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所述齒輪箱包括齒軸和安裝在齒軸上的齒軸軸承,齒軸軸承固定安裝在軸承座內,該測量工裝包括定位支座、測力傳感器、支承板和至少一根立桿;定位支座開設有一個供齒軸穿過的通孔,該定位支座穿過齒軸放置在軸承座上;立桿下端與定位支座固定連接,立桿上端與支承板固定連接;測力傳感器位于支承板與齒軸之間,且該測力傳感器的上端通過第一螺桿及螺合在第一螺桿上的調節螺母與支承板相連,該測力傳感器的下端通過第二螺桿與齒軸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能精確地測量出齒軸軸承的軸向游隙值,很好地解決了齒輪箱由于軸承游隙問題而出現的運轉噪音和軸承燒毀等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測量工裝,特別是涉及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
技術介紹
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大小對于齒輪箱能否正常運轉和工作壽命至關重要,齒軸軸承的軸向游隙值過大或過小會導致齒輪箱的運轉噪音過大,甚至發生軸承燒毀等事故。現有的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包括吊車和吊鉤秤,在工作時,在吊車上掛上吊鉤秤,在齒軸端裝上吊環,用鐵鏈將吊鉤秤與吊環相連;在齒軸軸端放上百分表,將百分表歸零,吊鉤秤置零,拉動吊車,直至吊鉤秤的讀數至規定拉力值,讀取百分表上讀數即為齒軸軸承的軸向游隙。這種測量工裝,由于吊車、吊鉤秤與齒軸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軟連接,實際操作中會出現拉動齒軸的拉力方向與齒軸的軸線方向不一致的情況,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以下二種情形直接影響到測量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準確性。1、拉力方向與齒軸軸向不一致,它們之間就會形成一個夾角a。根據力的分解原理,實際齒軸軸向的拉力Fl=規定拉力F X cosa。齒軸軸向的拉力小于規定拉力,所測得的游隙不是真實游隙。2、拉力的方向是傾斜的,拉動齒軸時,齒軸也在傾斜的狀況下移動。齒軸上的軸承內圈與外圈在傾斜的情況接觸時,形成反作用力,規定拉力提前達到,這樣測得的游隙也不是真實的游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精確測量齒軸軸承的軸向游隙值,從而保證齒輪箱能正常運轉和工作壽命的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這樣一種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所述齒輪箱包括齒軸和安裝在所述齒軸上的齒軸軸承,所述齒軸軸承固定安裝在軸承座內,該測量工裝包括定位支座、測力傳感器、支承板和至少一根立桿;所述定位支座開設有一個供所述齒軸穿過的通孔,該定位支座穿過所述齒軸放置在所述軸承座上;所述立桿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支座固定連接,所述立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承板固定連接;所述測力傳感器位于所述支承板與所述齒軸之間,且該測力傳感器的上端通過第一螺桿及螺合在所述第一螺桿上的調節螺母與所述支承板相連,該測力傳感器的下端通過第二螺桿與所述齒軸相連。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軸承座的上端面設有一個圓形凹槽,所述定位支座為一圓形板件且其下端面設有一個與所述圓形凹槽相適配的圓環形凸起,所述圓環形凸起和圓形凹槽與所述齒軸同軸線設置,所述定位支座以所述圓環形凸起嵌裝在所述圓形凹槽內的方式放置在所述軸承座上;所述立桿有三根,且該三根立桿沿所述定位支座的圓環形凸起的中心軸線均布。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本技術的測量工裝由定位支座、測力傳感器、支承板和至少一根立桿構成,該工裝與齒軸之間的連接方式為硬連接,因此,在工作時,該工裝能保證拉力方向與齒軸軸線方向相一致,使齒軸沿其軸線方向移動,從而能精確地測量出齒軸軸承的軸向游隙值,保證齒輪箱能正常運轉和工作壽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所示的一種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所述齒輪箱包括齒軸5和安裝在所述齒軸5上的齒軸軸承,所述齒軸軸承固定安裝在軸承座9內,該測量工裝包括定位支座1、測力傳感器2、支承板3和至少一根立桿4 ;所述定位支座I開設有一個供所述齒軸5穿過的通孔I 一 1,該定位支座I穿過所述齒軸5放置在所述軸承座9上;所述立桿4的下端通過螺紋與所述定位支座I固定連接,所述立桿4的上端通過螺紋段4 一 I及螺母與所述支承板3固定連接;所述測力傳感器2位于所述支承板3與所述齒軸5之間,且該測力傳感器2的上端通過第一螺桿6及螺合在所述第一螺桿6上的調節螺母7與所述支承板3相連,該測力傳感器2的下端通過第二螺桿8與所述齒軸5相連。