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煤化工
,尤其涉及一種山梨酸廢水處理工藝。
技術介紹
山梨酸(sorbic acid),學名2,4-己二烯酸,具有較強的抑菌殺菌作用,是目前公認的高效低毒防腐劑,對酵母、霉菌和許多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是高效無毒防腐防霉劑,用于人類食品、動物飼料、化妝品、醫藥、包裝材料和橡膠助劑等。目前生產主要合成路線是乙烯酮、巴豆醛聚合酸解法,乙烯酮和巴豆醛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加成聚合反應生成聚乙烯內酯(山梨酸聚酯),然后通過真空蒸發,將脫除溶劑后的山梨酸聚酯在攪拌狀態下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溶液中,使其在94-98°C下進行分解使山梨酸游離出來,然后吸濾、離心洗滌得到山梨酸粗品,本方法原料廉價易得成本低,收率較高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由于采用酸解,在酸解、洗滌過程中產生大量含有鹽酸、焦油,醛、及酯醛等物質的高濃廢水,這些物質進入水體后,不僅抑制水中生物的生長,而且進行生物氧化及化學氧化需要大量的溶氧,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傳統的處理工藝針對山梨酸生產廢水中鹽酸濃度高和山梨酸對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的特點,首先進行液堿中和-沉淀處理,并將廢水的PH值提高到7 8,再經絮凝、蒸發、稀釋等處理后再進生化系統處理。用液堿進行中和,主要缺點是不僅使用廢水總量增加15%,增加10%處理成本;形成的氯化鈉在濃縮過程中結壁嚴重,造成換熱設備堵塞嚴重,使用年限大大縮短;而且濃縮之后的高鹽水無法處理,存在二次污染,采用PAC進行絮凝,用量大,效果不理想,此工藝不僅產生蒸發后的高鹽水難以處理,而且整體的運行費用偏高,消耗大量原材物料,很不經 濟,更重要的是隨著新的排放標準的出臺原有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山梨酸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1)中和氣浮:在山梨酸廢水中加入碳酸氫銨,使廢水的PH值達到6.5?7,通入間接蒸汽控制反應溫度在25?30℃,在反應過程中開啟氣浮除油機將析出的浮油刮出,得到含有質量百分比為10?12%氯化銨的溶液;??2)絮凝:將上述廢水中加入0.6?1.0kg/m3的兩性離子聚丙烯酰胺后沉淀得到絮凝物和清液;??3)脫色:向上述清液中按40kg/噸水加入活性碳,加熱到55?60℃之間,保溫半小時后,開啟脫色循環泵打循環;4)膜分離:待濾液澄清后,將澄清濾液打入氯化銨中間槽,經高壓泵送往RO工序進行濃縮,濃縮后得到質量濃度為25?30%的氯化銨濃溶液5)蒸發濃縮:上述溶液經過三效蒸發進一步濃縮后形成氯化銨的過飽和溶液;6)結晶:經降溫后放入離心機離心脫水后得到合格的氯化銨晶產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單曰新,韋天良,王恩龍,李英法,
申請(專利權)人: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