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手持式修枝剪,屬于電動工具技術領域。該工具包括定刀、動刀,動刀朝握柄方向延伸出手柄,手柄與握柄之間裝有張開簧;握柄內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與動刀銜接;傳動機構包括主動圓錐齒輪、與動刀銷軸同軸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軸向位置的從動圓錐齒輪,以及與動刀銷軸同軸且與動刀相對固定的棘輪,定刀上安裝具有第一和第二角向位置的棘爪。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后,可以實現依靠動力剪切粗硬樹枝,并且剪切前、后動刀可以快速運動,因此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弊端,方便地高效完成修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園林工具,尤其是一種具有動力裝置的手持式修枝剪,屬于工具
技術介紹
使用手持式修枝剪對樹木花草進行修整是園林管理的重要工作。現有的手持式修枝剪主要分為手動和電動兩類,其基本結構分別為申請號200980133207.3、201010268820.0的中國專利申請所公開。其中電動手持式修枝剪包括固定于機身的定刀片、相對于定刀片可往復張合的動刀片、與動刀片連接的驅動部分、齒輪箱及電機。與手動修枝剪相比,電動修枝剪的優點是可以借助動力驅動剪斷手動難以剪切的較粗枝杈,但其動、定刀的相對運動速度完全受限與驅動裝置,無法實現剪切之前的快速閉合以及剪切之后的迅速復位,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效率受限,難以得心應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依靠動力剪切粗硬樹枝、并且剪切前后動刀可以快速運動的手持式修枝剪,從而顯著提高工作效率。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手持式修枝剪包括位于握柄一端且相對固定的定刀,以及通過動刀銷軸鉸支在握柄一端與定刀形成剪切口的動刀,所述動刀朝握柄方向延伸出手柄,所述手柄與握柄之間裝有張開簧;還包括手柄開關控制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刀銜接;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轉軸與電機輸出軸平行的主動圓錐齒輪、與動刀銷軸同軸且通過離合機構具有第一和第二軸向位置的從動圓錐齒輪,以及與動刀銷軸同軸且與動刀相對固定的棘輪,所述定刀上安裝具有第一和第二角向位置的棘爪。當所述棘爪轉至第一角向位置時`,所述棘輪處于被限制朝擴大剪切口方向轉動狀態,所述從動圓錐齒輪處于與主動圓錐齒輪嚙合且與動刀緊密貼合的第一位置;當所述棘爪轉至第二角向位置時,所述棘輪處于被限制朝縮小剪切口方向轉動狀態,所述從動圓錐齒輪處于受壓套壓迫脫離與主動圓錐齒輪嚙合且與動刀脫離貼合的第二位置。典型的離合機構包括裝在動刀銷軸上并與之形成螺旋副的壓套,所述壓套的一端與所述從動圓錐齒輪端面貼合,所述棘爪與所述壓套之間通過嚙合傳動連接。這樣,在使用本專利技術的修枝剪進行剪切時,使棘爪處于第一角向位置,即可依靠手掌的捏合作用克服張開簧的撐張力,使動刀在手柄帶動下轉動,迅速縮小剪切口,進行剪切,當剪切粗硬樹枝阻力較大時,觸發手柄開關,即可借助電機輸出扭矩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動刀完成剪切修枝。剪切完畢,使棘爪處于第二角向位置,由于電機脫離與動刀的嚙合,同時棘輪機構允許動刀朝擴大剪切口方向轉動,且此時從動圓錐齒輪脫離與主動圓錐齒輪的嚙合,因此手柄將在張開簧作用下迅速復位張開。由此可見,采用本專利技術后,可以實現依靠動力剪切粗硬樹枝,并且剪切前、后動刀可以快速運動,因此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弊端,方便地高效完成修枝。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手柄外側裝有杠桿柄,所述杠桿柄與手柄之間裝有撐開簧以及手柄開關,所述杠桿柄的前端與棘爪傳動銜接,所述撐開簧的彈性系數大于張開簧的彈性系數;當所述杠桿柄的后端處于遠離手柄的撐開位置時,所述棘爪處于第二角向位置,所述手柄開關處于未被觸發狀態;當所述杠桿柄的后端處于靠近手柄的靠攏位置時,所述棘爪處于第一角向位置,所述手柄開關處于被觸發狀態。這樣,可以通過操控杠桿柄,在無需改變握持狀態的前提下,單手實現棘爪位置的切換,從而相應改變修枝剪的工作狀態,使其操作使用更為方便。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拆去外殼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實施例剪切后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側視圖。圖4為圖1實施例剪切前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側視圖。