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內循環硝化濾池,主要為了提供一種有效地對高濃度NH3-N廢水進行深度硝化處理的內循環硝化濾池。本發明專利技術內循環硝化濾池,包括池體,在池體中設有分割墻將池體分為過濾池和循環池,其中所述循環池和進水管道相連接,所述過濾池內設有過濾層,所述過濾層將所述過濾池分為氣水分配區和出水緩沖區,所述氣水分配區的底部和所述過濾池的底部通過循環管道進行相通,所述氣水分配區還通過進氣管道和鼓風機的氣體出口相連,所述出水緩沖區和所述循環池相通。本發明專利技術內循環硝化濾池,結構簡單,效果穩定,操作方便,解決了現有傳統曝氣生物濾池在處理高濃度NH3-N廢水時存在的種種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內循環硝化濾池。
技術介紹
高濃度NH3-N廢水的有效處理一直是污水處理行業的難點。目前,高濃度NH3-N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為:當廢水NH3-N濃度在1000mg/L以上時,通常采用吹脫法+生化法,當廢水NH3-N濃度在500 600mg/L以下時,直接采用生化法進行處理。其中生化法是廢水中NH3-N得到深度去除的必需途徑。吹脫法是通過向廢水中加入大量堿性物質(如NaOH、石灰)等,將廢水PH值調整至10以上,此時水中NH3-N 大部分以游離態NH3的形式存在,再向廢水中通入大量空氣或將廢水加壓送入吹脫塔,使其中NH3以氣體形式逸出,從而達到NH3-N去除的目的,但通常還需向出水中再次加入酸性物質(如H2S04等)將PH值回調至中性左右。吹脫法只適用于NH3-N濃度在1000mg/L以上的廢水,其出水中剩余NH3-N濃度通常在500 600mg/L以上,需繼續采用生化法對剩余NH3-N進行深度去除。生化法即利用硝化細菌將廢水中NH3-N轉化為N03-N的方法。生化法反應器較多,其中硝化效果穩定、負荷高的為曝氣生物濾池。硝化細菌附著生長在曝氣生物濾池中的濾料上,形成生物膜,通常能達到很高的硝化細菌量,使其硝化容積負荷要大大高于活性污泥法反應器。但傳統的曝氣生物濾池存在如下問題:(I)受傳統曝氣生物濾池承受的硝化容積負荷限制,當進水NH3-N濃度超過400mg/L時,其水流上升流速將低于lm/h,如此低的上升流速將導致:a.在低濾速的水流環境下,附著生長在濾料表面的硝化細菌形成的生物膜結構松散,無法與濾料表面緊密附著;b.進水中的懸浮物將被大量的截留在濾池底部,無法隨水流到達上層濾層,底部濾層快速堵塞,濾池需頻繁反沖洗;c.硝化細菌生長周期長,頻繁的反沖洗導致硝化細菌還未在濾料表面大量生長即在反沖洗過程脫落,流出濾池,致使濾池內硝化細菌量不能大量繁殖,硝化負荷無法達到設計指標;(2)當進水NH3-N濃度高于300mg/L時,水中的NH3-N會對微生物細菌產生毒性,抑制其生長繁殖,嚴重時會導致系統癱瘓;(3)為保證濾池能自動控制運行,其配套控制閥門繁多,通常有正常進水閥門、反沖洗進水閥門、反沖洗排水閥門、反沖洗進氣閥門等,所有閥門均需納入自動控制系統,大大增加了濾池運行的復雜性。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對高濃度NH3-N廢水進行深度硝化處理的內循環硝化濾池,其結構簡單,效果穩定,操作方便,解決了現有傳統曝氣生物濾池在處理高濃度NH3-N廢水時存在的種種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內循環硝化濾池,包括池體,在池體中設有分割墻將池體分為過濾池和循環池,其中所述循環池和進水管道相連接,所述過濾池內設有過濾層,所述過濾層將所述過濾池分為氣水分配區和出水緩沖區,所述氣水分配區的底部和所述過濾池的底部通過循環管道進行相通,所述氣水分配區還通過進氣管道和鼓風機的氣體出口相連,所述出水緩沖區和所述循環池相通,所述進水管道上連接有用于將水送入循環池的進水泵,所述循環管道上連接有用于將所述循環池內的水送入所述過濾池的循環水泵;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緩沖區外側設有與所述出水緩沖區相通的反洗排水渠道,所述循環池外側設有與所述循環池相通的出水渠道。特別地,所述循環池內設有循環導流板。優選地,所述循環水泵的流量是所述進水水泵流量的5至10倍。進一步地,所述過濾層包括承托層和設置在所述承托層上的濾料層以及設置在所述承托層下方的長柄濾頭和濾板。進一步地,所述反洗排水渠道連接反沖洗排水管,所述反洗排水管上設有反洗排水閥門。本專利技術內循環硝化濾池,設置了循環池和循環水泵,進水量穩定,濾速高,硝化細菌形成生物膜在濾料表面附著緊密,不易脫落;進水中的懸浮物不易在濾料層底部堵塞,反沖洗頻率低;本專利技術內 循環硝化濾池,對高濃度NH3-N的進水進行稀釋,避免了對微生物產生毒性;本專利技術內循環硝化濾池,只有反沖洗排水閥門需自動控制,控制閥門少,操作簡單;本內循環硝化濾池中循環水泵、鼓風機同時作為反沖洗水泵和反沖洗鼓風機。