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塑料包裝盒,包括呈盒體狀的塑料包裝外盒,所述塑料包裝外盒在展開狀態下為具有四縱四橫模切折疊壓痕的塑料板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通過塑料板材模切折疊壓痕工藝,并利用塑料板材所具有的韌性使其同紙張一樣具有可折疊成型特性,并配吸塑上下內襯部形成閉合透明的包裝盒形式,其成型比傳統形式簡單,結構新穎,造型美觀,能夠最大限度展示產品,配合絲網印刷能夠變化出各種包裝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包裝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塑料包裝盒。
技術介紹
包裝盒是小型電子產品常用的包裝形式,目前,包裝盒按制作材料分有塑料包裝盒、紙盒、木盒等,目前大都采用塑料注射成型的工藝來制作塑料包裝盒,有時為了提高包裝盒的美觀程度,還會在有些包裝盒外面再包上一層面料,該面料可以為皮、仿皮、布、綢等,對于高要求的包裝盒,除了盒體的結構和造型要求外,面料及面料往盒體上黏貼的質量要求也是很嚴格的,這要求工人具有較高的操作熟練程度,排好黏貼的工序,選擇好合適的膠黏劑,所以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人想到,如若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能夠透過商品包裝盒而直接觀測到商品的實際狀態,例如結構、顏色、品質等,無疑會提高消費者選購該商品的興趣。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塑料包裝盒。為了達到本技術的目的,其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塑料包裝盒,包括呈盒體狀的塑料包裝外盒,所述塑料包裝外盒在展開狀態下為具有至少四縱四橫模切折疊壓痕的塑料板材。優選地,所述塑料包裝盒還包括能收納至所述塑料包裝外盒之中的且具有用以容置帶包裝物件的容置腔的塑料包裝內盒。優選地,所述塑料包裝內盒包括分別呈凹型的上內襯部以及下內襯部,在所述上內襯部上設置有第一卡扣部,在所述下內襯部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扣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部。優選地,所述上內襯部以及下內襯部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通過吸塑工藝制成。優選地,所述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的厚度為0.8mm。優選地,所述塑料板材的厚度為0.4mnTlmm。優選地,所述塑料板材采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優選地,所述塑料包裝外盒在收攏狀態下其黏貼部通過膠粘的方式進行固定。通過上述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技術采用塑料板材折疊成型成塑料包裝外盒以及塑料包裝內盒,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可以結合絲網印刷工藝,相較于其他塑料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在本技術中,所述塑料包裝外盒在展開狀態下為具有四縱四橫模切折疊壓痕的塑料板材,塑料板材折疊結構較為簡單,因此塑料包裝外盒成型方便,而且節省空間。2、所述塑料包裝內盒與塑料包裝外盒分離設計,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根據具體產品的形狀衍生出各種造型,并且將產品限制在塑料包裝內盒中能夠有效的防止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受到震動的影響,從而保護產品。3、由于本技術提供的塑料包裝盒,其塑料包裝外盒以及塑料包裝內盒均采用塑料板材設計,由于塑料材料本身所具有透明性或半透明性,因此該塑料包裝盒能夠有效的配合絲印,從而展示產品的各個特征,方便消費者選購產品。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裝外盒在展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裝外盒在半合攏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裝外盒在合攏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裝盒組裝結構示意圖。本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異效果,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以及附圖做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所述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術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參照圖1、圖2、圖3,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塑料包裝盒,包括呈盒體狀的塑料包裝外盒10,所述塑料包裝外盒10在展開狀態下為具有至少四縱四橫模切折疊壓痕的塑料板材。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述用以制作塑料包裝外盒10的塑料板材通常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例如所述塑料板材采用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所述四縱四橫模切折疊壓痕通過專門的模切折疊壓痕裝置直接作用于所述塑料板材而形成,用于方便將所述塑料板材折疊成盒體狀的塑料包裝盒。