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蒸汽濕燃全熱式升降節能灶濕燃反壓火蓋,屬于燃氣灶
技術介紹
現有燃氣灶的燃燒常用射流燃氣與空氣混合方法,燃燒時火焰形成火柱狀,火柱狀火焰內部緊密,火體內無縫隙,空氣無法進入火焰內,只能在火焰的外表面形成助燃,其助燃存在局限?;鹬鶅鹊目扇細庵荒茈S火焰燃燒向上或向外逐漸散發,部分可燃氣還未燃燒就被散發。這種燃燒形式屬于初級低氧燃燒,其缺點是:充氧助燃不充足,燃燒不全面,溫度不高,升溫速度慢,熱效率低下,浪費能源。現有的燃氣灶,一般都只用到火焰的上表面和上部側面,火焰的下表面和下部側面的熱能在燃燒過程中白白浪費。特別是鍋具貼近火焰時,火焰上部無法產生助燃火焰,只能靠兩側的助燃火焰助燃,所以緊貼鍋具的火焰得不到充分的助燃。火焰靠的鍋具太近則造成鍋底黑跡,燃燒不充分,太遠則火焰燃燒過程中因距離造成熱能損失,浪費能源。現有的燃氣灶的燃氣部件裝配在灶臺支架上,固定不動,不能使燃燒火焰與國體之間保持一個較好的距離。灶臺上的支架往往只適用于某一種鍋形,造成了小鍋近,大鍋遠,球型鍋近,平型鍋遠的不良情況,沒有適當的熱效距離。這種支托架不能兼顧多種鍋型,火焰靠的鍋具太近則造成鍋底黑跡,燃燒不充分,太遠則火焰燃燒過程中因距離造成熱能損失,浪費能源?,F有的燃氣灶(嵌灶)均用上面板、下底盤的連接形式,此結構的缺點是:產生了半密封的小空間,易產生衛生死角,不能充分清潔,易茲生害蟲(如:蟑螂、蜘蛛等)。產生污垢得不到清洗,會產生異味,響影生活質量,不方便修理。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蒸汽濕燃全熱式升降節能灶濕燃反壓火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蒸汽濕燃全熱式升降節能灶濕燃反壓火蓋,包括大火燃燒盤(1)、小火燃燒盤(2)、連接支架(3)、大火道(4)、小火道(6)、大火燃燒板(8)、輸氣管(9)和小火燃燒板(10),小火燃燒盤(2)位于大火燃燒盤(1)的中心,其特征是:小火燃燒盤(2)和大火燃燒盤(1)之間設有四個連接支架(3);大火燃燒盤(1)上從內到外設有多個環形的大火道(4),多個大火道(4)上分別均勻設有多個大火孔;大火燃燒盤(1)下端設有十六個大火燃燒板(8),十六個大火燃燒板(8)沿大火燃燒盤(1)徑向均勻分布;十六個大火燃燒板(8)下端連接四個輸氣管(9),十六個大火燃燒板(8)上分別設有多個大火燃燒孔,多個大火燃燒孔與大火孔連通;四個輸氣管(9)分別與大火燃燒板(8)上的大火燃燒孔連通;小火燃燒盤(2)上從內到外設有多個環形的小火道(6),多個小火道(6)上分別均勻設有多個小火孔;小火燃燒盤(2)下端設有多個小火燃燒板(10);多個小火燃燒板(10)上分別設有多個小火燃燒孔,多個小火燃燒孔與小火孔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蒸汽濕燃全熱式升降節能灶濕燃反壓火蓋,包括大火燃燒盤(I)、小火燃燒盤(2)、連接支架(3)、大火道(4)、小火道¢)、大火燃燒板(8)、輸氣管(9)和小火燃燒板(10),小火燃燒盤(2)位于大火燃燒盤(I)的中心,其特征是:小火燃燒盤(2)和大火燃燒盤(I)之間設有四個連接支架(3);大火燃燒盤(I)上從內到外設有多個環形的大火道(4),多個大火道(4)上分別均勻設有多個大火孔;大火燃燒盤(I)下端設有十六個大火燃燒板(8),十六個大火燃燒板(8)沿大火燃燒盤(I)徑向均勻分布;十六個大火燃燒板(8)下端連接四個輸氣管(9),十六個大火燃燒板(8)上分別設有多個大火燃燒孔,多個大火燃燒孔與大火孔連通;四個輸氣管(9)分別與大火燃燒板(8)上的大火燃燒孔連通;小火燃燒盤(2)上從內到外設有多個環形的小火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鳳枝,施央君,
申請(專利權)人:慈溪市神駒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