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有關一種精車機自動排屑裝置及方法,其中精車機包括有工件支承座,可以將毛坯工件固定在精車機上,車刀安裝于刀架上,用以車削毛坯工件;其特征在于:毛坯工件的車削位置下方具有集屑槽,可以將車削后的切屑收集起來,集屑槽的底部設有一通孔,該通孔與吸塵器的進風管相連,可以排除在切削過程中產生的切屑。由于被車削的工件下方安裝集屑槽和吸塵器,能夠徹底排出切屑,且由于安裝了超聲波振動器,使切屑的體積和密度變小,易于被吸出。(*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動機械加工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可用于精車機的自動排屑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機床是進行機械生產領域最常用的機械設備,其大量存在于機械生產的各個領域,也是日常人們接觸最多的一種機械。車床主要用于加工軸、盤、套類和其它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制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泛的一類機床。車床的工作環境關系到很多一線工人的身體建康狀況,而車床有較大的噪音及很多的切屑,這樣經常會對操作工人產生傷害。傳統的微電機整流環精車機均未有專門的自動排屑裝置,在工作中,切屑均四處飛濺,高速切削下來的切屑溫度較高,如果落在手上會造成燙傷。而且,切屑一般散落于地上,破壞工作車間的環境。清除上述切屑一般要靠手工清掃的方法或輔以吸塵器,這樣就會占用工人的時間。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人提出了在精車機上安裝吸塵器方法來收集切屑,然而因為切屑四處飛濺且切屑的變形較大,切屑的密度比原來工件材料的密度大得多,單位長度切屑的重量較重,用吸塵器吸切屑不容易吸出,若采用功率較大的吸塵器,就會產生較大的噪音,有害人體健康。目前使用在制造微電機中使用轉子整流環精車機,工作時都是采用人工上下料。每加工一次轉子整流環的時間約數十秒鐘(不同的轉子加工時間長短不等)。操作者像機器人一樣將零件拿上拿下,勞動強度較大。而且由于手工操作也會使得工作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精車機自動排屑裝置,其可減少切屑的密度和體積,方便收集切屑,減少噪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精車機自動排屑裝置,其中精車機包括有工件支承座,可以將毛坯工件固定在精車機上,車刀安裝于刀架上,用以車削毛坯工件;毛坯工件的車削位置下方具有集屑槽,可以將車削后的切屑收集起來,集屑槽的底部設有一通孔,該通孔與吸塵器的進風管相連,可以排除在切削過程中產生的切屑。在車刀相對于車削位置的另一側安裝有超聲波振動器,車刀可在振動器的帶動下產生超聲振動。精車機還包括一個驅動臂,用以帶動工件旋轉,在驅動臂下方精車機固定部位設一傳感器,當驅動臂接觸到毛坯工件,傳感器即發送一電信號到精車機的控制電機,控制電機即帶動驅動臂上的皮帶轉動,皮帶再帶動毛坯工件轉動,從而對其進行車削;吸塵器包括一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與上述傳感器相連接,控制電路根據傳感器信號啟動及關閉。由于被車削的工件下方安裝集屑槽和吸塵器,能夠徹底排出切屑,且由于安裝了超聲波振動器,使切屑的體積和密度變小,易于被吸出。附圖說明圖1為應用本專利技術精車機自動排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應用本專利技術精車機自動排屑裝置的帶有超聲波振動器的車刀的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精車機自動排屑裝置所應用的精車機自動上下件裝置的機械手臂的結構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精車機自動排屑裝置所應用的精車機自動上下件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請參閱圖1及圖2,本專利技術自動排屑裝置所應用的精車機上設置有工件支承座1,可以將毛坯工件2固定在精車機上,在毛坯工件2的車削位置下方具有集屑槽12,可以將車削后的切屑收集起來,防止污染環境。集屑槽12的底部設有一通孔18,該通孔與吸塵器13的進風管19相連,可以排除在切削過程中產生的切屑。車刀15安裝于刀架16上,用以車削毛坯工件2。