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其包括磨頭箱體和磨輪組件,所述磨頭箱體內設有中心齒輪和行星輪傳動組件,所述行星輪傳動組件包括行星齒輪和傳動軸,所述磨輪組件包括磨輪聯接盤和磨輪,所述磨輪聯接盤上開設有一連接軸孔,所述傳動軸通過所述連接軸孔與磨輪聯接盤活動聯接;所述連接軸孔內設有內螺紋,所述傳動軸的端部設有外螺紋,所述傳動軸和磨輪聯接盤通過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紋配合聯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采用上述結構,使傳動軸與磨輪聯接盤之間配合聯接可靠,長時間工作亦不易失效;而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
本技術屬于陶瓷墻地磚深加工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瓷質磚超潔亮拋光磨頭設備的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
技術介紹
現有的超潔亮拋磨設備多采用如圖1所示的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該磨頭主要包括磨頭箱體I和磨輪組件2,其中磨頭箱體內設有中心齒輪3和行星輪傳動組件4 ;磨輪組件2主要由磨輪聯接盤21、過渡墊22和磨輪23組成;行星輪傳動組件4主要包括行星齒輪41和傳動軸42,行星齒輪41安裝在傳動軸上并與中心齒輪3嚙合,傳動軸42通過軸承43、軸承座44、骨架密封45和軸承端蓋46支撐在磨頭箱體I內;磨輪聯接盤21上開設有連接軸孔211,傳動軸42的下端部插置于該連接軸孔211中并設置鍵5使傳動軸42與磨輪聯接盤21聯接在一起。工作時,行星輪傳動組件在隨磨頭箱體I繞固定的中心齒輪3作公轉(nl)運動的同時,行星輪傳動組件的行星齒輪41在中心齒輪3的驅動下帶動傳動軸42繞自身的軸線自轉(n2),并通過鍵5傳動于磨輪聯接盤21,進而帶動磨輪23旋轉,對產品進行加工。但是,由于傳動軸與磨輪聯接盤之間采用鍵連接,長時間使用會使兩者之間配合聯接容易失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其傳動軸與磨輪聯接盤之間配合聯接可靠,不易失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包括磨頭箱體和磨輪組件,所述磨頭箱體內設有中心齒輪和行星輪傳動 組件,所述行星輪傳動組件包括行星齒輪和傳動軸,所述磨輪組件包括磨輪聯接盤和磨輪,所述磨輪聯接盤上開設有一連接軸孔,所述傳動軸通過所述連接軸孔與磨輪聯接盤活動聯接;所述連接軸孔內設有內螺紋,所述傳動軸的端部設有外螺紋,所述傳動軸和磨輪聯接盤通過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紋配合聯接。作為優選,所述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旋線方向與所述傳動軸的旋轉方向一致。作為優選,所述外螺紋和內螺紋的M值為Μ2(ΓΜ30,進一步優選M值為Μ22或Μ24。作為優選,所述外螺紋和內螺紋為粗牙螺紋,或細牙螺紋。更優選使用粗牙螺紋。作為優選,所述磨輪組件由磨輪聯接盤和磨輪組成。本技術通過采用上述結構,使傳動軸與磨輪聯接盤之間配合聯接可靠,長時間工作亦不易失效;而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的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傳動軸處于順時針運轉狀態(從上往下觀察)時螺紋的螺旋線方向圖。圖4是本技術所述傳動軸處于逆時針運轉狀態(從上往下觀察)時螺紋的螺旋線方向圖。圖5是本技術所述傳動軸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所述磨輪聯接盤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一磨頭箱體;2—磨輪組件;21—磨輪聯接盤;211—連接軸孔;22—過渡墊;23—磨輪;3—中心齒輪;4一行星輪傳動組件;41 一行星齒輪;42—傳動軸;43—軸承;44一軸承座;45—骨架密封;46—軸承端蓋;5—鍵;6—右旋螺紋;7—左旋螺紋。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至圖6所示,本技術所述的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包括磨頭箱體I和磨輪組件2。所述磨頭箱體I內設有中心齒輪3和行星輪傳動組件4。