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無合金層軸瓦噴涂MoS2工藝,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在無合金層軸瓦上噴涂MoS2的問題,該工藝包括對鋼背層的清洗、酸洗、清水洗、鋼鈦化、冷水漂洗、熱水漂洗、噴涂、烘干、鋼背拋光、燒結等一系列步驟,在酸洗步驟之前,可先將清洗后的鋼背層置于自來水中進行清洗,在噴涂步驟之前,也可先將熱水漂洗后的鋼背層置于烘箱中進行烘干,該工藝在實施過程中安全環保,因為不進行電鍍,能夠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該工藝生產出的軸瓦具有較好的抗干磨性能、抗咬合性能、耐腐蝕性能、耐磨性能,減少安裝和使用過程中軸瓦內表面的劃傷問題,延長軸瓦和軸瓦中潤滑油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軸瓦生產
,特別是指一種在無合金層軸瓦上噴涂MoS2的工藝。
技術介紹
現在我們國家在大馬力柴油發動機上應用的軸瓦材料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鋁基材料,另一種是銅鉛材料。由于一般情況下主軸瓦承受的壓力比較少,所以主軸瓦一般采用的是鋁基材料,而連桿瓦由于發動機在運轉的過程中所承受的爆破壓力較大,因此一般選用的是銅鉛材料。銅鉛材料的疲勞強度是125兆帕以上,要遠遠大于鋁基材料的疲勞強度,由于鋁基材料的合金層本身比較軟,因此一般不需要進行電鍍,而銅鉛材料的疲勞強度高,合金層的硬度相對來說比較硬,鑲嵌性比鋁基材料差,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在內表面上電鍍上一層軟的減磨層,減磨層的成分根據發動機功率的大小一般有三元鍍層(銅、鉛、錫三種元素)、四元鍍層(銅、鉛、錫、銦)、五元鍍層(銅、鉛、錫、銦、陶瓷粉)這三種。這三層鍍層鍍在軸瓦表面上的厚度大約在0.020mm左右,在銅鉛軸瓦上電鍍減磨層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軸瓦內表面的順應性、鑲嵌性、耐磨性,同時因為銅鉛材料的疲勞強度高,所以既解決了鋁基材料軟的問題,又提高了軸瓦的疲勞強度,使軸瓦的使用壽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隨著發動機功率的不斷攀升、超載及操作方面的問題,現有的軸瓦不管內表面是三元電鍍還是五元電鍍,軸瓦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合金層剝落和鍍層整張剝落的現象,造成發動機抱軸燒瓦的情況。據國內及國際上的統計,軸瓦除去安裝使用不當以外,95.90%以上的失效模式是因為高溫引起的,由于高溫造成合金層中低熔點的組元融化或是軟化,使合金層在曲軸的脈動載荷下產生失效。因此,無合金層的軸瓦成為人們追求的結構形式,但另一方面,一旦將合金層從軸瓦中去掉,減磨層的制作又成為了一個新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無合金層軸瓦噴涂MoS2工藝,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無合金層軸瓦上噴涂MoS2較難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其包括如下步驟I)清洗;將精鏜后的鋼背層置于盛有中性清洗劑的超聲波清洗機中進行清洗,溫度60-70°C,時間2-8分鐘;2)酸洗;將鋼背層置于100_120g/L的稀鹽酸中,在常溫下清洗I分鐘;3)清水洗;將鋼背層置于自來水中,在常溫下清洗至少一次,每次I分鐘,直至將鋼背層上的稀鹽酸清洗干凈;4)鋼鈦化;將鋼背層置于鈦化藥水中清洗,溫度40_85°C,時間2_8分鐘;5)冷水漂洗;將鋼背層置于去離子水中,在常溫下清洗I分鐘;6)熱水漂洗;將鋼背層置于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溫度85°C以上,時間I分鐘;7)噴涂;在30-701:溫度條件下,用噴槍在鋼背層上噴涂PI樹脂層,厚度0.001 0.003mm,再在PI樹脂層上噴涂MoS2層,厚度0.012 0.015mm,最后在MoS2層上噴涂PAR潤滑涂層,厚度0.003 0.005mm ;8)烘干;將上述部件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溫度100_280°C,時間30_40分鐘;9)鋼背拋光;將上述部件的鋼背層在砂輪機上使用尼龍纖維輪拋光,直至將其拋光干凈;10)燒結;將上述部件置于真空烘箱中,溫度150_370°C,時間30-40分鐘。其中,在酸洗步驟之前,可先將清洗后的鋼背層置于自來水中,在常溫下清洗I分鐘,將部件上存留的中性清洗劑清洗干凈。在噴涂步驟之前,也可先將熱水漂洗后的鋼背層置于烘箱中烘干,溫度120°C,時間20分鐘。