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防堵塞的粉末輸送或回收裝置,包括粉斗、流化盤、導粉管以及粉末回收容器或粉末輸送管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下料套以及一板狀開關閥,該板狀開關閥的一端樞設于下料套內部,其另一端為活動端并可封閉或打開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板狀開關閥上凹設有第一容腔,該第一容腔內設有一流化板,板狀開關閥內部還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容腔連通的流化氣通道,當板狀開關閥封閉所述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時,板狀開關閥與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相抵,且其流化板與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對應,使自流化氣通道輸送來的流化氣在經過流化板后能順利進入導粉管內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使粉末在輸送或回收時不容易在管道內堆積堵塞,且管道清理簡單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粉末輸送或回收裝置,尤其是一種在粉末輸送或回收過程中可防堵塞的裝置。技術背景:現有的粉末輸送或回收裝置一般采用如圖1、圖2所示的收縮閥結構。收縮閥03是靠其特制的彈性軟管內襯套031變形收縮來實現粉末通道的關閉與開放。當粉末通道需要關閉時,在收縮閥03的進氣口 032有一受控的壓縮空氣進入收縮閥03的封閉腔033,在壓縮空氣的壓力作用下內襯套031會向收縮閥03的粉末通道034變形,在持續不斷的壓力作用下使內襯套031變形直到關閉粉末通道034。當粉末需要回收或進入容器05時,收縮閥03的內的壓縮空氣則通過進氣口 032排出,使內襯套031回彈收縮,粉末通道034打開,粉斗內的粉末在流化盤01的流化作用下由粉斗進入到導粉管02的內腔021,并通過收縮閥03的粉末通道034再到法蘭04的內腔041,最后到達容器05被收集。該結構有以下缺點:1、粉末通道034在關閉狀態時,聚集在021、034區域內的粉末得不到流化,長時間堆積在此容易在管道內沉積而堵死,在收縮閥03打開時粉末就不能進入到容器05而被回收。2、收縮閥03的粉末通道034的打開時是靠收縮閥內襯套031本身的彈性回彈收縮,這樣對內襯套031的使用壽命、彈性、密封性等要求都比較高。3、內襯套031在使用過程的質量問題、老化等現象都會影響到粉末通道034的關閉與打開效果。4、收縮閥的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防堵塞的粉末輸送或回收裝置,粉末在輸送或回收時不容易在管道內堆積堵塞,且管道清理簡單方便。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可防堵塞的粉末輸送或回收裝置,包括一粉斗,該粉斗具有一用以盛裝粉末的空腔,粉斗底部開設有一流化氣導入口以及一裝配孔;一流化盤,該流化盤設于粉斗內并靠近粉斗底部,流化盤與粉斗底部之間設有一流化氣室,所述流化氣導入口與該流化氣室連通,流化盤上開設有與所述裝配孔對應的通孔;一導粉管,該導粉管的一端依次穿過粉斗的裝配孔和流化盤的通孔使該端開口與粉斗空腔連通,另一端自粉斗通孔中伸出;以及一粉末回收容器或粉末輸送管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下料套,該下料套為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筒體結構,其封閉端開設有一連接孔,該連接孔套設于所述導粉管的伸出端外,下料套的開口端與所述粉末回收容器或粉末輸送管路連接;以及一板狀開關閥,該板狀開關閥的一端樞設于下料套內部,其另一端為活動端并可封閉或打開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板狀開關閥上凹設有第一容腔,該第一容腔內設有一流化板,板狀開關閥內部還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容腔連通的流化氣通道,當板狀開關閥封閉所述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時,板狀開關閥與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相抵,且其流化板與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對應,使自流化氣通道輸送來的流化氣在經過流化板后能順利進入導粉管內部。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改進,其還包括一控制機構,所述下料套的前、后側壁間分別開設有軸孔,一連接軸設于兩軸孔之間,且連接軸的兩端分別自所述軸孔中伸出,所述板狀開關閥套設于連接軸外并與連接軸固定連接,連接軸的其中一伸出端設有自該伸出端軸向向內延伸并自連接軸側壁穿出的通道,該通道與所述流化氣通道連通,連接軸的另一伸出端則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控制機構可作用于連接軸使連接軸并帶動板狀開關閥翻轉以封閉或打開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上述所述控制機構為一氣缸,該氣缸安裝于粉斗底部或下料套的外壁上,氣缸的活塞推桿與一曲柄的一端活動樞接,曲柄的另一端則與所述連接軸的另一伸出端固定連接。上述所述板狀開關閥的內部于第一容腔的下方還開設有與板狀開關閥內部的流化氣通道和第一容腔相連通的第二容腔,且第二容腔較第一容腔小。上述所述導粉管的伸出端于靠近開口處的外側壁上套設有密封圈。