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絞盤上的、兼具串激電機和永磁電機兩者優點的絞盤用電機,即生產及裝配工藝較簡單、功率能夠做的較大、溫升慢、效率高,它包括換向器(1)、定子(2)、轉子(3)、磁極(4),所述轉子(3)設有采用單層鏈式繞法的電樞繞組;所述磁極(4)為兩對或三對,所述磁極(4)為滿足剩余磁通密度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Gs,4000Gs]、磁感應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2800oe,3300oe]、內稟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oe,4000oe]、最大磁能積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MGoe,4°MGoe]中四項參數均落入各自所屬取值區間的磁鋼所制成的永磁磁極,各永磁磁極軸對稱固定于所述定子(2)的內壁。(*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機
,具體講是一種絞盤用電機。
技術介紹
目前的絞盤用電機廣泛使用的有兩種,分別是串激電機和永磁電機,在實際生產和使用中,存在以下情況:由于串激電機的轉子的電樞繞組采用單層鏈式繞法,所以功率能夠做的較大、提速較快,但是由于定子上設置的勵磁線圈和轉子上的繞組通電發熱或偶爾空載大電流導致的巨大熱量,決定了串激電機溫升較快、效率較低,且發熱以后,串激電機輸出的扭力會持續減小,從而使得絞盤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產生危險,又由于串激電機在定子上設置勵磁線圈作為磁極使用,所以用銅較多、生產及裝配工藝復雜,成本較高;永磁電機由于轉子電樞繞組繞制困難,繞組數量有限,所以功率無法做的較大,一般是6000瓦以內,但是永磁電機采用磁鋼作為磁極,磁鋼生產及裝配工藝較簡單,成本較低,磁鋼本身不發熱,永磁電機的溫升較串激電機要慢許多,且無需提供額外電能給勵磁線圈使用,使得永磁電機效率高。綜合上述,長期以來,絞盤用電機要么是串激電機,要么是永磁電機,還未見用于絞盤上的(將電機體積及重量控制在一定要求之內)、兼具串激電機和永磁電機兩者優點的電機公諸于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絞盤上的、兼具串激電機和永磁電機兩者優點的絞盤用電機,即生產及裝配工藝較簡單、功率能夠做的較大、溫升慢、效率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絞盤用電機,它包括換向器、定子、轉子、磁極,所述轉子套設于定子內,換向器的碳刷與轉子上的換向銅片接觸,所述轉子設有采用單層鏈式繞法的電樞繞組;所述磁極為兩對或三對,所述磁極為滿足剩余磁通密度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Gs,4000Gs]、磁感應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2800oe,3300oe]、內稟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oe,4000oe]、最大磁能積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 MGoe,4° MGoe]中四項參數均落入各自所屬取值區間的磁鋼所制成的永磁磁極,各永磁磁極軸對稱固定于所述定子的內壁。所述磁極為剩余磁通密度是3600Gs、磁感應矯頑力是2800oe、內稟矯頑力是3600oe、最大磁能積是3° MGoe的磁鋼。所述磁極為剩余磁通密度是3800Gs、磁感應矯頑力是3000oe、內稟矯頑力是3800oe、最大磁能積是3.5° MGoe的磁鋼。所述磁極為剩余磁通密度是4000Gs、磁感應矯頑力是3300oe、內稟矯頑力是4000oe、最大磁能積是4° MGoe的磁鋼。所述電樞繞組的結構為29槽4極或29槽6極。各換向銅片沿轉子周向均勻分布,各換向銅片的長度方向為轉子的軸線方向。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絞盤用電機的特點在于突破了傳統電機設計的思維定式,將用于串激電機的采用單層鏈式繞法的電樞繞組的轉子套設于設有磁鋼制成的永磁磁極的定子中,磁鋼性能參數為滿足剩余磁通密度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Gs,4000Gs]、磁感應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2800oe,3300oe]、內稟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oe,4000oe]、最大磁能積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 MGoe,4° MGoe]中四項參數均落入各自所屬取值區間,換向器結構采用現有技術即可,比如現有永磁電機的換向器,從而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在有效控制電機體積及重量的前提下,兼具串激電機和永磁電機兩者優點,轉子的電樞繞組采用單層鏈式繞法,上述性能參數中的磁鋼代替了勵磁線圈,使得本技術具有生產及裝配工藝較簡單、功率能夠做的較大、溫升慢、效率高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絞盤用電機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絞盤用電機的右視圖。