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適用于各類釜底真空取樣工況的閥體,尤其是一種罐底真空取樣球閥。
技術介紹
一般公稱壓力低于標準大氣壓力的閥門稱為真空閥門,此類閥門主要用于真空負壓系統,冷凝和高壓疏水系統,作為啟閉隔離裝置使用,以確保系統與大氣的良好隔離。目前市場上以真空閘閥、真空截止閥的使用最為普遍。但是閘閥在關閉時閥板密封不嚴且軸心容易漏氣,因而在使用中存在一定風險,且外形尺寸大,維修困難;截止閥流阻大,開啟和關閉時所需力較大、也不適用用于帶顆粒、粘度較大、易結焦的介質。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流阻小、結構合理緊湊、不易沉積介質、可進行管線通球的罐底真空取樣球閥。按照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罐底真空取樣球閥,包括上閥體、下閥體、上閥座、下閥座與閥球,上閥體與下閥體固定連接,在上閥體內安裝有上閥座、上球閥軸承與閥桿止推軸承,在下閥體內安裝有下閥座與下球閥軸承,在上閥座與下閥座之間安裝有閥球,在閥球內開設有取樣腔,在閥球上開設有第一平面與第二平面,閥球通過第一平面坐在上球閥軸承上,閥球通過第二平面坐在下球閥軸承上,第一平面的圓心與第二平面的圓心的連線沿著閥球的直徑方向設置,在下閥體內轉動密封安裝有傳動軸,傳動軸的內端部與所述的閥球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一平面的圓心與第二平面的圓心的連線和傳動軸的軸線重疊,在閥球外端的傳動軸上具有圓環狀凸棱,圓環狀凸棱的一端面與下球閥軸承接觸,圓環狀凸棱的另一端面與閥桿止推軸承接觸。在下閥體上固定有取樣管。在傳動軸的外端部上固定有手柄。在下閥體內安裝有密封軸承與金屬填料,密封軸承與金屬填料均套接在傳動軸上,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罐底真空取樣球閥,包括上閥體(3)、下閥體(2)、上閥座(5)、下閥座(13)與閥球(6),上閥體(3)與下閥體(2)固定連接,其特征是:在上閥體(3)內安裝有上閥座(5)、上球閥軸承(7)與閥桿止推軸承(8),在下閥體(2)內安裝有下閥座(13)與下球閥軸承(14),在上閥座(5)與下閥座(13)之間安裝有閥球(6),在閥球(6)內開設有取樣腔(19),在閥球(6)上開設有第一平面(16)與第二平面(17),閥球(6)通過第一平面(16)坐在上球閥軸承(7)上,閥球(6)通過第二平面(17)坐在下球閥軸承(14)上,第一平面(16)的圓心與第二平面(17)的圓心的連線沿著閥球(6)的直徑方向設置,在下閥體(2)內轉動密封安裝有傳動軸(1),傳動軸(1)的內端部與所述的閥球(6)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一平面(16)的圓心與第二平面(17)的圓心的連線和傳動軸(1)的軸線重疊,在閥球(6)外端的傳動軸(1)上具有圓環狀凸棱(18),圓環狀凸棱(18)的一端面與下球閥軸承(14)接觸,圓環狀凸棱(18)的另一端面與閥桿止推軸承(8)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罐底真空取樣球閥,包括上閥體(3)、下閥體(2)、上閥座(5)、下閥座(13)與閥球(6),上閥體(3)與下閥體(2)固定連接,其特征是:在上閥體(3)內安裝有上閥座(5)、上球閥軸承(7 )與閥桿止推軸承(8 ),在下閥體(2 )內安裝有下閥座(13 )與下球閥軸承(14),在上閥座(5)與下閥座(13)之間安裝有閥球(6),在閥球(6)內開設有取樣腔(19),在閥球(6)上開設有第一平面(16)與第二平面(17),閥球(6)通過第一平面(16)坐在上球閥軸承(7)上,閥球(6)通過第二平面(17)坐在下球閥軸承(14)上,第一平面(16)的圓心與第二平面(17)的圓心的連線沿著閥球(6)的直徑方向設置,在下閥體(2)內轉動密封安裝有傳動軸(1),傳動軸(I)的內端部與所述的閥球(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彥,孫遲月,史強修,武顯強,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