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鍍廢水COD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該處理設備包括:砂濾罐、過水槽、溶氣壓力泵、溶氣罐以及生物活性炭反應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特點是,該溶氣罐的進水口連接該溶氣壓力泵的輸出端以部分地輸入來自該溶氣壓力泵的進水,該進氣口輸入壓縮空氣,從而在該溶氣罐內進行加壓溶氣。該生物活性炭反應器輸入廢水并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該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活性炭柱下方布置有溶氣出水管,該溶氣出水管上分布有小孔以排出廢水及減壓釋放而產生的微細、粒度均勻的氣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廢水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鍍廢水COD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
技術介紹
在電鍍行業中,按照鍍種和電鍍工藝的不同,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中有機廢物包括含油廢水、含不同絡合難降解有機物物廢水等。隨著電鍍廢水處理排放標準和監察力度的提高,電鍍廢水中COD (化學需氧量)的達標排放成為處理和治理的難點。電鍍廢水存在以下特點:鹽分較高;COD的主要來源為難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目前的電鍍廢水處理技術(如化學沉淀和離子交換)可以使廢水重金屬離子達到排放標準,但這些技術對于廢水中C0D、氨氮和總磷的去除效果較差,一般這些污染物經上述處理仍達不到排放要求。生物活性炭是將微生物接種于活性炭柱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以及活性炭層內微生物氧化和有機分解作用,對活性炭進行“生物再生”。由于活性炭吸附能力較強,可以先將難降解有機物截留于活性炭柱中待生物氧化碳化。同時活性炭作為微生物的生存載體,抵消了外界環境的一些不良影響,如鹽分高等。生物活性炭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電鍍廢水中C0D,而且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作用。目前生物活性炭工藝已普遍應用于城市污水和給水處理領域,但總結下來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生物活性炭工藝通過加設細孔的曝氣設備,鼓入空氣達到充氧效果,該方式存在濾料易于堵塞曝氣管,維護運行費用較高的問題;2、活性炭老化等問題需定期更換,但由于目前生物活性炭設備均為周圍密封結構,更換活性炭時需人工將活性炭挖出再裝入新活性炭。此方式不僅操作麻煩,而且破壞了長期運行形成的含特定微生物群的生物膜。更換活性炭后,需運行較長時間才能恢復處理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一種電鍍廢水COD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以解決現有工藝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出一種電鍍廢水COD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包括:砂濾罐、過水槽、溶氣壓力泵、溶氣罐以及生物活性炭反應器。該砂濾罐具有砂濾進水口及砂濾出水口,該砂濾進水口輸入電鍍廢水,該砂濾出水口輸出過濾后的電鍍廢水。該過水槽具有進水端及出水端,該進水端連接該砂濾罐的砂濾出水口。該溶氣壓力泵連接該過水槽的該出水端。該溶氣罐具有進水口、出水口及進氣口,該溶氣罐的進水口連接該溶氣壓力泵的輸出端以部分地輸入來自該溶氣壓力泵的進水,該進氣口輸入壓縮空氣,從而在該溶氣罐內進行加壓溶氣。該生物活性炭反應器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該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進水口連接該溶氣罐的出水口及該溶氣壓力泵的輸出端,以輸入廢水并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該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活性炭柱下方布置有溶氣出水管,該溶氣出水管上分布有小孔以排出廢水及減壓釋放而產生的微細、粒度均勻的氣泡。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鍍廢水COD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還包括反洗泵,該砂濾罐還具有砂濾反洗進水口和砂濾反洗出水口,且該該過水槽還具有反洗供水口,該反洗泵的輸入端連接該反洗供水口,該反洗泵的輸出端連接該砂濾反洗進水口。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活性炭柱內包含多個相互獨立的分段模塊,每一分段模塊內裝填有活性炭。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多個分段模塊上下相互間隔。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每一分段模塊具有可打開的上頂蓋及下頂蓋,該上頂蓋的周圍均勻安裝有多個吊環。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鍍廢水COD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還包括設置在該活性炭柱和該溶氣出水管之間的承托層。本技術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加壓溶氣的方式在廢水中溶入大量的氣體,而在廢水進入生物活性炭反應器后,氣體減壓釋放會產生微細、粒度均勻的氣泡。這些氣泡上浮穩定、對液體擾動微小、充氧效果較好。與現有的曝氣技術相比,本技術不需使用細孔徑的曝氣管,因而避免了濾料堵塞的問題。而且,水和氣同步推流式上升,減小了濾料對水的阻力,又便于廢水保持穩定的流速,因此無需設置配水室,從而減小了設備的體積和高度。附圖說明為讓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其中:圖1示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結構示意圖。