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能夠產生含有微氣泡的循回式微氣泡發生器。
技術介紹
氣泡發生器將空氣、氧氣等氣體高效溶解于自來水、河水、湖水等液體以進行水質凈化、水環境改善?,F有技術中,管狀或板狀微細氣泡發生裝置通過對空氣降壓,在水中將空氣從細孔中噴出形成細化氣泡。現有技術中還有采用旋轉葉和氣泡噴流的方式依靠剪斷力將空氣、氧氣或其他氣體混入水中。水面攪拌機或曝氣機采用旋轉來破碎氣體,這種設備需要很大動力,并且形成的小氣泡比例低。采用水底散氣方式,水深越深對送風機的動力要求越高,達不到充分通風的效果,不能解決深水域水體高存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需要很小動力即可產生微氣泡,將氣體充分溶解于水體中的循回式微氣泡發生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種循回式微氣泡發生器,包括氣液混合攪拌室,在氣液混合攪拌室的一端安裝有液體供給部,液體供給部設置有供給口,供給口的內側設置有喇叭口,在氣液混合攪拌室的另一端設置有內嵌的氣液體噴出部,氣液混合攪拌室的側面設置有用于吸入氣體的氣體供給孔,氣液體噴出部的外壁設置有環形凹槽狀的氣體循環室,該氣體循環室與氣體供給孔位置對應,氣體循環室與氣液混合攪拌室之間通過氣液體噴出部與氣液混合攪拌室之間的間隙聯通,所述的氣液體噴出部內側設置有通孔,該通孔內端設置有喇叭口、外端設置有喇叭口,通孔內壁設置有螺旋溝。所述的氣液混合攪拌室,其內壁為凹凸狀。所述的氣液混合攪拌室的內壁截面為橢圓狀。所述的氣液體噴出部的通孔直徑大于液體供給部的供給口。所述的氣液體噴出部的通孔與液體供給部的供給口直徑比為1.6:1至3.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循回式微氣泡發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氣液混合攪拌室(5),在氣液混合攪拌室(5)的一端安裝有液體供給部(3),液體供給部設置有供給口(3a),供給口(3a)的內側設置有喇叭口(3b),在氣液混合攪拌室(5)的另一端設置有內嵌的氣液體噴出部(1),氣液混合攪拌室(5)的側面設置有用于吸入氣體的氣體供給孔(2),氣液體噴出部(1)的外壁設置有環形凹槽狀的氣體循環室(4),該氣體循環室與氣體供給孔(2)位置對應,氣體循環室(4)與氣液混合攪拌室(5)之間通過氣液體噴出部(1)與氣液混合攪拌室(5)之間的間隙(6)聯通,所述的氣液體噴出部(1)內側設置有通孔(1a),該通孔內端設置有喇叭口(1b)、外端設置有喇叭口(1c),通孔(1a)內壁設置有螺旋溝(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循回式微氣泡發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氣液混合攪拌室(5),在氣液混合攪拌室(5)的一端安裝有液體供給部(3),液體供給部設置有供給口(3a),供給口(3a)的內側設置有喇叭口(3b),在氣液混合攪拌室(5)的另一端設置有內嵌的氣液體噴出部(1),氣液混合攪拌室(5)的側面設置有用于吸入氣體的氣體供給孔(2),氣液體噴出部(I)的外壁設置有環形凹槽狀的氣體循環室(4),該氣體循環室與氣體供給孔(2)位置對應,氣體循環室(4)與氣液混合攪拌室(5)之間通過氣液體噴出部(I)與氣液混合攪拌室(5)之間的間隙(6)聯通,所述的氣液體噴出部(I)內側設置有通孔(la),該通孔內端設置有喇叭口(lb)、外端設置有喇叭口(lc),通孔(Ia)內壁設置有螺旋溝(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回式微氣泡發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液混合攪拌室(5),其內壁為凹凸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回式微氣泡發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液混合攪拌室(5)的內壁截面為橢圓狀。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