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凝棉器,屬于紡織機械。包括箱體,其一側的上部開設纖維引入口,在纖維引入口上固定纖維引入管,在箱體上配設清潔檢護門,在箱體的底部開設纖維引出口,在箱體的右側配設傳動箱箱體;傳動機構,設置在傳動箱箱體腔內;塵籠設置在箱體腔內,在塵籠上開設吸塵孔,且塵籠朝向箱體的一端具有第一端盤、另一端具有第二端盤,在第一端盤的圓周方向構成一組通風腔,第二端盤的一側構成端盤腔,在端盤腔內固定端盤齒輪,風機固定在箱體的外壁上;剝棉輥,位于箱體腔內,且對應于塵籠的側下方;動力驅動機構,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能滿足對纖維輸入和引出的要求以及方便清潔檢護;能將短絨及塵雜引出;不會出現纖維纏輥現象;安全且能確保傳動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紡織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凝棉器。
技術介紹
凝棉器通常應用于紡織行業如紡織廠的開清棉工序中,起輸送和凝聚棉塊或化纖的作用,同時將棉中的短絨和塵屑雜質去除。在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可見諸凝棉器的技術信息,典型的如授權公告號CN202226978U推薦的“一種改進的凝棉器”,該專利的技術要點是將風機皮帶輪小頭的直徑設計為75-85 mm,將與傳動皮帶輪同軸的傳動齒輪的直徑設計為330-350 mm,藉此設計而體現其說明書第0008欄載述的技術效果。但是由于該專利方案未揭示諸如箱體、風機與箱體的配合、塵籠、剝棉輥(專利稱打手)等結構,特別是由于依據其說明書第0014欄至0016欄的表述難以甚至無法使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再現該專利方案,更確切地講無法將其形成付諸開清棉工序或與類似的裝置相配套,因此有必要加以完盡口 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顯著優化箱體結構而藉以滿足纖維輸入和引出要求并且滿足對箱體的箱體腔方便清潔檢護要求、有利于保障風機在箱體上的合理位置而藉以理想地將進入到塵籠的塵籠腔內的諸如短絨及塵屑雜質排出、有益于避免纖維纏繞于剝棉輥上而藉以保障理想的剝棉效果和有便于確保傳動機構的設置位置合理而藉以體現理想的傳動效果的凝棉器。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凝棉器,包括一箱體,在該箱體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上部開設有一用于將有待于除雜的纖維引入箱體的箱體腔內的纖維引入口,在該纖維引入口上固定有一纖維引入管,并且在箱體上還配設有一清潔檢護門,該清潔檢護門對應于所述纖維引入口的下方,在箱體的底部并且沿著箱體的底部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用于將箱體腔內的經除塵后的纖維引出的纖維引出口,在箱體的寬度方向的右側配設有一傳動箱箱體,該傳動箱箱體構成有一傳動箱箱體腔;一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的傳動箱箱體腔內;一塵籠和一風機,塵籠以臥置狀態設置在所述箱體腔內,在該塵籠上以密集狀態開設有與塵籠的塵籠腔相通的吸塵孔,并且該塵籠朝向箱體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端盤,而塵籠朝向箱體的寬度方向的右側的一端具有一第二端盤,其中:在第一端盤的圓周方向以間隔狀態構成有一組鏤空的并且與塵籠的塵籠腔相通的通風腔,而第二端盤朝向所述傳動機構的一側構成有一端盤腔,在該端盤腔內固定有一端盤齒輪,該端盤齒輪與傳動機構傳動配合,風機固定在箱體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的外壁上,該風機的風機進風口與所述通風腔相對應并且與通風腔相通,而風機的風機出風口由管路與集塵裝置連接,風機的風機葉輪軸的一端通過第一軸承座轉動地支承在箱體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上,并且在探出第一軸承座后伸展到風機的風機腔內,而風機葉輪軸的另一端在穿過所述塵籠腔后通過第二軸承座轉動地支承在箱體的寬度方向的右側箱壁上,并且在探出第二軸承座后伸展到所述的傳動箱箱體腔內與所述的傳動機構傳動連接,風機的風機葉輪位于所述風機腔內并且與風機葉輪軸的所述一端固定;一剝棉輥,該剝棉輥以水平狀態位于所述箱體腔內,并且對應于所述塵籠的側下方,該剝棉輥兩端的剝棉輥軸頭各通過輥軸軸承座轉動地支承在箱體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和右側箱壁上,并且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所述的纖維引出口與剝棉輥的長度方向的下方相對應,在剝棉輥的長度方向以間隔狀態固定有一組用于剝取塵籠上的纖維的剝棉板;一動力驅動機構,該動力驅動機構與所述的傳動機構傳動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箱體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的內壁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第一端盤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一端盤密封圈,而在寬度方向的右側箱壁的內壁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第二端盤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二端盤密封圈,第一端盤與第一端盤密封圈密封配合,而第二端盤與第二端盤密封圈密封配合。