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電極隔離結構,該結構包括:PET層;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分別設置在所述PET層的兩側;和至少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所述至少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設置在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中的至少一個上。該電極隔離結構較傳統的電極隔離結構更能耐受紫外線,從而有利于維持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電極隔離結構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電池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電極隔離結構。
技術介紹
在太陽能電池組件中,通常用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來隔離電池的正負電極。目前,已出現了用于隔離電池的正負電極的EPE結構(典型的如3M公司的EPE),其是由一層PET和上下兩層EVA(乙烯醋酸乙烯酯)構成的。如圖1所示,一種示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玻璃2、兩個EVA層3以及背板5 (如3M公司的BBF太陽能背板),太陽光I透過玻璃2,太陽能電池4被封裝在所述的兩個EVA層3之間,且所述的EPE結構8設置在電池的正、負極6和7之間,用于隔離這些電池的正和負極。傳統上,所述的上下兩層EVA是吸收紫外線的,因而不能透過紫外線。然而,現在原來越多的太陽能組件廠商在上述組件結構中采用紫外線透過的EVA封裝,以提高組件的輸出功率。雖然采用紫外線透過的EVA封裝能夠提高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輸出功率,但是也將導致所述的上下兩層EVA之間的EPE結構由于受到紫外線的照射而變黃,從而影響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外觀。更嚴重地,紫外線照射還可能使PET材料變脆,從而影響組件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希望開發一種耐受紫外線的EPE結構,其設置在采用紫外線透過的EVA封裝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中,用于減少到達EPE結構中的PET層的紫外線,從而降低其黃化指數和維持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性能。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電極隔離結構,該結構包括=PET層;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分別設置在所述PET層的兩側;和至少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所述至少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設置在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中的至少一個上。優選地,所述電極隔離結構包括兩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且所述兩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分別設置在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上。或者,所述電極隔離結構包括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且所述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設置在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中的一個上。優選地,所述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由EVA粒子與有機和/或無機抗紫外線功能材料經混合、攪拌和擠出成形制成。所述有機抗紫外線功能材料包括有機紫外線吸收劑和有機紫外線穩定劑。所述有機紫外線吸收劑選自水楊酸酯類、苯酮類、苯并三唑類、取代丙烯腈類、三嗪類吸收劑中的一種。所述有機紫外線穩定劑包括受阻胺類穩定劑。所述無機抗紫外線功能材料選自滑石粉,碳酸鈣,二氧化鈦,炭黑中的一種。優選地,所述PET層的厚度介于90微米和125微米之間,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的厚度分別介于15微米和35微米之間,且所述至少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的 厚度介于65微米和85微米之間。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其示出了傳統的EPE結構在該組件中的位置;圖2為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EPE結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EPE結構從上至下呈抗紫外線EVA層/粘結用EVA層/PET層/粘結用EVA層/抗紫外線EVA層的五層結構。具體地,層I為厚度介于90微米和125微米之間的PET層。在該層I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層2,它們是厚度介于15微米和35微米之間的EVA層,起粘結作用。在該兩個層2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層3,它們是厚度介于65和85微米之間的EVA層,具有抗紫外線功能。與前述現有的EPE結構類似,本技術的EPE結構也被設置在太陽能電池組件中的相鄰電池的正、負電極之間。對于處于該五層結構內側的起粘結作用的EVA層,優選地,其為高熔融指數(例如,熔融指數大于10)的EVA,且其流動指數介于10和30之間(在載荷為2.16kg和190°C條件下),其中VA(醋酸乙烯酯)含量介于5%至45%之間。例如,可以選用臺塑科技的TAISOX 7660M EVA,且其厚度選為30微米。