一通孔;該燈板具有一表面及一背面,其表面設有一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系對應于燈座背部的通孔;又燈板系結合在背板上,該背板則結合至燈座的背部上;左上、左下副燈組件及右上、右下副燈組件分別固定于該燈座的兩側壁上。所述左上副燈組件是在燈座的左側壁上并朝往左外方向,其中在水平角度上是朝左外方向偏轉25 35度,垂直角度則是向下I飛度;左下副燈組件的水平角度朝左外方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頭燈模塊,其特征在于:在一燈殼內設有一主燈組件,該主燈組件兩側分設有兩組作上下排列的左、右副燈組件;二個左副燈組件分別為左上副燈組件及一左下副燈組件,該左上副燈組件及左下副燈組件是作上下位置排列地固定在主燈組件的左側;又左上、左下副燈組件分別包括一反射罩及一燈板,該反射罩具有一呈弧形內凹的反射壁及一透空的頂部,其頂部供設置該燈板,該燈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其底面上設有一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并相對于反射罩的反射壁;二個右副燈組件分別為右上副燈組件及一右下副燈組件,該右上副燈組件及右下副燈組件是作上下位置排列地固定在主燈組件的右側;又右上、右下副燈組件分別包括一反射罩及一燈板,該反射罩具有一呈弧形內凹的反射壁及一透空的頂部,其頂部供設置該燈板,該燈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其底面上設有一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并相對于反射罩的反射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仁成,黃健,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信和達電子有限公司,奇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