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需精準定位貨物的搬運擺放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智能移動機器人的上下料裝置,可用于將放置在表箱中的電能表搬運和擺放到表臺上。
技術介紹
為了方便電能表的檢測,需要將電能表由表箱中搬運和擺放到表臺上,待檢測完畢后,再將表臺上的電能表搬運和擺放回表箱中。當前要完成上述操作大多需要人工完成,這種人工工作方式,存在可靠性差、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等問題,現在已經無法適應企業發展對工業自動化的生產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移動機器人的上下料裝置,滿足了工業自動化的生產要求。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技術包括架體、移動機構、多軸聯動機器人、抓取機構、貨叉升降機構、貨叉機構及夾持機構,其中架體位于軌道上,通過安裝在架體上的移動機構驅動、在軌道上往復運動;所述多軸聯動機器人和貨叉升降機構分別安裝在架體上,在多軸聯動機器人的輸出端連接有抓取機構,所述貨叉升降機構具有兩級立柱,其中一級立柱通過安裝在架體上的第二減速電機驅動升降,該一級立柱通過第一滑輪及第一鋼索與二級立柱相連,使二級立柱在一級立柱升降的同時同步升降;所述貨叉機構安裝在二級立柱上、具有兩級叉臂,其中一級叉臂通過安裝在二級立柱上的第三減速電機驅動伸縮,該一級叉臂通過第二滑輪及第二鋼索與二級叉臂相連,使二級叉臂在一級叉臂伸縮的同時同步伸縮;所述夾持機構位于二級叉臂內。其中:所述移動機構帶動所述上下料裝置沿固定在地面上的軌道往復運動,該移動機構包括輪箱、第一減速電機及驅動軸,架體的兩側對稱設有多個輪箱,在任一輪箱上安裝有第一減速電機,第一減速電機與驅動軸相連,所述驅動軸的兩端分別與安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移動機器人的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1)、移動機構(2)、多軸聯動機器人(3)、抓取機構(4)、貨叉升降機構(5)、貨叉機構(6)及夾持機構(7),其中架體(1)位于軌道(201)上,通過安裝在架體(1)上的移動機構(2)驅動、在軌道(201)上往復運動;所述多軸聯動機器人(3)和貨叉升降機構(5)分別安裝在架體(1)上,在多軸聯動機器人(3)的輸出端連接有抓取機構(4),所述貨叉升降機構(5)具有兩級立柱,其中一級立柱(505)通過安裝在架體(1)上的第二減速電機(502)驅動升降,該一級立柱(505)通過第一滑輪(506)及第一鋼索(507)與二級立柱(509)相連,使二級立柱(509)在一級立柱(505)升降的同時同步升降;所述貨叉機構(6)安裝在二級立柱(509)上、具有兩級叉臂,其中一級叉臂(604)通過安裝在二級立柱(509)上的第三減速電機(601)驅動伸縮,該一級叉臂(604)通過第二滑輪(605)及第二鋼索(606)與二級叉臂(608)相連,使二級叉臂(608)在一級叉臂(604)伸縮的同時同步伸縮;所述夾持機構(7)位于二級叉臂(608)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移動機器人的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I)、移動機構(2)、多軸聯動機器人(3)、抓取機構(4)、貨叉升降機構(5)、貨叉機構(6)及夾持機構(7),其中架體(I)位于軌道(201)上,通過安裝在架體(I)上的移動機構(2)驅動、在軌道(201)上往復運動;所述多軸聯動機器人(3)和貨叉升降機構(5)分別安裝在架體(I)上,在多軸聯動機器人(3)的輸出端連接有抓取機構(4),所述貨叉升降機構(5)具有兩級立柱,其中一級立柱(505)通過安裝在架體(I)上的第二減速電機(502)驅動升降,該一級立柱(505)通過第一滑輪(506)及第一鋼索(507)與二級立柱(509)相連,使二級立柱(509)在一級立柱(505)升降的同時同步升降;所述貨叉機構(6)安裝在二級立柱(509)上、具有兩級叉臂,其中一級叉臂(604)通過安裝在二級立柱(509)上的第三減速電機(601)驅動伸縮,該一級叉臂(604)通過第二滑輪(605)及第二鋼索(606)與二級叉臂(608)相連,使二級叉臂(608)在一級叉臂(604)伸縮的同時同步伸縮;所述夾持機構(7)位于二級叉臂(608)內。2.按權利要求1所述智能移動機器人的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2)帶動所述上下料裝置沿固定在地面上的軌道(201)往復運動,該移動機構(2)包括輪箱(202)、第一減速電機(203)及驅動軸(204),其中架體(I)的兩側對稱設有多個輪箱(202),在任一輪箱(202)上安裝有第一減速電機(203),第一減速電機(203)與驅動軸(204)相連,所述驅動軸(204)的兩端分別與安裝在架體(I)上的輪箱(202)中的行走輪(221)相連,實現上下料裝置整體的移動。3.按權利要求2所述智能移動機器人的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I)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輪箱(202),兩兩對稱,其中兩個輪箱為主動輪箱,另兩個為從動輪箱;所述輪箱(202)包括行走輪(221)、輪箱體(222)、輪箱側板(223)及連接軸承(224),在輪箱體(222)的兩側分別安裝有輪箱側板(223),所述行走輪(221)的輪架(225)通過連接軸承(224)與輪箱側板(223) 中間向內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轉動連接,行走輪(221)位于輪箱體(222)與兩側的輪箱側板(223)圍成的空間中;所述驅動軸(204)與行走輪(221)的輪架(225)連接,帶動行走輪(221)在軌道(201)上移動。4.按權利要求2或3所述智能移動機器人的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I)上安裝有為架體(I)在軌道(201)上往復運動導向的導向機構(205),每個輪箱(202)的外側分別安裝有保證上下料裝置整體穩定移動的防側翻機構(206)。5.按權利要求1所述智能移動機器人的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機構(4)包括連接板(401)、夾爪(402)、夾爪氣缸(403)、變換氣缸(404)及彈片(405),其中連接板(401)與多軸聯動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長勇,柴微,李建忠,宋雪,金波,程海英,王左坤,韓旭,孫小記,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