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汽車制造和汽車焊裝夾具領域。
技術介紹
兩廂和三廂轎車由于板件部分不同,一直以來都是采用單一 POST夾具各自定位夾緊控制,以實現分別焊接兩廂和三廂車型工序:首先確認板件車型;多個POST夾具各自多步動作,完成車型切換作業;安裝板件,開始焊接作業;多個POST夾具各自多步動作,完成取件作業。這種機構的缺點是:由于兩廂和三廂轎車板件不盡相同,夾具無法共用,但是定位點卻又在相同坐標,此時要考慮夾具干涉問題,通過多個氣缸動作,以達到兩廂和三廂轎車分別焊接作業的完成。這種情況下,夾具結構復雜,氣缸過多,成本較高,動作繁復;作業時間過長,動作不統一;夾具精度不好控制,調試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設計一種機構,應用于兩廂和三廂轎車車身側圍后部板件無法共用的夾具切換。兩廂和三廂轎車側圍后部板件夾具的旋轉切換機構,其包括平面旋轉機構I和夾具單元2,所述平面旋轉機構I包括主基座3,氣缸10,與所述氣缸10的氣缸桿相連的傳動齒條4,固定在主基座3上與傳動齒條相嚙合的轉動齒輪5,所述轉動齒輪5與一穿設于主基座3的轉動軸7配合帶動轉動軸7轉動,所述轉動軸7與主基座3相對的另一端與轉動基座9相連。氣缸10推動傳動齒條4做伸出或者縮回運動,從而帶動轉動齒輪5轉動,切換夾具的轉動基座9與齒輪5同步旋轉。所述的轉動軸7與主基座之間通過一轉動軸承8相連接。主基座3上設有環形軌道11,所述轉動基座9的底側的外邊緣沿環形軌道11轉動。所述的環形軌道11上設有限位機構12,所述的限位機構12有兩個,相對呈180度設置在環形軌道11上。所述轉動基座至限位機構 ...
【技術保護點】
兩廂和三廂轎車側圍后部板件夾具的旋轉切換機構,其包括平面旋轉機構(1)和夾具單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旋轉機構(1)包括主基座(3),氣缸(10),與所述氣缸(10)的氣缸桿相連的傳動齒條(4),固定在主基座(3)上與傳動齒條相嚙合的轉動齒輪(5),所述轉動齒輪(5)與一穿設于主基座(3)的轉動軸(7)配合帶動轉動軸(7)轉動,所述轉動軸(7)與主基座(3)相對的另一端與轉動基座(9)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兩廂和三廂轎車側圍后部板件夾具的旋轉切換機構,其包括平面旋轉機構(I)和夾具單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旋轉機構(I)包括主基座(3),氣缸(10),與所述氣缸(10)的氣缸桿相連的傳動齒條(4),固定在主基座(3)上與傳動齒條相嚙合的轉動齒輪(5),所述轉動齒輪(5)與一穿設于主基座(3)的轉動軸(7)配合帶動轉動軸(7)轉動,所述轉動軸(7)與主基座(3)相對的另一端與轉動基座(9)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廂和三廂轎車側圍后部板件夾具的旋轉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軸(7)與主基座之間通過一轉動軸承(8)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兩廂和三廂轎車側圍后部板件夾具的旋轉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基座(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玉清,劉會丙,周其虎,劉澤軍,王偉,程春霞,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瑞祥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