上述工藝在實施過程中安全環保,因為不鍍鉛,能夠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該工藝生產出的軸瓦具有較好的抗干磨性能、抗咬合性能、耐腐蝕性能、耐磨性能,減少安裝和使用過程中軸瓦內表面的劃傷問題,延長軸瓦和軸瓦中潤滑油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無合金層軸瓦噴涂MoS2工藝的流程圖,其包括以下幾個步驟:I)清洗;將精鏜后的鋼背層置于盛有中性清洗劑的超聲波清洗機中進行清洗,溫度60-70°C,時間2-8分鐘;2)酸洗;將鋼背層置于100_120g/L的稀鹽酸中,在常溫下清洗I分鐘;3)清水洗;將鋼背層置于自來水中,在常溫下清洗至少一次,每次I分鐘,直至將鋼背層上的稀鹽酸清洗干凈;4)鋼鈦化;將鋼背層置于鈦化藥水中清洗,溫度40_85°C,時間2_8分鐘;5)冷水漂洗;將鋼背層置于去離子水中,在常溫下清洗I分鐘;6)熱水漂洗;將鋼背層置于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溫度85°C以上,時間I分鐘;7)噴涂;在30-701:溫度條件下,用噴槍在鋼背層上噴涂PI樹脂層,厚度0.001 0.003mm,再在PI樹脂層上噴涂MoS2層,厚度0.012 0.015mm,最后在MoS2層上噴涂PAR潤滑涂層,厚度0.003 0.005mm ;8)烘干;將上述部件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溫度100_280°C,時間30_40分鐘;9)鋼背拋光;將上述部件的鋼背層在砂輪機上使用尼龍纖維輪拋光,直至將其拋光干凈;10)燒結;將上述部件置于真空烘箱中,溫度150_370°C,時間30-40分鐘。其中,在酸洗(即步驟2)之前,可先將清洗后的鋼背層置于自來水中,在常溫下清洗I分鐘,將部件上存留的中性清洗劑清洗干凈。在噴涂(即步驟7)之前,也可先將熱水漂洗后的鋼背層置于烘箱中烘干,溫度120°C,時間20分鐘。另外,經過實際實踐證明,鋼鈦化步驟中,鈦化藥水的溫度保持在70V,清洗時間維持在5分鐘;烘干步驟中,真空烘箱中的溫度保持在180°C;燒結步驟中,真空烘箱中的溫度保持在280°C時,所生產出的產品具有較好的質量。上述工藝在實施過程中安全環保,因為不進行電鍍,能夠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該工藝生產出的軸瓦具有較好的抗干磨性能、抗咬合性能、耐腐蝕性能、耐磨性能,減少安裝和使用過程中軸瓦內表面的劃傷問題,延長軸瓦和軸瓦中潤滑油的使用壽命。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無合金層軸瓦噴涂MoS2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清洗;將精鏜后的鋼背層置于盛有中性清洗劑的超聲波清洗機中進行清洗,溫度60?70℃,時間2?8分鐘;2)酸洗;將鋼背層置于100?120g/L的稀鹽酸中,在常溫下清洗1分鐘;3)清水洗;將鋼背層置于自來水中,在常溫下清洗至少一次,每次1分鐘,直至將鋼背層上的稀鹽酸清洗干凈;4)鋼鈦化;將鋼背層置于鈦化藥水中清洗,溫度40?85℃,時間2?8分鐘;5)冷水漂洗;將鋼背層置于去離子水中,在常溫下清洗1分鐘;6)熱水漂洗;將鋼背層置于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溫度85℃以上,時間1分鐘;7)噴涂;在30?70℃溫度條件下,用噴槍在鋼背層上噴涂PI樹脂層,厚度0.001~0.003mm,再在PI樹脂層上噴涂MoS2層,厚度0.012~0.015mm,最后在MoS2層上噴涂PAR潤滑涂層,厚度0.003~0.005mm;8)烘干;將上述部件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溫度100?280℃,時間30?40分鐘;9)鋼背拋光;將上述部件的鋼背層在砂輪機上使用尼龍纖維輪拋光,直至將其拋光干凈;10)燒結;將上述部件置于真空烘箱中,溫度150?370℃,時間30?40分鐘。...
【技術特征摘要】
1.無合金層軸瓦噴涂MoS2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O清洗;將精鏜后的鋼背層置于盛有中性清洗劑的超聲波清洗機中進行清洗,溫度60-70°C,時間2-8分鐘; 2)酸洗;將鋼背層置于100-120g/L的稀鹽酸中,在常溫下清洗I分鐘; 3)清水洗;將鋼背層置于自來水中,在常溫下清洗至少一次,每次I分鐘,直至將鋼背層上的稀鹽酸清洗干凈; 4)鋼鈦化;將鋼背層置于鈦化藥水中清洗,溫度40-85°C,時間2-8分鐘; 5)冷水漂洗;將鋼背層置于去離子水中,在常溫下清洗I分鐘; 6)熱水漂洗;將鋼背層置于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溫度85°C以上,時間I分鐘;7)噴涂;在30-70°C溫度條件下,用噴槍在鋼背層上噴涂PI樹脂層,厚度0.0Ol 0.003mm,再在PI樹脂層上噴涂MoS2層,厚度0.012 0.015mm,最后在MoS2層上噴涂PAR潤滑涂層,厚度0.003 0.0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貴海,孫淑利,
申請(專利權)人:煙臺春生滑動軸承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