本專利技術內循環硝化濾池,氧利用率高,節約能耗;內循環的設置,濾池的進水在濾池中通常需要經過5-10次的循環才能完全流出濾池,每一次循環水中溶解氧都要從下至上與濾料層表面生物膜進行一次動態接觸,故濾池出水中溶解氧能得到多次利用,從而提高了系統的氧利用率,節約能耗。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內循環硝化濾池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循環硝化濾池,包括池體1,在池體中設有分割墻將池體分為過濾池和循環池8,其中所述循環池和進水管道16相連接,所述過濾池內設有過濾層,所述過濾層將所述過濾池分為氣水分配區2和出水緩沖區7,所述氣水分配區的底部和所述過濾池的底部通過循環管道15進行相通,所述氣水分配區還通過進氣管道17和鼓風機14的氣體出口相連,所述出水緩沖區和所述循環池相通,所述進水管道上連接有用于將水送入循環池的進水泵12,所述循環管道上連接有用于將所述循環池內的水送入所述過濾池的循環水泵13 ;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緩沖區外側設有與所述出水緩沖區相通的反洗排水渠道10,所述循環池外側設有與所述循環池相通的出水渠道9,所訴出水渠道和出水管道18相連。特別地,所述循環池內設有循環導流板11。優選地,所述循環水泵的流量是所述進水水泵流量的5至10倍。進一步地,所述過濾層包括承托層5和設置在所述承托層上的濾料層6以及設置在所述承托層下方的長柄濾頭3和濾板4。進一步地,所述反洗排水渠道連接反沖洗排水管19,所述反洗排水管上設有反洗排水閥門20。 本實施例在使用過程中,經過進水泵12加壓的待處理廢水首先進入循環池8下部,并與在循環導流板11作用下形成推流狀態的循環水混合,再通過循環水泵13加壓進入氣水分配區2,同時,鼓風機14將硝化所需空氣送入氣水分配區2,通過長柄濾頭4,混合水、空氣均勻進入濾料層6,水中的NH3-N在此與濾料表面由硝化細菌形成的生物膜充分接觸并在硝化反應下得到去除。此時反沖洗排水閥20為關閉狀態,通過濾料層6的出水進入出水緩沖區7后直接進入循環池8上部,在此,一部分與進水泵12等流量的出水將進入出水渠道9,并通過出水管道18排出,其余部分將作為循環水在循環導流板11作用下推流進入循環池8下部,與待處理進水混合,并再次通過循環水泵13進入氣水分配區,進入下一個循環。循環池8內的下向推流流態和循環水泵13的大流量回流保證了進入循環池8下部的待處理進水不會在循環池8內形成短流,保證所有進水都能進入濾料層6得到有效處理。當本內循環硝化濾池反沖洗時,進水泵12停止工作,反沖洗排水閥20打開,同時循環水泵13、鼓風機14按設定工況調整工作頻率和工作臺數,此時,循環池8內儲存水作為反沖洗水進入濾料層6、出水緩沖區7,再進入反沖洗排水渠道10,隨后通過反沖洗排水閥門20、反沖洗排水管道19排出。本專利技術內循環硝化濾池有以下有益效果:1.進水流量穩定,濾速高,硝化細菌形成生物膜在濾料表面附著緊密,不易脫落;進水中的懸浮物不易在濾料層底部堵塞,反沖洗頻率低。本內循環硝化濾池設置了獨特的循環池和循環水泵,通過濾料層的流量由循環水泵控制,根據進水NH3-N濃度不同,循環水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循環硝化池,包括池體,其特征在于:在池體中設有分割墻將池體分為過濾池和循環池,其中所述循環池和進水管道相連接,所述過濾池內設有過濾層,所述過濾層將所述過濾池分為氣水分配區和出水緩沖區,所述氣水分配區的底部和所述過濾池的底部通過循環管道進行相通,所述氣水分配區還通過進氣管道和鼓風機的氣體出口相連,所述出水緩沖區和所述循環池相通,所述進水管道上連接有用于將水送入循環池的進水泵,所述循環管道上連接有用于將所述循環池內的水送入所述過濾池的循環水泵;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緩沖區外側設有與所述出水緩沖區相通的反洗排水渠道,所述循環池外側設有與所述循環池相通的出水渠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循環硝化池,包括池體,其特征在于:在池體中設有分割墻將池體分為過濾池和循環池,其中所述循環池和進水管道相連接,所述過濾池內設有過濾層,所述過濾層將所述過濾池分為氣水分配區和出水緩沖區,所述氣水分配區的底部和所述過濾池的底部通過循環管道進行相通,所述氣水分配區還通過進氣管道和鼓風機的氣體出口相連,所述出水緩沖區和所述循環池相通,所述進水管道上連接有用于將水送入循環池的進水泵,所述循環管道上連接有用于將所述循環池內的水送入所述過濾池的循環水泵; 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緩沖區外側設有與所述出水緩沖區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甘露,劉通,張偉,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