上述所述導粉管的一端于其開口處的側壁上設有徑向向外延伸的翻邊,導粉管的另一端于靠近開口處的外側壁上凹設有環形槽,導粉管的外側壁上于所述環形槽的上方設有外螺紋;所述下料套的連接孔內設有與導粉管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所述流化盤的上表面于其通孔的外圍凹設有與導粉管翻邊相配合的凹位;所述密封圈套設于導粉管的環形槽上。上述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開設有沿其周向延伸的V型槽。上述所述流化板與導粉管伸出端的開口中心相對應。上述所述下料套為截面呈圓柱形或圓錐形的筒體結構。上述所述導粉管的截面呈圓柱形或圓錐形。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板狀開關閥上設有流化板并設有流化氣通道,當板狀開關閥封閉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時,其流化板與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對應,使自流化氣通道輸送來的流化氣在經過流化板后能順利進入導粉管內部,從而可對導粉管內的粉末進行流化,當板狀開關閥打開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時,流化的粉末則可暢通無阻地下落到粉末回收容器或粉末輸送管路。結構簡單,導粉管不易堵塞。另外,流化氣除了可實現對粉末的流化外,在清理時,還可對連接軸、板狀開關閥、以及導粉管自身起到一個自潔功能,節約成本的同時達到一物多用的功能,使清理更容易、方便、徹底。2)在連接軸的一伸出端端部軸向向內延伸一與板狀開關閥內的流化氣通道相連通的通道,不但結構簡單緊湊,而且能充分利用空間,減少裝置的體積,設計構思巧妙。3)所述導粉管伸出端于靠近開口處的外側壁上套設有密封圈,當所述板狀開關閥在封閉導粉管開口時,板狀開關閥與導粉管伸出端之間形成密封結構,使板狀開關閥與導粉管之間的密封更可靠,且密封圈可更加方便地更換。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粉末輸送或回收裝置的收縮閥在關閉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粉末輸送或回收裝置的收縮閥在打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板狀開關閥在封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I部放大圖。圖5為本技術板狀開關閥在打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之板狀開關閥與連接軸的裝配示意圖。圖7為圖6的A— A剖示圖。圖8為圖6的B— B剖示圖。圖9為本技術之導粉管與下料套的裝配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一種可防堵塞的粉末輸送或回收裝置,包括粉斗1、流化盤11、導粉管2、下料套3、板狀開關閥4、控制機構5、以及粉末回收容器6或粉末輸送管路。所述粉斗I具有一用以盛裝粉末10的空腔,粉斗I底部開設有一流化氣導入口 12以及一裝配孔。所述流化盤11設于粉斗I內并靠近粉斗底部,流化盤11與粉斗底部之間設有一流化氣室13,所述流化氣導入口 12與該流化氣室13連通,流化盤11上開設有與所述裝配孔對應的通孔。所述導粉管2的一端依次穿過粉斗I的裝配孔和流化盤11的通孔使該端開口與粉斗空腔連通,另一端自粉斗通孔中伸出。所述下料套3為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筒體結構,其封閉端開設有一連接孔31,該連接孔31套設于所述導粉管2的伸出端外,下料套3的開口端與所述粉末回收容器6或粉末輸送管路連接。下料套3的前、后側壁間分別開設有軸孔32,一連接軸7設于兩軸孔32之間,且連接軸7的兩端分別自所述軸孔32中伸出,連接軸的其中一伸出端設有自該伸出端軸向向內延伸并自連接軸側壁穿出的通道71,連接軸的另一伸出端73則與所述控制機構5連接。所述板狀開關閥4的一端套設于連接軸7外并與連接軸7固定連接,其另一端為活動端,所述控制機構5可作用于連接軸7使連接軸7并帶動板狀開關閥4翻轉以封閉或打開導粉管2的伸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防堵塞的粉末輸送或回收裝置,包括一粉斗,該粉斗具有一用以盛裝粉末的空腔,粉斗底部開設有一流化氣導入口以及一裝配孔;一流化盤,該流化盤設于粉斗內并靠近粉斗底部,流化盤與粉斗底部之間設有一流化氣室,所述流化氣導入口與該流化氣室連通,流化盤上開設有與所述裝配孔對應的通孔;一導粉管,該導粉管的一端依次穿過粉斗的裝配孔和流化盤的通孔使該端開口與粉斗空腔連通,另一端自粉斗通孔中伸出;以及一粉末回收容器或粉末輸送管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下料套,該下料套為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筒體結構,其封閉端開設有一連接孔,該連接孔套設于所述導粉管的伸出端外,下料套的開口端與所述粉末回收容器或粉末輸送管路連接;以及一板狀開關閥,該板狀開關閥的一端樞設于下料套內部,其另一端為活動端并可封閉或打開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板狀開關閥上凹設有第一容腔,該第一容腔內設有一流化板,板狀開關閥內部還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容腔連通的流化氣通道,當板狀開關閥封閉所述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時,板狀開關閥與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相抵,且其流化板與導粉管的伸出端的開口對應,使自流化氣通道輸送來的流化氣在經過流化板后能順利進入導粉管內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柯儒群,
申請(專利權)人:裕東中山機械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