圖2A示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上部平面圖。圖2B示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底部平面圖。圖3A示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分段模塊側視圖。圖3B示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分段模塊的俯視圖。圖4示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分段模塊的布置圖。圖5示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生物活性炭處理流程圖。圖6示出本技術一實施范例的廢水COD處理效果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實施例針對電鍍廢水中COD的特點,結合生物活性炭工藝獨特的優點,提出利用生物活性炭處理電鍍廢水中C0D。本技術實施例的重點是發揮生物的氧化作用。生物活性炭法是利用活性炭表面生長的微生物降解與活性炭吸附作用共同去除有機物。由于微生物能優先降解水中的有機物,降低了活性炭的吸附負荷,增加了炭床在達至IJ“穿透”或“失效”時通水倍數,延長了活性炭的使用周期,減少了活性炭的再生頻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與能耗。活性炭強大的吸附功能,為微生物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與普通生物法比,生物活性炭法在處理低濃度、難降解廢水方面具有很大優勢,主要因為:(I)活性炭表面對有機物的富集功能:Rittmann與McCarty提出最小基質(Smin)理論,有機物濃度低于Smin時生物膜無法形成,如乙酸的Smin為0.66mg/L。但采用生物活性炭法時,即使液相中有機物濃度低于Smin時,由于活性炭的吸附能提高炭粒周圍有機物濃度,利于生物活性炭中生物降解作用的發生。此外,一些基質濃度高于Smin,也可以作為一級基質促進生物膜形成,然后將其它濃度低于Smin的有機物作為二級基質共代謝去除。(2)活性炭吸附可去除大部分對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有機物,降低處理水的毒性,減小廢水對微生物的抑制性,利于微生物生長?;钚蕴坑邪l達的孔隙結構,一般活性炭的微孔的孔隙容積為高達0.95mL/g,孔隙數量約為1020個/g,能吸附達自身重量幾倍的有機物。Eherhadt與Rehm分別采用游離與固定化菌種降解苯酹,結果發現游離細菌對苯酹的耐受濃度為1.5g/L,而活性炭固定菌種對苯酚的耐受濃度最高可達15g/L,對炭粒吸附酚的降解率高達90%。ff.Nishijima指出,活性炭作為生物載體,可將有機物的生物降解速率由無煙煤的1.7提高到4.9,采用活性炭作為生物載體能刺激生物活性,但不改變細菌的組成與菌數。(3)活性炭粗糙的表面與巨大的比表面積,利于微生物棲息;而且炭粒在表面由于對流與擴散受到限制,活性炭表面的PH,溫度及各種物質的濃度變化相對于外界較為緩和。活性炭具有強大的吸附功能,使微生物能比較牢固地吸附在活性炭表面,在受到水流、氣流沖刷時,微生物損失較少。圖1示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所示,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主要包括砂濾罐10、反洗泵20、過水槽30、溶氣壓力泵40、溶氣罐50、以及生物活性炭反應器60。砂濾罐10具有砂濾進水口 11、砂濾出水口 12、砂濾反洗進水口13和砂濾反洗出水口 14。電鍍廢水從砂濾進水口 11進入砂濾罐10,經過濾后從砂濾出水口 12輸出。過水槽30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鍍廢水COD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砂濾罐,該砂濾罐具有砂濾進水口及砂濾出水口,該砂濾進水口輸入電鍍廢水,該砂濾出水口輸出過濾后的電鍍廢水;過水槽,具有進水端及出水端,該進水端連接該砂濾罐的砂濾出水口;溶氣壓力泵,連接該過水槽的該出水端;溶氣罐,具有進水口、出水口及進氣口,該溶氣罐的進水口連接該溶氣壓力泵的輸出端以部分地輸入來自該溶氣壓力泵的進水,該進氣口輸入壓縮空氣,從而在該溶氣罐內進行加壓溶氣;以及生物活性炭反應器,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該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進水口連接該溶氣罐的出水口及該溶氣壓力泵的輸出端,以輸入廢水并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該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活性炭柱下方布置有溶氣出水管,該溶氣出水管上分布有小孔以排出廢水及減壓釋放而產生的微細、粒度均勻的氣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鍍廢水COD的生物活性炭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砂濾罐,該砂濾罐具有砂濾進水口及砂濾出水口,該砂濾進水口輸入電鍍廢水,該砂濾出水口輸出過濾后的電鍍廢水; 過水槽,具有進水端及出水端,該進水端連接該砂濾罐的砂濾出水口 ; 溶氣壓力泵,連接該過水槽的該出水端; 溶氣罐,具有進水口、出水口及進氣口,該溶氣罐的進水口連接該溶氣壓力泵的輸出端以部分地輸入來自該溶氣壓力泵的進水,該進氣口輸入壓縮空氣,從而在該溶氣罐內進行加壓溶氣;以及 生物活性炭反應器,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該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進水口連接該溶氣罐的出水口及該溶氣壓力泵的輸出端,以輸入廢水并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該生物活性炭反應器的活性炭柱下方布置有溶氣出水管,該溶氣出水管上分布有小孔以排出廢水及減壓釋放而產生的微細、粒度均勻的氣泡。2.如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林,邱真真,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輕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