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端盤的中央部位通過第一端盤軸承轉動地支承在所述風機葉輪軸的所述一端,而所述的第二端盤的中央部位通過第二端盤軸承轉動地支承在風機葉輪軸的所述另一端。在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傳動箱箱體上配設有一用于將所述傳動箱箱體腔蔽護的傳動箱箱體門。在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齒輪軸、第一、第二過渡齒輪、剝棉輥齒輪、第一、第二、第三皮帶輪、第三過渡齒輪和傳動皮帶,齒輪軸的長度方向的中部通過齒輪軸軸承座轉動地支承在所述箱體的右側箱壁上,并且該齒輪軸的一端探入到所述的端盤腔內,而齒輪軸的另一端伸展到傳動箱箱體的傳動箱箱體腔內,第一過渡齒輪位于端盤腔內,并且固定在齒輪軸的所述一端,該第一過渡齒輪與所述的端盤齒輪相嚙合,第二過渡齒輪位于傳動箱箱體腔內,并且固定在齒輪軸的所述另一端,剝棉輥齒輪固定在所述剝棉棍軸頭上,并且該剝棉輥齒輪與所述的第二過渡齒輪相嚙合,第一、第二皮帶輪彼此構成為一體結構,并且共同固定在所述風機葉輪軸的所述另一端,第三過渡齒輪通過過渡齒輪軸承轉動地設置在過渡齒輪半軸上,而該過渡齒輪半軸通過半軸座固定在箱體的右側箱壁上,第三皮帶輪與所述第三過渡齒輪固定,而該第三過渡齒輪與所述剝棉輥齒輪相嚙合,傳動皮帶的一端套置在第一皮帶輪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三皮帶輪上,所述的動力驅動機構與所述的第二皮帶輪傳動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三過渡齒輪朝向所述第三皮帶輪的一側構成有突起于第三過渡齒輪的表面的一皮帶輪座,第三皮帶輪套置在該皮帶輪座上。在本專利技術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組剝棉板各自固定在剝棉板座上,而剝棉板座與所述剝棉輥的輥體固定。 在本專利技術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組剝棉板為橡膠板或尼龍板。在本專利技術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動力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驅動皮帶輪和驅動傳動帶,驅動電機伴隨于所述箱體與使用場所的機架固定,驅動皮帶輪固定在驅動電機的驅動電機軸上,驅動傳動帶的一端套置在驅動皮帶輪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所述的第二皮帶輪上。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在箱體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上、下方分別設置了纖維引入口和清潔檢護門,并且在箱體的左側設置風機,而右側設置傳動箱箱體以及在底部開設纖維引出口,因而能理想地滿足對纖維輸入和引出的要求以及方便地對箱體腔實施清潔檢護;由于在塵籠的第一端盤上構成一組通風腔,并且將風機的風機進風口與通風腔相對應,因而能有效地將進入塵籠內的短絨及塵雜引出;由于在剝棉輥上以間隔狀態設置一組剝棉板,因而不會出現纖維纏輥現象,并且能體現對塵籠的剝棉效果;由于將傳動機構設置于傳動箱箱體腔內,因而不僅安全而且能確保理想的傳動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結構圖。圖2為圖1的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專利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專利技術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范疇。請參見圖1和圖2,給出了一長方體的箱體I,該箱體I構成有一箱體腔11,在該箱體I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上方位置開設有一纖維引入口 12,并且在該纖維引入口 12上用螺釘固定有一纖維引入管121,由該纖維引入管121將有待于除塵并且凝棉的纖維經纖維引入口 12引入到箱體腔11內。這里提及的纖維并不限于棉纖維,例如當本專利技術配套于汽車隔音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凝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體(1),在該箱體(1)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上部開設有一用于將有待于除雜的纖維引入箱體(1)的箱體腔(11)內的纖維引入口(12),在該纖維引入口(12)上固定有一纖維引入管(121),并且在箱體(1)上還配設有一清潔檢護門(13),該清潔檢護門(13)對應于所述纖維引入口(12)的下方,在箱體(1)的底部并且沿著箱體(1)的底部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用于將箱體腔(11)內的經除塵后的纖維引出的纖維引出口(14),在箱體(1)的寬度方向的右側配設有一傳動箱箱體(15),該傳動箱箱體(15)構成有一傳動箱箱體腔(151);一傳動機構(2)?,該傳動機構(2)設置在所述的傳動箱箱體腔(151)內;一塵籠(3)和一風機(4),塵籠(3)以臥置狀態設置在所述箱體腔(11)內,在該塵籠(3)上以密集狀態開設有與塵籠(3)的塵籠腔(33)相通的吸塵孔(34),并且該塵籠(3)朝向箱體(1)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端盤(31),而塵籠(3)朝向箱體(1)的寬度方向的右側的一端具有一第二端盤(32),其中:在第一端盤(31)的圓周方向以間隔狀態構成有一組鏤空的并且與塵籠(3)的塵籠腔(33)相通的通風腔(311),而第二端盤(32)朝向所述傳動機構