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包括推桿、錐形導套以及襯套;推桿套裝在錐形導套上;襯套套裝在推桿上;推桿可在錐形導套的外壁以及襯套的內壁之間進行無間隙滑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解決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技術難題、提高皮碗式封嚴結構的組裝質量以及防止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漏油的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組裝工具
,涉及一種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
技術介紹
在機械液壓產品中,皮碗式封嚴結構廣泛應用于隨動活塞、軸尾封嚴部件中。皮碗式封嚴屬于動密封結構,由皮碗、含有支撐帶的彈簧圈以及擋圈組成(見圖1)。皮碗材料通常為氟塑料,其結構特點為:一是唇邊厚度較薄,通常為0.5 0.6 ;二是孔內徑與活塞桿(花鍵軸)緊度為0.15 0.35,外圓與殼體孔緊度為0.3 0.5。將帶支撐帶的彈簧圈裝入氟塑料密封環的環槽中時,受皮碗結構及密封性要求的限制,無法手工完成;使用通用工具壓入彈簧圈時,彈簧圈常出現扭擰、突出現象。在皮碗裝入活塞桿(花鍵軸)過程中,因緊度配合,受活塞桿導入部位尖邊、花鍵軸軸尾花鍵的影響,皮碗唇口很容易被劃傷。將帶皮碗的活塞桿裝入殼體孔過程中,因緊度大,容易造成單邊擠壓嚴重而使皮碗外圓產生劃傷。因缺乏適宜的組裝工具,難以保證皮碗式封嚴結構的組裝質量,導致漏油故障頻繁發生,嚴重影響產品正常使用。為保證皮碗式封嚴結構在產品中的動密封,組裝過程中,應避免皮碗出現劃傷,且保證皮碗裝入時不產生偏斜,這對皮碗式封嚴結構的組裝工具提出了很高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解決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技術難題、提高皮碗式封嚴結構的組裝質量以及防止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漏油的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包括推桿、錐形導套以及襯套;所述推桿套裝在錐形導套上;所述襯套套裝在推桿上;所述推桿可在錐形導套的外壁以及襯套的內壁之間進行無間隙滑動。上述錐形導套的一端呈錐形,另一端的內壁上設置有與待倒入皮碗式封嚴結構的活塞桿相適配的過渡口 ;所述推桿從錐形導套上錐形的一端套裝在錐形導套上。上述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還包括收形襯套;所述收形襯套套裝在襯套上;所述襯套套裝在推桿上;所述推桿可在錐形導套的外壁以及襯套的內壁之間進行無間隙滑動;所述襯套可在收形襯套的內壁上進行無間隙滑動。上述襯套內壁一端呈倒錐形;所述襯套將呈倒錐形的一端套裝在推桿上。上述推桿、錐形導套、襯套以及收形襯套是同軸設置的。上述推桿、錐形導套、襯套以及收形襯套均呈圓管狀。上述錐形導套可沿錐形導套的中心軸旋轉。上述錐形導套上的錐形面與圓管狀的圓柱面之間的過渡是平滑的。上述襯套上的倒錐形錐面與圓管狀的圓柱面之間的過渡是平滑的。本技術的優點是: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是采用錐面以及錐孔的便于推卸的原理進行巧妙配合。該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包括推桿、錐形導套、襯套、以及收形襯套;推桿套裝在錐形導套上;襯套套裝在推桿上;推桿可在錐形導套的外壁以及襯套的內壁之間進行無間隙滑動。錐形導套的一端呈錐形,另一端的內壁上設置有與待倒入皮碗式封嚴結構的活塞桿相適配的過渡口 ;利用錐形導套的外錐面、襯套內錐孔、推桿的有效配合,實現帶支撐帶的彈簧圈在收緊狀態下順利導入皮碗槽內;通過錐形導套過渡口與待倒入皮碗式封嚴結構的活塞桿相適配,實現皮碗唇邊的保護;利用收形襯套,對組裝后的皮碗進行收型,引導帶皮碗式封嚴結構的活塞桿裝入殼體時,對皮碗外圓進行保護,避免被殼體孔內型槽尖邊劃傷。本技術在錐形導套的設計過程中,外圓與皮碗內孔相配合,內孔與活塞桿導入端的過渡部位尺寸配合。襯套、推桿、錐形導套在設計過程中應按間隙有效配合。