圖6為圖2的B-B剖視放大圖。圖7為圖4的B-B剖視放大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手持式修枝剪如圖1 (同時參見圖2至圖7)所示,包括位于握柄I 一端且相對固定的定刀2、通過動刀銷軸13鉸支在握柄一端與定刀2形成剪切口的動刀3。動刀銷軸13的一端通過端盤限位,另一端通過罩蓋16、螺母17軸向限位。動刀3朝握柄I方向延伸出手柄4,手柄4與握柄I之間裝有張開簧5。握柄I內裝有手柄開關6控制的電機7以及電池。電機7的輸出軸通過減速傳動機構8與動刀3銜接。傳動機構8包括其轉軸與電機I輸出軸平行的主動圓錐齒輪9、與動刀銷軸13同軸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軸向位置的從動圓錐齒輪10,以及與動刀銷軸13同軸且與動刀3相對固定的棘輪11。從動圓錐齒輪10和動刀3的相對表面分別具有可相互嚙合的端面齒(也可以摩擦嚙合等其它貼緊嚙合結構)。定刀2上安裝具有第一和第二角向位置的Y形棘爪12。動刀銷軸13上裝有與之形成螺旋副的壓套14,壓套14的一端與從動圓錐齒輪10端面貼合,Y形棘爪12與壓套14之間通過伸入Y形叉口中的撥銷15嚙合傳動連接。手柄4外側裝有三級連桿構成的杠桿柄18,該杠桿柄18后端與手柄4之間裝有撐開簧19以及控制電機啟動的手柄開關6。杠桿柄18的前端具有開叉,Y形棘爪11的一爪伸入開叉內,構成傳動銜接。撐開簧19的彈性系數大于張開簧5的彈性系數。使用時,操縱杠桿柄使棘爪處于圖4、圖7所示的第一角向位置,即可依靠手掌對杠桿柄以及手柄的捏合作用克服張開簧的撐張力,使動刀在手柄帶動下轉動,迅速縮小剪切口,直接進行細軟樹枝的剪切;而當剪切粗硬樹枝時,縮小的剪切口遇到阻力較大時,杠桿柄克服撐開簧的作用力觸發手柄開關,使電機輸出扭矩。此時,由于棘爪處于圖4所示的第一角向位置,棘輪處于被限制朝擴大剪切口方向轉動狀態,因此剪切口只能縮小不會張開,而從動圓錐齒輪處于與主動圓錐齒輪嚙合且與動刀緊密貼合的第一位置,其端面齒與動刀相對表面的端面齒嚙合,因此電機的輸出扭矩十分可靠地轉變為動刀的強力剪切動作,使操作者不用費力即可完成粗硬樹枝的修剪。剪切完畢,松開杠桿柄時,手柄開關脫離被觸發狀態,電機斷電;撐開簧的復位作用使棘爪被撥到如圖2、圖6所示的第二角向位置,Y形棘爪通過撥銷帶動壓套旋轉,在螺旋副的作用下,壓套沿動刀銷軸旋進,將從動圓錐齒輪壓至脫離與主動圓錐齒輪嚙合且與動刀脫離貼合的第二位置,同時棘輪機構允許動刀朝擴大剪切口方向轉動,因此手柄 將在張開簧作用下迅速復位張開。如此循環往復,即可實現粗硬樹枝的快速便捷修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持式修枝剪,包括位于握柄一端且相對固定的定刀,以及通過動刀銷軸鉸支在握柄一端與定刀形成剪切口的動刀,所述動刀朝握柄方向延伸出手柄,所述手柄與握柄之間裝有張開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手柄開關控制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刀銜接;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轉軸與電機輸出軸平行的主動圓錐齒輪、與動刀銷軸同軸且通過離合機構具有第一和第二軸向位置的從動圓錐齒輪,以及與動刀銷軸同軸且與動刀相對固定的棘輪,所述定刀上安裝具有第一和第二角向位置的棘爪。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持式修枝剪,包括位于握柄一端且相對固定的定刀,以及通過動刀銷軸鉸支在握柄一端與定刀形成剪切口的動刀,所述動刀朝握柄方向延伸出手柄,所述手柄與握柄之間裝有張開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手柄開關控制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刀銜接;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轉軸與電機輸出軸平行的主動圓錐齒輪、與動刀銷軸同軸且通過離合機構具有第一和第二軸向位置的從動圓錐齒輪,以及與動刀銷軸同軸且與動刀相對固定的棘輪,所述定刀上安裝具有第一和第二角向位置的棘爪。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修枝剪,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棘爪轉至第一角向位置時,所述棘輪處于被限制朝擴大剪切口方向轉動狀態,所述從動圓錐齒輪處于與主動圓錐齒輪嚙合且與動刀緊密貼合的第一位置;當所述棘爪轉至第二角向位置時,所述棘輪處于被限制朝縮小剪切口方向轉動狀態,所述從動圓錐齒輪處于受壓套壓迫脫離與主動圓錐齒輪嚙合且與動刀脫離貼合的第二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修枝剪,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毅,肖煒,代志君,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久馳機電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