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熱擠盂工具導向限位裝置,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導向裝置主要通過導套與導柱的相互配合進行導向,在加工大沖壓件時,占用空間大,操作難度增加,同時,其采用限程套限位,更換難度大,消耗時間長的問題,該裝置包括導蓋、設置在導蓋上的凸模、與凸模相配合的凹模,導蓋內壁與凹模外壁相互配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構思巧妙,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易于更換、維護。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需要設置導柱,能夠有效滿足大沖壓件加工的空間要求,還能有效縮短導向距離,降低加工難度。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對限位結構進行了優化,對于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調整時間,縮短生產周期,具有顯著意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是一種熱擠盂工具導向限位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通常使用的沖壓設備中,大多采用導柱和導套作為導向裝置進行導向。導向裝置通常由上模座、下模座、設置在下模座上的導柱、設置在上模座上的導套組成沖模模架,其中凸模固定在上模座上,凹模固定在下模座上,通過導套與導柱的相互配合,實現凸模和凹模的同軸度,以及在加工過程中,裝置整個工作行程相對位置的一致性,從而保證制品的加工精度和質量。根據不同制品加工精度和模具結構的不同要求,可采用四導套、三導套和二導套等不同的導套結構。對于大沖壓件而言,該導向裝置存在很大缺點。一般情況下,大沖壓件所使用設備的噸位、行程、工作臺面比較大(工作力達到1250噸,行程達到I米,甚至超過I米),如果再在設備上采用現有的導向裝置,其必然占用更大的空間,同時,其導向距離更長,操作工人的操作空間也會受到進一步限制。同時,該裝置需要在液壓機的立柱上設置限程套進行限位。由于限位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擠壓件的厚度,限位時,可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限程套,來達到調整擠壓件厚度的目的。為了保證擠壓件厚度的加工精度,對限程套的精度要求較高,規格需求較多。由于限程套使用的規格多,且重量大,因而更換難度大,消耗時間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通常使用的導向限位裝置主要通過導套與導柱的相互配合進行導向,在加工大沖壓件時,占用空間大,操作難度增加,同時,其采用限程套限位,更換難度大,消耗時間長的問題,提供一種熱擠盂工具導向限位裝置。本技術構思巧妙,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易于更換、維護。同時,本技術不需要設置導柱,能夠有效滿足大沖壓件加工的空間要求,還能有效縮短導向距離,降低加工難度。同時,本技術還對限位結構進行了優化,對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調整時間,縮短生產周期,具有顯著意義。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種熱擠盂工具導向限位裝置,包括導蓋、設置在導蓋上的凸模、與凸模相配合的凹模,導蓋內壁與凹模外壁相互配合。所述導蓋與凸模之間采用活動連接。所述導蓋上設置有連接螺桿,所述導蓋通過連接螺桿與凸模相連。所述導蓋上設置有圓柱銷,所述圓柱銷與凸模相互配合。所述凹模上設置有調整墊。本技術包括導蓋、凸模、凹模,凸模設置在導蓋上,凸模與凹模相互配合,導蓋內壁與凹模外壁相互配合。通過導蓋內壁與凹模外壁的相互配合,凸模在接觸坯料之前,導蓋已經與凹模形成良好的導向作用,從而能夠有效保證導蓋與凹模的同軸度。由于導蓋的作用,能夠保證凹模和凸模的同軸度,達到與現有的導向裝置相同的良好導向作用。作為優選,導蓋與凸模之間采用活動連接,導蓋上設置有連接螺桿,導蓋通過連接螺桿與凸模相連。采用活動鏈接,有利于導蓋、凸模的更換,利于設備的維護。本技術在導蓋上還設置有圓柱銷,圓柱銷與凸模相互配合。通過圓柱銷能夠對凸模起到有效的定位作用,保證加工精度。作為優選,凹模上設置有調整墊。調整墊能夠起到與限程套在液壓機立柱上限位相同的作用,且其更換更加方便、快捷,能夠有效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縮短加工時間和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本技術減少了導套、導柱,減少了設備成本和安裝エ時,有效增大了操作空間,使設備的維修、更換、操作更加方便。同時,導向裝置的導向更加準確,能夠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同時,本技術將調整墊設置在凹模上,采用調整墊進行限位,可以直接通過夾料鉗進行裝卸,裝卸更加方便、迅捷,能夠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調整時間,縮短生產周期,降低加工エ時和生產成本。調整墊結構簡単,制作成本低,加工方便,能夠進一歩節約成本。本技術構思巧妙,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避免空間占用,増大操作空間,降低設備及生產成本,縮短限位裝置的更換時間,縮短生產周期,降低加工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為導蓋,2為凸模,3為凹模,4為連接螺桿,5為圓柱銷,6為調整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的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1如圖所示,本技術包括導蓋1、凸模2、凹模3,凸模2設置在導蓋I上,凸模2與凹模3相互配合,導蓋I內壁與凹模3外壁相互配合。導蓋I上設置有連接螺桿4、圓柱銷5,導蓋I通過連接螺桿4與凸模2相連,圓柱銷5與凸模2相互配合。凹模3上還設置有調整墊6,起到限位的作用。使用時,將待加工樣品置于凹模3上,通過導蓋I內壁與凹模3外壁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導向作用,同吋,調整墊6起到限位作用,從而對樣品進行有效快速、準確加工。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擠盂工具導向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導蓋(1)、設置在導蓋(1)上的凸模(2)、與凸模(2)相配合的凹模(3),導蓋(1)內壁與凹模(3)外壁相互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擠盂工具導向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導蓋(I)、設置在導蓋(I)上的凸模(2)、與凸模(2)相配合的凹模(3),導蓋(I)內壁與凹模(3)外壁相互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擠盂工具導向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蓋(I)與凸模(2)之間采用活動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擠盂工具導向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杰,宋健,林重政,
申請(專利權)人: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