(2)的一側構成有一端盤腔(321),在該端盤腔(321)內固定有一端盤齒輪(3211),該端盤齒輪(3211)與傳動機構(2)傳動配合,風機(4)固定在箱體(1)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的外壁上,該風機(4)的風機進風口與所述通風腔(311)相對應并且與通風腔(311)相通,而風機(4)的風機出風口(41)由管路與集塵裝置連接,風機(4)的風機葉輪軸(42)的一端通過第一軸承座(421)轉動地支承在箱體(1)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上,并且在探出第一軸承座(421)后伸展到風機(4)的風機腔內,而風機葉輪軸(42)的另一端在穿過所述塵籠腔(33)后通過第二軸承座(422)轉動地支承在箱體(1)的寬度方向的右側箱壁上,并且在探出第二軸承座(422)后伸展到所述的傳動箱箱體腔(151)內與所述的傳動機構(2)傳動連接,風機(4)的風機葉輪(43)位于所述風機腔內并且與風機葉輪軸(42)的所述一端固定;一剝棉輥(5),該剝棉輥(5)以水平狀態位于所述箱體腔(11)內,并且對應于所述塵籠(3)的側下方,該剝棉輥(5)兩端的剝棉輥軸頭(51)各通過輥軸軸承座(511)轉動地支承在箱體(1)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和右側箱壁上,并且與傳動機構(2)傳動連接,所述的纖維引出口(14)與剝棉輥(5)的長度方向的下方相對應,在剝棉輥(5)的長度方向以間隔狀態固定有一組用于剝取塵籠(3)上的纖維的剝棉板(52);一動力驅動機構(6),該動力驅動機構(6)與所述的傳動機構(2)傳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凝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體(I),在該箱體(I)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上部開設有一用于將有待于除雜的纖維引入箱體(I)的箱體腔(11)內的纖維引入口(12),在該纖維引入口(12)上固定有一纖維引入管(121),并且在箱體(I)上還配設有一清潔檢護門(13),該清潔檢護門(13)對應于所述纖維引入口(12)的下方,在箱體(I)的底部并且沿著箱體(I)的底部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用于將箱體腔(11)內的經除塵后的纖維引出的纖維引出口(14),在箱體(I)的寬度方向的右側配設有一傳動箱箱體(15),該傳動箱箱體(15)構成有一傳動箱箱體腔(151);—傳動機構(2),該傳動機構(2)設置在所述的傳動箱箱體腔(151)內;一塵籠(3)和一風機(4),塵籠(3)以臥置狀態設置在所述箱體腔(11)內,在該塵籠(3)上以密集狀態開設有與塵籠(3)的塵籠腔(33)相通的吸塵孔(34),并且該塵籠(3)朝向箱體(I)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端盤(31),而塵籠(3)朝向箱體(I)的寬度方向的右側的一端具有一第二端盤(32),其中:在第一端盤(31)的圓周方向以間隔狀態構成有一組鏤空的并且與塵籠(3)的塵籠腔(33)相通的通風腔(311),而第二端盤(32)朝向所述傳動機構(2)的一側構成有一端盤腔(321),在該端盤腔(321)內固定有一端盤齒輪(3211),該端盤齒輪(3211)與傳動機構(2)傳動配合,風機(4)固定在箱體(I)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的外壁上,該風機(4)的風機進風口與所述通風腔(311)相對應并且與通風腔(311)相通,而風機(4)的風機出風口(41)由管路與集塵裝置連接,風機(4)的風機葉輪軸(42)的一端通過第一軸承座(421)轉動地支承在箱體(I)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上,并且在探出第一軸承座(421)后伸展到風機(4)的風機腔內,而風機葉輪軸(42)的另一端在穿過所述塵籠腔(33)后通過第二軸承座(422)轉動地支承在箱體(I)的寬度方向的右側箱壁上,并且在探出第二軸承座(422)后伸展到所述的傳動箱箱體腔(151)內與所述的傳動機構(2)傳動連接,風機(4)的風機葉輪(43)位于所述風機腔內并且與風機葉輪軸(42)的所述一端固定;一剝棉輥(5),該剝棉輥(5)以水平狀態位于所述箱體腔(II)內,并且對應于所述塵籠(3)的側下方,該剝棉輥(5)兩端的剝棉輥軸頭(51)各通過輥軸軸承座(511)轉動地支承在箱體(I)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和右側箱壁上,并且與傳動機構(2)傳動連接,所述的纖維引出口(14)與剝棉輥(5)的長度方向的下方相對應,在剝棉輥(5)的長度方向以間隔狀態固定有一組用于剝取塵籠(3)上的纖維的剝棉板(52);一動力驅動機構(6),該動力驅動機構(6)與所述的傳動機構(2)傳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凝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體(I)的寬度方向的左側箱壁的內壁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 第一端盤(31)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一端盤密封圈(16),而在寬度方向的右側箱壁的內壁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第二端盤(32)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四,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常盛無紡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