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金屬線材單線水洗槽,具體的說是用于清除金屬線材表面的灰塵和其它油污等殘留。
技術介紹
金屬線材經過剝殼、除銹等多道工序后,能夠去除表面的氧化皮,但表面會有灰塵和其它油污等殘留,必須清除表面的殘余物質,形成干凈光亮線材才能進入涂硼槽,在其表面形成一層潤滑劑的載體(硼化膜)。水洗槽就是利用熱水清除線材表面灰塵和其它油污等殘留物質的設備,傳統的水洗槽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占地面積大,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金屬線材單線水洗槽,能夠清除金屬線材表面的灰塵和其它油污等殘留,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成本。按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金屬線材單線水洗槽包括槽體,槽體上通過連接法蘭連接水泵,水泵的吸水口伸入槽體底部,水泵的出水口上連接第一水洗管。所述第一水洗管通過三通管分別連接第二水洗管和第三水洗管,其特征是:槽體內前后分別固定一個底座,兩個底座上分別連接一個水洗支架,兩個水洗支架上分別安裝第一水洗頭和第二水洗頭,第一水洗頭和第二水洗頭分別與第二水洗管和第三水洗管連接。所述槽體上部側面固定掃風嘴箱,掃風嘴箱中安裝掃風嘴裝置。掃風嘴箱側面和槽體上部側面分別安裝一個模芯裝置,兩個模芯裝置和掃風嘴裝置處于同一直線上。所述槽體下部連接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共同連接第四排水管。槽體外側連接排污管,排污管與位于槽體內部的自動浮子閥連接。所述槽體內固定多個法蘭式加熱管。進一步的,模芯裝置包括第一模芯、防護軸和螺蓋,螺蓋通過螺紋連接在防護軸外端,第一模芯位于防護軸內并通過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屬線材單線水洗槽,包括槽體(1),槽體(1)上通過連接法蘭(9)連接水泵(7),水泵(7)的吸水口伸入槽體(1)底部,水泵(7)的出水口上連接第一水洗管(10);所述第一水洗管(10)通過水洗三通(13)分別連接第二水洗管(11)和第三水洗管(12),其特征是:槽體(1)內前后分別固定一個水洗底座(17),兩個水洗底座(17)上分別連接一個水洗支架(16),兩個水洗支架(16)上分別安裝第一水洗頭(14)和第二水洗頭(15),第一水洗頭(14)和第二水洗頭(15)分別與第二水洗管(11)和第三水洗管(12)連接;所述槽體(1)上部側面固定掃風嘴箱(3),掃風嘴箱(3)中安裝掃風嘴裝置(32);掃風嘴箱(3)側面和槽體(1)上部側面分別安裝一個模芯裝置(28),兩個模芯裝置(28)和掃風嘴裝置(32)處于同一直線上;所述槽體(1)下部連接第一排水管(19)、第二排水管(20)和第三排水管(21),第一排水管(19)、第二排水管(20)和第三排水管(21)共同連接第四排水管(22);槽體(1)外側連接排污管(25),排污管(25)與位于槽體(1)內部的自動浮子閥(24)連接;所述槽體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金屬線材單線水洗槽,包括槽體(1),槽體(I)上通過連接法蘭(9)連接水泵(7),水泵(7)的吸水口伸入槽體⑴底部,水泵(7)的出水口上連接第一水洗管(10);所述第一水洗管(10)通過水洗三通(13)分別連接第二水洗管(11)和第三水洗管(12),其特征是:槽體(I)內前后分別固定一個水洗底座(17),兩個水洗底座(17)上分別連接一個水洗支架(16),兩個水洗支架(16)上分別安裝第一水洗頭(14)和第二水洗頭(15),第一水洗頭(14)和第二水洗頭(15)分別與第二水洗管(11)和第三水洗管(12)連接;所述槽體(I)上部側面固定掃風嘴箱(3),掃風嘴箱(3)中安裝掃風嘴裝置(32);掃風嘴箱(3)側面和槽體(I)上部側面分別安裝一個模芯裝置(28),兩個模芯裝置(28)和掃風嘴裝置(32)處于同一直線上;所述槽體(I)下部連接第一排水管(19)、第二排水管(20)和第三排水管(21 ),第一排水管(19)、第二排水管(20)和第三排水管(21)共同連接第四排水管(22);槽體(I)外側連接排污管(25),排污管(25)與位于槽體(I)內部的自動浮子閥(24)連接;所述槽體(O內固定多個法蘭式加熱管(8)。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線材單線水洗槽,其特征是:所述模芯裝置(28)包括第一模芯(29)、防護軸(30)和螺蓋(31),螺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莊鳴,裴尤青,馮小萍,袁明,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常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