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多通道混合電離源,包括離子傳輸通道,所述傳輸通道包括第一推斥電極、離子透鏡;所述多通道電離源進一步包括:至少兩路電離通道,每路電離通道包括推斥電極、離子源、傳輸電極及切換電極;所述至少兩路電離通道與所述離子傳輸通道間的夾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使得在傳輸電極、第一推斥電極、電離通道的推斥電極作用下,任一離子源產生的離子通過傳輸電極、切換電極進入所述離子透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切換自動化、同時檢測多種對象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多通道混合電離源
本技術涉及電離源,特別涉及多通道電離源。
技術介紹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器是分析儀器領域的重要成員之一,混合的有機物分子經 過氣相色譜柱分離后進入質譜,質譜使有機物分子離子化,并使各種離子在電場或磁場的 作用下,按照質荷比大小進行分離,并檢測其相應的強度,得到的質譜信號能對物質進行定 性鑒定和定量分析。用于與氣相色譜連接的質譜檢測器通常具有電子電離(EI)源和化學電離(Cl)兩 種離子源,兩種離子源在結構上有一定的區別,要從EI源切換到Cl源工作,必需進行離子 源的更換,常常需要關閉整個色譜和質譜儀器來實現這一更換。在更多應用領域,要分析不 同的物質,需要使用不同的氣相色譜柱,也需要關閉色譜和質譜儀器實現色譜柱的更換,這 一更換過程往往是復雜的,且重新開機后的檢測性能往往不具有高度可靠的一致性。在很多分析檢測領域會遇到上述的質譜使用問題,例如檢測強極性和弱極性有機 物需要更換色譜柱,為獲得物質的分子離子信息,需要更換離子源,在有些GC-MS儀器中, 實現了雙柱進樣,即在同一套柱溫箱系統中安裝兩根色譜柱,兩根色譜柱同時插入一個離 子源中,這種使用方式免去了更換色譜柱的問題,但仍然不能實現兩類物質的同時分析。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方案中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多通道混合電離 源,實現了切換自動化、同時檢測多種對象等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多通道電離源,包括離子傳輸通道,所述傳輸通道包括第一推斥電極、離子透鏡; 所述多通道電離源進一步包括:至少兩路電離通道,每路電離通道包括推斥電極、離子源、傳輸電極及切換電極;所述至少兩路電離通道與所述離子傳輸通道間的夾角大于O度且小于180度,使 得在傳輸電極、第一推斥電極、電離通道的推斥電極作用下,任一離子源產生的離子通過傳 輸電極、切換電極進入所述離子透鏡。根據上述的多通道電離源,可選地,所述離子源連接色譜柱。根據上述的多通道電離源,優選地,所述電離通道與所述離子傳輸通道間的夾角 為90度。根據上述的多通道電離源,優選地,所述離子源是EI離子源或Cl離子源。本技術的目的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選擇性使用不同的離子源,可以不用更換離子源即可實現電子電離源(EI 源)和化學電離源(Cl源)的切換;2、不用更換色譜柱,即可實現不同種類的物質的檢測;3、可實現多種類型有機物質的同時檢測,極大提高檢測效率。附圖說明參照附圖,本技術的公開內容將變得更易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 是:這些附圖僅僅用于舉例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并非意在對本技術的保護 范圍構成限制。圖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1的多通道混合電離源的結構簡圖。具體實施方式圖1和以下說明描述了本技術的可選實施方式以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如何 實施和再現本技術。為了教導本技術技術方案,已簡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規方面。本 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源自這些實施方式的變型或替換將在本技術的范圍內。本領域 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下述特征能夠以各種方式組合以形成本技術的多個變型。由此,本 技術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選實施方式,而僅由權利要求和它們的等同物限定。