圖3是本技術絞盤用電機的A-A向剖面圖。圖4是本技術絞盤用電機的爆炸圖。圖中所示,1、換向器,2、定子,3、轉子,4、磁極,5、碳刷,6、換向銅片,7、接線柱,8、電機支架,9、軸承,10、硅膠墊,11、電機后蓋,12、法蘭面螺釘。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絞盤用電機,它包括換向器1、定子2、轉子3、磁極4、電機支架8、軸承9、硅膠墊10、電機后蓋11、法蘭面螺釘12,所述轉子3套設于定子2內,換向器I與定子的殼體連接,從換向器I引出兩個接線柱7,換向器I的碳刷5與轉子3上的換向銅片6接觸,所述轉子3設有采用單層鏈式繞法的電樞繞組;所述磁極4為兩對或三對,所述磁極4為滿足剩余磁通密度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Gs,4000Gs]、磁感應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2800oe,3300oe]、內稟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oe,4000oe]、最大磁能積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 MGoe,4° MGoe]中四項參數均落入各自所屬取值區間的磁鋼所制成的永磁磁極,各永磁磁極軸對稱固定于所述定子2的內壁。所述電樞繞組的結構為29槽4極或29槽6極,隨著槽數的增大,功率可以隨之增大。各換向銅片6沿轉子3周向均勻分布,各換向銅片6的長度方向為轉子3的軸線方向。本例中,所述磁極4為兩對;所述電樞繞組的結構為29槽4極;換向銅片6位于轉子柱面上,碳刷5與換向銅片6之間為柱面(徑向)接觸,除了上述碳刷5與換向銅片6之間的接觸結構外,換向銅片6還可以是位于轉子端面上,此時,碳刷5與換向銅片6之間為端面接觸。磁鋼舉了三個例子,分別是:所述磁極4為剩余磁通密度是3600Gs、磁感應矯頑力是2800oe、內稟矯頑力是3600oe、最大磁能積是3° MGoe的磁鋼;所述磁極4為剩余磁通密度是3800Gs、磁感應矯頑力是3000oe、內稟矯頑力是3800oe、最大磁能積是3.5° MGoe的磁鋼;所述磁極4為剩余磁通密度是4000Gs、磁感應矯頑力是3300oe、內稟矯頑力是4000oe、最大磁能積是4° MGoe的磁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絞盤用電機,它包括換向器(1)、定子(2)、轉子(3)、磁極(4),所述轉子(3)套設于定子(2)內,換向器(1)的碳刷(5)與轉子(3)上的換向銅片(6)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3)設有采用單層鏈式繞法的電樞繞組;所述磁極(4)為兩對或三對,所述磁極(4)為滿足剩余磁通密度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Gs,4000Gs]、磁感應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2800oe,3300oe]、內稟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oe,4000oe]、最大磁能積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MGoe,4°MGoe]中四項參數均落入各自所屬取值區間的磁鋼所制成的永磁磁極,各永磁磁極軸對稱固定于所述定子(2)的內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絞盤用電機,它包括換向器(I)、定子(2)、轉子(3)、磁極(4),所述轉子(3)套設于定子(2)內,換向器(I)的碳刷(5)與轉子(3)上的換向銅片(6)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3)設有采用單層鏈式繞法的電樞繞組;所述磁極(4)為兩對或三對,所述磁極(4)為滿足剩余磁通密度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Gs,4000Gs]、磁感應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2800oe,3300oe]、內稟矯頑力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600oe,4000oe]、最大磁能積取值范圍為閉區間[3° MGoe,4° MGoe]中四項參數均落入各自所屬取值區間的磁鋼所制成的永磁磁極,各永磁磁極軸對稱固定于所述定子(2 )的內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絞盤用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極(4)為剩余磁通密度是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鳴奎,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赤馬絞盤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