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鉆孔機,通過設置多軸器,根據鉆孔需要可在多軸器上安裝多個鉆頭實現多組鉆孔機構的同時加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加工生產成本,而且,通過將工件夾緊定位于可旋轉的分度盤上,且使得兩組鉆孔機構與分度盤上的兩間隔區域相對應,可保證加工時工件處于相對較中心的位置,保證鉆孔加工時的穩定性,而且由于分度盤可旋轉,對工件的一側加工完成后,分度盤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可旋轉90度對工件的另一側進行加工,無需拆卸工件,節省加工時間,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且通過設置限位機構可對工件的位置進行有效限定,調節精度較高,保證工件的中心位置一定,避免出現加工誤差,提高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鉆孔機的機械加工制造
,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鉆孔機。
技術介紹
一般高科技廠房、半導體潔凈室、計算機機房等建筑物內,由于無塵室內多層空間的回風循環系統配置需要,業內在選擇高架地板系統時,會設置高架地板孔板來使氣流穿過通風孔,達到中間工作層和下層回風空間的流通。目前制造這種高架地板孔板的加工方式主要有沖床沖孔和傳統鉆床鉆孔。沖床沖孔的方式,需沖壓模具配合沖床加工,開孔的直徑和數量單一,無法充分滿足無塵室用通風板的設計需要。且沖壓模具的制作、維修等所需工期較長,成本偏高。且傳統沖床作業危險系統較高。傳統鉆床鉆孔的方式,多為單孔加工,需由人工操作,在采用自動化生產的設備加工中,經常要完成一個工件多工位同步進行加工,在生產過程中通常是由一臺或多臺設備完成單一的加工步驟或序次完成所有的加工步驟。不管是單一步驟或是次序加工所有步驟,都需耗費更多的設備資源和加工時間,因而降低生產效率。單工件在加工多孔位時,耗工時過多,同時增加大量的加工成本。而且,在加工過程中工裝夾具對工件的定位精度尤為重要,一旦出現工件中心位置偏移則會導致加工孔的錯位,影響后期的使用,并且,傳統的鉆孔機夾具工裝一般為固定或僅在XY平面內移動,如果工件尺寸較大移動范圍較小時,則需要先加工工件一側后對另一側進行加工處理,此過程需將工件拆卸后翻轉,操作復雜,工作效率較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全自動鉆孔機,以實現同時多孔加工,提高工作效率,且可對工件進行有效定位,避免出現加工誤差,保證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全自動鉆孔機,通過設置多組鉆孔機構,以達到同時進行多孔加工,提高工作效率,且可對工件進行有效定位,避免出現加工誤差,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提出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包括機架、臺座、加工系統、送料系統、控制系統、操作系統以及冷卻系統,所述加工系統包括進給驅動機構與至少兩組鉆孔機構,所述送料系統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工裝夾具以及調節所述工裝夾具前后左右移動的送料驅動機構;所述鉆孔機構包括多軸器以及固定連接于所述多軸器上的多個鉆頭。優選的,所述進給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與所述伺服電機傳動連接的主軸、以及帶動所述主軸上下移動的液壓驅動元件,所述主軸與所述多軸器相連接。優選的,所述送料驅動機構包括帶動所述工裝夾具前后移動的第一滾珠絲杠,以及帶動所述工裝夾具左右移動的第二滾珠絲杠。優選的,所述工裝夾具包括支架、用于放置工件的分度盤、設置于所述分度盤上的壓緊機構、以及位于所述支架下方驅動分度盤旋轉的傳動機構,所述分度盤固定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工裝夾具還包括對工件中心位置進行限定的限位機構。優選的,所述分度盤為四等分分度盤,所述鉆孔機構為兩組,所述兩組鉆孔機構分別與所述分度盤上相間隔的兩等分區域對應。優選的,所述壓緊機構包括底座、能夠轉動的氣動壓桿及壓頭,所述壓緊機構為均勻分布于同一圓周上的四個。優選的,所述限位機構為微調控制器,所述微調控制器為對工件X與Y兩個方向進行限定的至少兩個,所述兩微調控制器的中心線垂直,所述微調控制器的精確度為0.01_。優選的,所述分度盤上還設置有支撐工件的工件支撐夾具。優選的,所述鉆孔機還包括吹屑系統,所述吹屑系統包括設置于所述鉆孔機構下方的吹氣板,所述吹氣板上與所述鉆頭對應位置處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內壁上開設有小孔,所述小孔一端連接氣源。優選的,所述鉆孔機還包括排屑系統,所述排屑系統設置于所述鉆孔機后方,所述排屑系統包括排屑電機與螺旋排屑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的優點是:通過設置多軸器,根據鉆孔需要可在多軸器上安裝多個鉆頭實現多組鉆孔機構的同時加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加工生產成本,而且,通過將工件夾緊定位于可旋轉的分度盤上,且使得兩組鉆孔機構與分度盤上的兩間隔區域相對應,可保證加工時工件處于相對較中心的位置,保證鉆孔加工時的穩定性,而且由于分度盤可旋轉,對工件的一側加工完成后,分度盤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可旋轉90度對工件的另一側進行加工,無需拆卸工件,節省加工時間,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且通過設置限位機構可對工件的位置進行有效限定,調節精度較高,保證工件的中心位置一定,避免出現加工誤差,提高產品質量。