本技術解決帶支撐帶的彈簧圈安裝過程中出現扭擰、突出現象,避免皮碗組裝到部件上時出現劃傷,確保皮碗式封嚴結構裝入殼體位置的準確可靠,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一次到位,適用于批量生產,有效解決了皮碗式封嚴結構因組裝質量產生的漏油故障。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的皮碗式封嚴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提供的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采用本技術所提供的組裝工具對皮碗進行組裝狀態示意圖;圖4是采用本技術所提供的組裝工具對含有支撐帶的彈簧圈進行組裝狀態示意圖;其中:1-彈簧圈;2-推桿;3-襯套;4_收形襯套;5_錐形導套;6_過渡口 ;7_裝配支座;8-待安裝皮碗;9_活塞桿;10_收緊狀態彈簧圈。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該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包括推桿2、錐形導套5以及襯套3 ;推桿2套裝在錐形導套5上;襯套3套裝在推桿2上;推桿2可在錐形導套5的外壁以及襯套3的內壁之間進行無間隙滑動。錐形導套5的一端呈錐形,另一端的內壁上設置有與待倒入皮碗式封嚴結構的活塞桿9相適配的過渡口 6 ;推桿2從錐形導套5上錐形的一端套裝在錐形導套5上。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還包括收形襯套4 ;收形襯套4套裝在襯套3上;襯套3套裝在推桿2上;推桿2可在錐形導套5的外壁以及襯套3的內壁之間進行無間隙滑動;襯套3可在收形襯套4的內壁上進行無間隙滑動;襯套3內壁一端呈倒錐形;襯套3將呈倒錐形的一端套裝在推桿2上。推桿2、錐形導套5、襯套3以及收形襯套4是同軸設置的;推桿2、錐形導套5、襯套3以及收形襯套4均呈圓管狀;錐形導套5可沿錐形導套5的中心軸旋轉。錐形導套5上的錐形面與圓管狀的圓柱面之間的過渡是平滑的。襯套3上的倒錐形錐面與圓管狀的圓柱面之間的過渡是平滑的。本技術的具體工作原理是:I)利用錐形導套5的外錐面、襯套3內錐孔、推桿2的有效配合,實現帶支撐帶的彈簧圈I在收緊狀態下順利導入皮碗槽內;2)通過錐形導套5的過渡口 6與活塞桿9導入部位的過渡,實現皮碗唇邊的保護;3)利用收形襯套4,對組裝后的皮碗進行收型,引導帶皮碗式封嚴結構的活塞桿9裝入殼體時,對皮碗外圓進行保護,避免被殼體孔內型槽尖邊劃傷。本技術在使用過程中的具體方式是:I)塑料密封環裝入活塞桿9的方法:參見圖3①、將活塞桿9以及收形襯套4垂直放入裝配支座7中。②、將錐形導套5的過渡口 6卡住活塞桿9(防止零件上的尖邊或花鍵劃傷待安裝皮碗8的唇邊)后,將塑料密封環套在錐形導套5上,通過推桿2將塑料密封環緩慢推到活塞桿9安裝皮碗位置。2)彈簧圈I的裝配方法,參見圖4:①將帶支撐帶的彈簧圈I放入襯套3錐孔內,利用推桿2推動彈簧圈I軸向下移,同時均勻的自右向左旋轉錐形導套5,使彈簧圈I受力收緊,形成收緊狀態彈簧圈10,將收緊狀態彈簧圈10推入錐形導套5圓柱段,且使推桿2進入襯套3,距襯套3下端面10 15mm。②將帶彈簧圈I的錐形導套5套在活塞桿9上,利用襯套3將彈簧圈I推入皮碗槽內。3)帶皮碗的活塞桿9的裝配方法:①將帶皮碗式封嚴結構的活塞桿9,利用收形襯套4,裝到殼體安裝部位。②利用推桿2將帶皮碗式封嚴結構的活塞桿9推入殼體孔中。專用工裝在加工過程中,因錐形導套5、襯套3均為薄壁零件,應嚴格要求實物加工質量,錐面與圓柱面的過渡應平滑,尖邊必須拋光,避免因工裝粗糙度不合格、存在毛刺等問題劃傷皮碗。權利要求1.一種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包括推桿、錐形導套以及襯套;所述推桿套裝在錐形導套上;所述襯套套裝在推桿上;所述推桿可在錐形導套的外壁以及襯套的內壁之間進行無間隙滑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形導套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式封嚴結構組裝工具包括推桿、錐形導套以及襯套;所述推桿套裝在錐形導套上;所述襯套套裝在推桿上;所述推桿可在錐形導套的外壁以及襯套的內壁之間進行無間隙滑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郝彩霞,王建武,張鳳英,趙晨紅,裘西琳,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航空動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