在實際應用中,大多數塑料板材通過該四縱四橫模切折疊壓痕即可實現塑料板材的折疊操作,即四縱四橫的模切壓痕設計是必要的,但當壓痕數目較多時同樣可以得到所述盒體狀的包裝盒。如圖1所示,所述塑料包裝外盒10在展開狀態下為一裁切后的塑料板材,所述裁切方式具有多種實施形式,圖1所展示的為裁切的其中一種實現形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難獲悉其他的以獲得能夠折疊成盒體的板材裁切方式,本文對此不做一一列舉。繼續參照該圖1,在該塑料板材上,具有四條縱向的模切折疊壓痕(105 108)以及四條橫向的模切折疊壓痕(IOf 104),通過該模切折疊壓痕可以將所述平展的塑料板材折疊成盒體狀的塑料包裝外盒10,優選地,所述塑料包裝外盒10在收攏狀態下其黏貼部100通過膠粘的方式進行固定。具體實施過程中,優選地,所述塑料板材的厚度為0.4mnTlmm,所述塑料板材采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除此之外,所述塑料板材的厚度以及制作材料還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替換,本文對此不做限制。優選實施方式下,所述塑料包裝盒還包括能收納至所述塑料包裝外盒10之中的且具有用以容置帶包裝物件的容置腔的塑料包裝內盒20。折疊好的塑料包裝外盒10具有兩個側向的開口,通過該兩個開口中的至少一個,可以將塑料包裝內盒20收納至塑料包裝外盒10之中。優選實施方式下,所述塑料包裝內盒20包括分別呈凹型的上內襯部(圖中未示出)以及下內襯部(圖中未示出),在所述上內襯部上設置有第一卡扣部(圖中未示出),在所述下內襯部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扣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部(圖中未示出)。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設置于上內襯部上的第一卡扣部可以為鉤狀的卡勾,所述設置于下內襯部上的第二卡扣部可以為與所述卡勾相配合的卡槽,相反的情形同樣適用。除此之外,所述第一卡扣部與第二卡扣部還可以為其他用以相互鎖止的鎖止機構,本文對此不做一一記述。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所述上內襯部以及下內襯部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吸塑而成,其相對的一面為凹面設計,以形成與產品規格相適應的容置腔,上下內襯部的中心部位以產品厚度中心分模。優選地,所述上內襯部以及下內襯部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通過吸塑工藝制成,且較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下,所述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的厚度為0.8mm。結合圖1-圖4,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裝盒的制作工藝流程以及使用步驟如下:步驟1、獲取厚度為0.4mnTlm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板材;步驟2、對所述PET板材進行裁切,以獲得用以制作塑料包裝外盒10及上下內襯部的塑料板材;步驟3,對用以制作塑料包裝外盒10的塑料板材進行模切以獲得模切折疊壓痕;步驟4、根據壓痕將所述塑料板材進行折疊,并在黏貼部100進行膠粘;步驟5、通過吸塑工藝將所述獲得的用以制作上下內襯部的塑料板材制作成相應的上下內襯部,并將所述上下內襯部扣合以形成塑料包裝內盒20 ;步驟6、將所述塑料包裝內盒20插入所述塑料包裝外盒10之中,完成制作。本技術實施例通過塑料板材模切折疊壓痕工藝,并利用塑料板材所具有的韌性使其同紙張一樣具有可折疊成型特性,并配吸塑上下內襯部形成閉合透明的包裝盒形式,其成型比傳統形式簡單,結構新穎,造型美觀,能夠最大限度展示產品,配合絲網印刷能夠變化出各種包裝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料包裝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盒體狀的塑料包裝外盒,所述塑料包裝外盒在展開狀態下為具有至少四縱四橫模切折疊壓痕的塑料板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塑料包裝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盒體狀的塑料包裝外盒,所述塑料包裝外盒在展開狀態下為具有至少四縱四橫模切折疊壓痕的塑料板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包裝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能收納至所述塑料包裝外盒之中的且具有用以容置帶包裝物件的容置腔的塑料包裝內盒。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包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包裝內盒包括分別呈凹型的上內襯部以及下內襯部,在所述上內襯部上設置有第一卡扣部,在所述下內襯部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扣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部。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虞鵬,
申請(專利權)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