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的俯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的立體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中夾具工裝的主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中夾具工裝的俯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中壓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局部放大圖。圖中的數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應部件的名稱:1、機架2、臺座3、加工系統4、送料系統5、吹屑系統6、排屑系統7、電控箱8、壓緊機構9、限位機構31、伺服電機32、主軸33、多軸器34、鉆頭41、支架42、分度盤43、中心孔44、螺紋孔45、底座46、氣動壓桿47、壓頭48、墊板49、工件支撐夾具51、吹氣板52、通孔53、小孔61、排屑電機62、螺旋排屑桿具體實施例方式傳統的鉆孔機多為單孔加工,且需由人工操作,耗費較多的設備資源和加工時間,從而降低生產效率,且耗工時過多,增加大量的加工成本,而且存在工件的定位精度較差的問題與不足。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全自動鉆孔機,通過設置多組鉆孔機構,以達到同時進行多孔加工,提高工作效率,且可對工件進行有效定位,避免出現加工誤差,提聞廣品質量的目的。下面將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一并參見圖1-圖3,圖1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的俯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全自動鉆孔機的立體圖。如圖所示,一種全自動鉆孔機,包括機架1、臺座2、加工系統3、送料系統4、控制系統、操作系統以及冷卻系統。操作系統為人機操作界面,控制系統包括電控箱7,在工作時只需將送料系統的位移及加工系統的進給量通過操作系統輸入,啟動后,通過電控箱控制鉆孔機的全自動運轉即可實現對工件的加工。加工系統3包括進給驅動機構與至少兩組鉆孔機構,鉆孔機構包括多軸器33以及固定連接于多軸器33上的多個鉆頭34。鉆頭的數量及間距根據所加工工件的需要而定。進給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31、與伺服電機31傳動連接的主軸32、以及帶動主軸32上下移動的液壓驅動元件(未示出),主軸32與多軸器33相連接。通過伺服電機31將轉動傳遞給主軸32,主軸32繼而帶動多軸器上的多個鉆頭同時同步轉動,對工件進行同步多孔加工。液壓驅動元件主要是調節主軸的上下運動進行鉆孔。送料系統4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工裝夾具以及調節工裝夾具前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自動鉆孔機,包括機架、臺座、加工系統、送料系統、控制系統、操作系統以及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系統包括進給驅動機構與至少兩組鉆孔機構,所述送料系統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工裝夾具以及調節所述工裝夾具前后左右移動的送料驅動機構;所述鉆孔機構包括多軸器以及固定連接于所述多軸器上的多個鉆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全自動鉆孔機,包括機架、臺座、加工系統、送料系統、控制系統、操作系統以及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系統包括進給驅動機構與至少兩組鉆孔機構,所述送料系統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工裝夾具以及調節所述工裝夾具前后左右移動的送料驅動機構; 所述鉆孔機構包括多軸器以及固定連接于所述多軸器上的多個鉆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給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與所述伺服電機傳動連接的主軸、以及帶動所述主軸上下移動的液壓驅動元件,所述主軸與所述多軸器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驅動機構包括帶動所述工裝夾具前后移動的第一滾珠絲杠,以及帶動所述工裝夾具左右移動的第二滾珠絲杠。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裝夾具包括支架、用于放置工件的分度盤、設置于所述分度盤上的壓緊機構、以及位于所述支架下方驅動分度盤旋轉的傳動機構,所述分度盤固定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工裝夾具還包括對工件中心位置進行限定的限位機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動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建德,
申請(專利權)人:惠亞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