在車刀15相對于車削位置的另一側安裝有超聲波振動器14,車刀15在振動器14的帶動下產生超聲振動。這樣,在加工過程中切屑的變形很小,切屑的硬度和毛坯工件2的材料差不多,這樣軟的切屑很容易從切削區用吸塵器13吸走,采用功率相對較小的吸塵器13即可達到要求。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精車機還包括一個驅動臂,用以帶動工件旋轉,從而使車刀15能夠對毛坯工件2的車削部位進行車削。在驅動臂下方精車機固定部位設一傳感器,當驅動臂上的皮帶接觸到毛坯工件2,傳感器即發送一電信號到精車機的控制電機,控制電機即帶動驅動臂上的皮帶轉動,皮帶再帶動毛坯工件2轉動,從而對其進行車削。為了減少噪音及節約能源,本專利技術的吸塵器13包括一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與上述傳感器相連接,控制電路根據傳感器信號啟動及關閉。這樣只有在車削過程中,吸塵器13才會工作,而在其它時間,吸塵器13均停止工作,不僅節約能源,而且減少了其引起的噪音。請參閱圖3及圖4,本專利技術的精車機自動上下件系統包括機械手臂11及自動傳送裝置。機械手臂11包括基座6、一設置于基座6上的立柱5,該立柱5可以相對基座6作旋轉運動,立柱5的相對兩側分別連接有左橫臂4及右橫臂7,左橫臂4及右橫臂7內部分別設置可以向前伸出的左前臂41及右前臂71,立柱5中設有氣缸(未圖示),可以使左橫臂4及右橫臂7沿立柱5作上下運動,左前臂41及右前臂71下方對應設置有左手爪3和右手爪8,左、右手爪3、8可以自動抓取工件。左、右橫臂4、7內設有氣缸,可以推動左前臂41及右前臂71伸出或縮進,基座6中裝有電機及減速裝置,可使立柱5相對于基座6作左右旋轉運動。自動傳送裝置包括毛坯工件傳送帶10和成品工件傳送帶9,。毛坯工件2放置于毛坯工件傳送帶10上,而成品工件21則放置在成品工件傳送帶9上,毛坯工件傳送帶10與成品工件傳送帶9平行設置,其中間具有一定的距離,而自動精車機則設置于兩傳送帶9、10之間的外側。機械手臂11設置于上述毛坯工件傳送帶10與成品工件傳送帶9之間。這樣可以將毛坯工件2自動傳送至機械手臂11的左手爪3并右手爪8上的成品工件21放置到成品工件傳送帶9,方便精車機對毛坯工件2進行車削加工,加工后將成品工件21自動從精車機上取走。本專利技術精車機自動上下件系統的工作過程為左手爪3隨左橫臂4從初始位置下降至毛坯工件傳送帶10的上方預定高度,左手爪3握緊毛坯工件2,右手爪8則在右前臂71的帶動下縮進一定距離,從而使右手爪8不會碰到成品工件傳送帶9;然后左、右橫臂4、7上升至預定高度,立柱5在電機的帶動下逆時針旋轉90度,左前臂41再伸長至既定長度,使毛坯工件2到達精車機上放置毛坯工件2的支承座上方位置;接著左、右橫臂4、7下降至預定高度,左手爪3將毛坯工件2放入精車機上的工件支承座1上;之后左、右橫臂4、7回復到原來的位置,但同時左前臂41縮進一定距離使其不會碰到毛坯工件2;立柱5再順時針旋轉90度,從而使右橫臂7停在預定位置上等候取出加工好的工件;等精車機將毛坯工件2加工完成之后,右前臂71伸長至預定位置,接著將左、右橫臂4、7下降至預定位置,右手爪8握緊工件,左、右橫臂4、7上升至預定位置,右前臂71縮短至預定位置,然后立柱5逆時針旋轉90度,右前臂伸長至預定位置,左、右橫臂4、7下降至預定位置,然后右手爪8松開放下已經加工好的工件,放在成品工件傳送帶9上。左右橫臂4、7上升至指定位置,然后右前臂71縮短至預定位置,左前臂41伸長至預定位置,從而開始下一個循環。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完成了專利技術人的目的,左右手爪可以將工件自動設置于精車機上,上下料機械結構簡單,動作靈活,滿足上下料及各種動作要求,能不間斷地連續運轉替代手工操作,減輕操作人員勞動強度,使整個加工過程自動化,一個人可以同時操作數臺精車機,改變過去一個人只能操作一臺精車機的情況,提高了勞動效率。由于具有集屑槽,車削過程中產生的切屑不會四處飛濺。而超聲波振動器可以使車刀在車制工件的過程中產生的切屑變形較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精車機自動排屑裝置,其中精車機包括有工件支承座,可以將毛坯工件固定在精車機上,車刀安裝于刀架上,用以車削毛坯工件;其特征在于:毛坯工件的車削位置下方具有集屑槽,可以將車削后的切屑收集起來,集屑槽的底部設有一通孔,該通孔與吸塵器的進風管相連,可以排除在切削過程中產生的切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永剛,吳江柳,宋哲夫,王艷新,羅治平,吳文君,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