在安裝時,所述第一螺桿6的下端擰入測力傳感器2上端,第一螺桿6的上端穿過所述支承板3并置于支承板3的上方,所述調節螺母7螺合在所述第一螺桿6上且與支承板3的上端面相抵靠。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所述軸承座9的上端面設有一個圓形凹槽9 — I,所述定位支座I為一圓形板件且其下端面設有一個與所述圓形凹槽9 —I相適配的圓環形凸起I 一 2,所述圓環形凸起I 一 2和圓形凹槽9 一 I與所述齒軸5同軸線設置,所述定位支座I以所述圓環形凸起I一 2嵌裝在所述圓形凹槽9 一 I內的方式放置在所述軸承座9上;所述立桿4有三根,且該三根立桿4沿所述定位支座I的圓環形凸起1- 2的中心軸線均布。參見圖1,本技術的測量工裝在工作時,首先將調節螺母7處于完全松開的狀態,此時測力傳感器2的讀數為零,然后在齒軸5軸端放上百分表,并將百分表歸零,最后旋動調節螺母7,觀察測力傳感器2的讀數到達規定拉力時,讀取百分表的讀數,此數值即為齒軸軸承的軸向游隙。經過試用,本技術可以精確地測量出齒軸軸承的軸向游隙值,很好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齒輪箱由于軸承游隙問題而出現的運轉噪音和軸承燒毀等問題。權利要求1.一種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所述齒輪箱包括齒軸(5)和安裝在所述齒軸(5)上的齒軸軸承,所述齒軸軸承固定安裝在軸承座(9)內,其特征在于:該測量工裝包括定位支座(I)、測力傳感器(2)、支承板(3)和至少一根立桿(4);所述定位支座(I)開設有一個供所述齒軸(5)穿過的通孔(1- 1),該定位支座(I)穿過所述齒軸(5)放置在所述軸承座(9)上;所述立桿(4)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支座(I)固定連接,所述立桿(4)的上端與所述支承板(3)固定連接;所述測力傳感器(2)位于所述支承板(3)與所述齒軸(5)之間,且該測力傳感器(2)的上端通過第一螺桿(6)及螺合在所述第一螺桿(6)上的調節螺母(7)與所述支承板(3)相連,該測力傳感器(2)的下端通過第二螺桿(8)與所述齒軸(5)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座(9)的上端面設有一個圓形凹槽(9 一 I ),所述定位支座(I)為一圓形板件且其下端面設有一個與所述圓形凹槽(9 -1)相適配的圓環形凸起(1- 2),所述圓環形凸起(1- 2)和圓形凹槽(9 -1)與所述齒軸(5)同軸線設置,所述定位支座(I)以所述圓環形凸起(1-2)嵌裝在所述圓形凹槽(9 -1)內的方式放置在所述軸承座(9)上;所述立桿(4)有三根,且該三根立桿(4)沿所述定位支座(I)的圓環形凸起(1- 2)的中心軸線均布。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所述齒輪箱包括齒軸和安裝在齒軸上的齒軸軸承,齒軸軸承固定安裝在軸承座內,該測量工裝包括定位支座、測力傳感器、支承板和至少一根立桿;定位支座開設有一個供齒軸穿過的通孔,該定位支座穿過齒軸放置在軸承座上;立桿下端與定位支座固定連接,立桿上端與支承板固定連接;測力傳感器位于支承板與齒軸之間,且該測力傳感器的上端通過第一螺桿及螺合在第一螺桿上的調節螺母與支承板相連,該測力傳感器的下端通過第二螺桿與齒軸相連。本技術結構簡單,能精確地測量出齒軸軸承的軸向游隙值,很好地解決了齒輪箱由于軸承游隙問題而出現的運轉噪音和軸承燒毀等問題。文檔編號G01B5/14GK202938765SQ20122058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齒輪箱齒軸軸承軸向游隙的測量工裝,所述齒輪箱包括齒軸(5)和安裝在所述齒軸(5)上的齒軸軸承,所述齒軸軸承固定安裝在軸承座(9)內,其特征在于:該測量工裝包括定位支座(1)、測力傳感器(2)、支承板(3)和至少一根立桿(4);所述定位支座(1)開設有一個供所述齒軸(5)穿過的通孔(1-1),該定位支座(1)穿過所述齒軸(5)放置在所述軸承座(9)上;所述立桿(4)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支座(1)固定連接,所述立桿(4)的上端與所述支承板(3)固定連接;所述測力傳感器(2)位于所述支承板(3)與所述齒軸(5)之間,且該測力傳感器(2)的上端通過第一螺桿(6)及螺合在所述第一螺桿(6)上的調節螺母(7)與所述支承板(3)相連,該測力傳感器(2)的下端通過第二螺桿(8)與所述齒軸(5)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曉希,趙顯宜,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新瑞戴維布朗齒輪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