行星輪轉動組件4主要包括行星齒輪41和傳動軸42,行星齒輪41安裝在傳動軸42上并與中心齒輪3嚙合,傳動軸42通過軸承43、軸承座44、骨架密封45和軸承端蓋46支撐在磨頭箱體I內。所述磨輪組件2由磨輪聯接盤21和磨輪23組成,磨輪23安裝在磨輪聯接盤21的底面。磨輪23的上端面開設有連接軸孔211,該連接軸孔內設有內螺紋,而傳動軸42的下端部設有外螺紋,傳動軸42和磨輪聯接盤21通過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紋配合聯接。根據產品加工工藝需要,磨輪聯接盤和傳動軸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有不同的轉向。為保磨輪聯接盤在工作過程中不脫落,聯接部位的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旋線方向與傳動軸的旋轉方向需一致,使得其在工作過程中越轉越緊:如圖3所示,當傳動軸處于順時針運轉狀態時(從上往下觀察),外螺紋和內螺紋需采用右旋螺紋6 ;如圖4所示,當傳動軸處于逆時針運轉狀態時(從上往下觀察),外螺紋和內螺紋需采用左旋螺紋7。如圖5所示,傳動軸42的外螺紋M值最好在Μ2(ΓΜ30,最佳為Μ22或Μ24。外螺紋采用普通細牙螺紋或粗牙螺紋均可,優先采用粗牙螺紋。外螺紋的螺旋線方向按圖3或圖4選定。如圖6所示 ,磨輪聯接盤21的內螺紋M值、牙型規格及旋向隨所配傳動軸決定。權利要求1.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包括磨頭箱體和磨輪組件,所述磨頭箱體內設有中心齒輪和行星輪傳動組件,所述行星輪傳動組件包括行星齒輪和傳動軸,所述磨輪組件包括磨輪聯接盤和磨輪,所述磨輪聯接盤上開設有一連接軸孔,所述傳動軸通過所述連接軸孔與磨輪聯接盤活動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孔內設有內螺紋,所述傳動軸的端部設有外螺紋,所述傳動軸和磨輪聯接盤通過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紋配合聯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旋線方向與所述傳動軸的旋轉方向一致。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紋和內螺紋的M值為Μ2(ΓΜ30。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紋和內螺紋的M值為Μ22,或Μ24。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紋和內螺紋為粗牙螺紋,或細牙螺紋。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輪組件由磨輪聯接盤和磨輪 組成。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其包括磨頭箱體和磨輪組件,所述磨頭箱體內設有中心齒輪和行星輪傳動組件,所述行星輪傳動組件包括行星齒輪和傳動軸,所述磨輪組件包括磨輪聯接盤和磨輪,所述磨輪聯接盤上開設有一連接軸孔,所述傳動軸通過所述連接軸孔與磨輪聯接盤活動聯接;所述連接軸孔內設有內螺紋,所述傳動軸的端部設有外螺紋,所述傳動軸和磨輪聯接盤通過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紋配合聯接。本技術通過采用上述結構,使傳動軸與磨輪聯接盤之間配合聯接可靠,長時間工作亦不易失效;而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文檔編號B24B41/04GK202964388SQ20122061710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專利技術者鄧小明, 袁金波 申請人: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新型行星齒輪傳動拋光磨頭,包括磨頭箱體和磨輪組件,所述磨頭箱體內設有中心齒輪和行星輪傳動組件,所述行星輪傳動組件包括行星齒輪和傳動軸,所述磨輪組件包括磨輪聯接盤和磨輪,所述磨輪聯接盤上開設有一連接軸孔,所述傳動軸通過所述連接軸孔與磨輪聯接盤活動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孔內設有內螺紋,所述傳動軸的端部設有外螺紋,所述傳動軸和磨輪聯接盤通過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紋配合聯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小明,袁金波,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