實施例1:圖1示意性地給出了本技術實施例的多通道混合電離源的結構簡圖,如圖1 所示,所述電離源包括:包括離子傳輸通道,所述傳輸通道包括第一推斥電極3、離子透鏡(如三個電極4、5、6);所述離子傳輸通道是本領域的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至少兩路電離通道,每路電離通道包括推斥電極、離子源1、傳輸電極及切換電極 2,該推斥電極、離子源、傳輸電極及切換電極均是本領域的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如,所 述離子源可選用Cl離子源、EI離子源或其它類型的離子源??蛇x地,所述離子源連接色譜 柱,從而組成色譜-質譜聯用儀。所述至少兩路電離通道與所述離子傳輸通道間的夾角大于O度且小于180度,優 選是90度,使得在傳輸電極、第一推斥電極、電離通道的推斥電極作用下,任一離子源產生 的離子通過傳輸電極、切換電極進入所述離子透鏡。本技術實施例還給出了上述多通道電離源的工作方法,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 下步驟:(Al)根據待測對象而選擇適用的電離通道;(A2)調整所述適用的電離通道的切換電極,待測對象的分子在離子源內被電子轟 擊至離子化后,在電離通道的推斥電極和傳輸電極的作用下,引入第一推斥電極附近,離子 在該第一推斥電極和離子透鏡的作用下,運動方向偏轉,最終引入質量分析器中??蛇x地,所述離子源同時工作,從而實現至少兩路待測對象的同時檢測。實施例2:根據本技術實施例1的電離源及工作方法應用例,具體是應用在色譜-質譜 聯用儀中分析有機物。在該應用例中,具有夾角為180度的兩路電離通道,每路電離通道的 離子源連接色譜柱,直接離子化待測對象。兩路電離通道的離子源分別采用Cl離子源、EI 離子源,且每一路中傳輸電極和切換電極采用一個電極,從而適用不同的檢測要求。所述兩路電離通道與所述離子傳輸通道間的夾角為90度,且電離通道中推斥電極、傳輸電極、第一推斥電極、離子透鏡的三個電極上施加的電壓分別為:8(^、5(^、4(^、3(^、2(^、1(^,從而實現了正離子的90度偏轉。在每路電離通道中切換電極的控制下,上述電離源不僅分時間地檢測相同或不同的待測對象,還可以同時檢測相同或不同的待測對象。這種切換,無需人工更好色譜柱,可全自動實現,且實現了不同對象的同時檢測,明顯地提高了檢測效率。實施例3:根據本技術實施例1的電離源及工作方法應用例,具體是應用在色譜-質譜聯用儀中分析有機物。在該應用例中,具有相鄰夾角為90度的四路電離通道,每路電離通道的離子源連接色譜柱,直接離子化待測對象。兩路電離通道的離子源采用Cl離子源或EI 離子源,從而適用不同的檢測要求。所述四路電離通道與所述離子傳輸通道間的夾角為120 度,電離通道中推斥電極、傳輸電極、第一推斥電極、離子透鏡的三個電極上施加電壓,從而實現了電離通道中離子的120度偏轉。在每路電離通道中切換電極的控制下,上述電離源不僅分時間地檢測相同或不同的待測對象,還可以同時檢測相同或不同的待測對象。這種切換,無需人工更好色譜柱,可全自動實現,且實現了不同對象的同時檢測,明顯地提高了檢測效率。上述實施例僅2、3是示例性地給出了電離通道和傳輸通道間夾角為90度、120度的情況,當然還可以是其它夾角,如30度、60度、150度等,不同的是需要在電極上施加不同的電壓。這對于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容易實現的,具體實施方式也是可預料得到`的,是能夠實現本技術的目的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多通道電離源,包括離子傳輸通道,所述傳輸通道包括第一推斥電極、離子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電離源進一步包括:至少兩路電離通道,每路電離通道包括推斥電極、離子源、傳輸電極及切換電極;所述至少兩路電離通道與所述離子傳輸通道間的夾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使得在傳輸電極、第一推斥電極、電離通道的推斥電極作用下,任一離子源產生的離子通過傳輸電極、切換電極進入所述離子透鏡。
【技術特征摘要】
1.多通道電離源,包括離子傳輸通道,所述傳輸通道包括第一推斥電極、離子透鏡;其 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電離源進一步包括:至少兩路電離通道,每路電離通道包括推斥電極、離子源、傳輸電極及切換電極;所述至少兩路電離通道與所述離子傳輸通道間的夾角大于O度且小于180度,使得在 傳輸電極、第一推斥電極、電離通道的推斥電極作用下,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先偉,劉立鵬,馬輝,鄧豐濤,
申請(專利權)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