對于處于該五層結構外側的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優選地,其為低熔融指數(例如,熔融指數小于10)的EVA,且其流動指數小于5 (載荷為2.16kg,190°C ),其中VA含量介于5%至45%之間。例如,可以選用臺塑科技的TAISOX 7360M EVA,且其厚度選為70微米。對于該五層結構中的PET層,其優選地是白色的PET層,且優選地是耐候性較好的背板膜材用的PET層。例如,可以選用東材科技的商品名為DSll的PET產品,且其厚度選為100微米。為了使該五層結構外側的EVA層具有抗紫外線功能,可以在其中添加有機和/或無機抗紫外線功能材料中的一種或多種。具體地,有機抗紫外線功能材料包括紫外線吸收劑和穩定劑。其中,紫外線吸收劑可以分為水楊酸酯類、苯酮類、苯并三唑類、取代丙烯腈類、三嗪類等。例如,苯酮類的紫外線吸收劑可包括UV-9(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531(2-羥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UV-24(2,2’ - 二羥基-甲氧基二苯甲酮)等,苯并三唑類的紫外線吸收劑可包括UV-326[(2’ -羥基-3’ -叔丁基-5’ -甲基苯基)_5_氯代苯并三唑]、UV-P [2-(2’ -羥基-5’ -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等,以及三嗪類的紫外線吸收劑可包括三嗪-5 [2,4,6-三(2’_羥基-4’-正辛氧基苯基)-1,3,5_三嗪]等。穩定劑可包括受阻胺類等。典型的穩定劑可包括例如巴斯夫公司的 TINUVIN 622, TINUVIN770, TINUVIN 783, TINUVIN P, TINUVIN788 等。另一方面,可用的無機抗紫外線功能材料包括滑石粉,碳酸鈣,二氧化鈦,炭黑等。為了制備所述的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可以將上述低熔融指數的且流動性小于5的EVA粒子與上述有機和/或無機抗紫外線功能材料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粉末按一定比例(如EVA粒子99份,紫外線吸收劑I份,按重量比計),常溫(10 30°C )在轉速為500轉每分鐘時,通過側喂料口分批加入在攪拌機中進行混合并充分攪拌半小時,然后再擠出成形。該五層EPE結構的一種示例性的制備方法如下:第一步,在100微米的PET層(DSlI,東材科技)的一個面上制備一個30微米的EVA層(TAIS0X 7660M),并在該PET層的與該面相對的另一個面上制備另一個30微米的EVA 層(TAIS0X 7660M),形成 30 微米 EVA/100 微米 PET/30 微米 EVA 結構;第二步,在所形成的30微米EVA/100微米PET/30微米EVA結構中的兩個EVA層的露出表面上,分別制備70微米的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TAIS0X 7360M),從而得到70微米抗紫外線EVA/30微米EVA/100微米PET/30微米EVA/70微米抗紫外線EVA的五層結構。根據試驗,在90kWh/m2的累計紫外光輻照劑量下,使用HUNTERLAB公司的LabScanXE黃化指數儀,按照ASTM D1925測試方法來測試樣品的黃化指數,測得該抗紫外的EPE結構黃化指數小于5。而同樣在90kWh/m2的累計紫外光輻照劑量下,傳統的EPE結構黃化指數將達到20以上。應當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電極隔離結構,設置在太陽能電池組件中的相鄰電池的正、負電極之間,每一個所述電極隔離結構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層;?兩個用于粘結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層,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分別設置在所述PET層的兩側;和?至少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所述至少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設置在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中的至少一個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電極隔離結構,設置在太陽能電池組件中的相鄰電池的正、負電極之間,每一個所述電極隔離結構包括: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層; 兩個用于粘結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層,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分別設置在所述PET層的兩側;和 至少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所述至少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設置在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中的至少一個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隔離結構,其中,所述電極隔離結構包括兩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且所述兩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分別設置在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上。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隔離結構,其中,所述電極隔離結構包括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且所述一個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EVA層設置在所述兩個用于粘結的EVA層中的一個上。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茅雙明,潘銳,王旭軍,周杰,
申請(專利權)人:三M材料技術合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