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撓性聯軸器及汽車傳動系,包括注塑成型的橡膠聯軸器本體,所述橡膠聯軸器本體的內部沿圓周等距離分布著2n個套筒,其中n為≥2的整數,所述相鄰的兩個套筒上纏繞有絲線。在裝配的時候,纏繞絲線的兩個套筒,一個用于連接主動軸,一個用于連接被動軸,即用于連接主動軸的套筒和用于連接被動軸的套筒間隔開,且之間纏繞有繞線,可有效增強該聯軸器的強度,減少了該聯軸器在傳遞扭矩時斷裂的發生,延長了其使用壽命。所述聯軸器本體的端面上位于相鄰兩個套筒之間的位置上設有盲孔,使得該擾性聯軸器在傳遞扭矩時,給予了橡膠聯軸器本體一個擠壓、緩沖的空間,延長了聯軸器的使用壽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抖動的衰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聯軸器,更準確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減小傳動系抖動傳遞的擾性聯軸器,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汽車傳動系。
技術介紹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7258_2004(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施行,新標準在機動車環保要求方面比原標準增加了車外噪聲控制要求。根據環保和舒適度要求,車內噪聲值要求也越來越低。無論是車外噪聲還是車內噪聲,傳動系噪聲占很大的比例,傳動系噪聲中,除了由于本身部件嚙合或間隙產生的噪聲外,由于發動機本身抖動激勵傳遞的噪聲在傳動系噪聲中所占得比例也很大。整個傳動系可以簡化為變速箱(四驅則為變速箱和分動器)、傳動軸、后橋(獨立懸架則為后主減和等速驅動軸)三部分,在整車行駛(包括起步)的過程中,發動機動力經過變速箱、傳動軸、后橋傳遞到輪胎,使輪胎驅動行駛。在此動力傳遞過程中發動機的抖動通過這些部件進行傳遞,由于這些部件為剛性連接,抖動量在傳遞過程中沒有衰減,由于共振等原因,此抖動還有可能被放大。剛性連接的另一大缺點就是傳動系的間隙會被累加在后主減中體現,具體表現就是在急加速或急減速過程中,會出現咯咚的響聲。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擾性聯軸器,其包括橡膠體、定位骨架以及壓線定位骨架,所述定位骨架呈環形矩陣排列設置于橡膠體內部,每個定位骨架的兩側均設有一壓線定位骨架,所述定位骨架內側設有1680圈人造絲填充物。上述聯軸器具有較高的吸震緩沖功能,但是其壽命較短,在傳動系的工作過程中容易造成該聯軸器的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擾性聯軸器,其結構簡單,在有效衰減抖動傳遞的同時,具備較高的強度。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擾性聯軸器,包括注塑成型的橡膠聯軸器本體,所述橡膠聯軸器本體的內部沿圓周等距離分布著2n個套筒,其中η為> 2的整數,所述相鄰的兩個套筒上纏繞有絲線。優選的是,所述絲線纏繞在順次相鄰且不重復的兩個套筒上。優選的是,所述絲線在兩個套筒間的纏繞結構呈“O”字形或“8”字形。優選的是,所述套筒的數量為6個。優選的是,所述絲線為尼龍線或鋼絲線。優選的是,所述聯軸器本體的端面上位于相鄰兩個套筒之間的位置上有盲孔。優選的是,所述盲孔為長圓形孔。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汽車傳動系,包括變速箱、傳動軸、后橋,所述變速箱與傳動軸之間,或者傳動軸與后橋之間采用上述的聯軸器連接在一起。在裝配的時候,纏繞絲線的兩個套筒,一個用于連接主動軸,一個用于連接被動軸,即用于連接主動軸的套筒和用于連接被動軸的套筒間隔開,且之間纏繞有繞線,可有效增強該聯軸器的強度,減少了該聯軸器在傳遞扭矩時斷裂的發生,延長了其使用壽命。所述聯軸器本體的端面上位于相鄰兩個套筒之間的位置上設有盲孔,使得該擾性聯軸器在傳遞扭矩時,給予了橡膠聯軸器本體一個擠壓、緩沖的空間,延長了聯軸器的使用壽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抖動的衰減。附圖說明圖1示出了本專利技術聯軸器的主視圖。圖2示出了圖1中聯軸器A-A向的剖視圖。圖3示出了圖1中聯軸器B-B向的剖視圖。圖4示出了本專利技術汽車傳動系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5示出了圖4中傳動系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參考圖1、圖2,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擾性聯軸器1,包括橡膠聯軸器本體11,該橡膠聯軸器本體11為一體注塑成型,在所述橡膠聯軸器本體11的內部,沿圓周等距離地分布著2η個套筒10,其中η為> 2的整數,套筒的個數根據該聯軸器I在不同工況中的需要進行確定,例如設計六個套筒。所述相鄰的兩個套筒10上纏繞有絲線13,絲線的材質可以選用本領域所熟知的材料,例如尼龍線或鋼絲線。所述絲線13在兩個套筒間的纏繞結構可以呈“O”字形,也可以是呈“8”字形。在制作的時候,先將套筒10定位好,纏上絲線13后,將套筒10與橡膠聯軸器本體11注塑在一起。本專利技術的聯軸器,其聯軸器本體為橡膠材料,取代了傳統的剛性連接,可有效衰減抖動的傳遞。在裝配的時候,纏繞絲線的兩個套筒,一個用于連接主動軸,一個用于連接被動軸,即用于連接主動軸的套筒和用于連接被動軸的套筒間隔開,且之間纏繞有繞線,可有效增強該聯軸器的強度,減少了該聯軸器在傳遞扭矩時斷裂的發生,延長了其使用壽命。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是,所述絲線13纏繞在順次相鄰且不重復的兩個套筒10上,“順次相鄰且部重復”的解釋如下:例如四個套筒依次記為套筒a、套筒b、套筒C、套筒d,此時,套筒a和套筒b間纏繞有繞線,套筒c和套筒d間纏繞有繞線,而此時,套筒b和套筒C,以及套筒d和套筒a之間無繞線纏繞。優選的是,參考圖3,在所述聯軸器本體11的端面上位于相鄰兩個套筒10之間的位置上設有盲孔12,該盲孔12優選的形狀為長圓形。盲孔12的設計,使得該擾性聯軸器在傳遞扭矩的時候,給予橡膠聯軸器本體一個擠壓、緩沖的空間,延長了聯軸器的使用壽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抖動的衰減。參考圖4、圖5,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汽車傳動系,包括變速箱2、傳動軸3、后橋4,所述變速箱2與傳動軸3之間,或者傳動軸3與后橋4之間采用上述的擾性聯軸器I連接在一起。如果設計允許也可布置在傳動軸3的中間或傳動軸3和后橋4的結合部。由于撓性聯軸器需要傳遞扭矩,所以其在傳動系中的布置角度要求較高,即連接的兩部件之間的夾角最好< 1°,角度越小壽命越長。本專利技術的汽車傳動系,當變速箱2的抖動傳遞到撓性聯軸器I后,撓性聯軸器I為橡膠件,其對抖動的傳遞具有衰減作用。為了驗證撓性聯軸器的減小抖動傳遞的效果,在后橋上布置了加速度傳感器來測量其震動加速度,其測量結果和對比曲線分別見下表:車速_后橋震動(g )__(km/h)_ 無撓性聯軸器裝配撓性聯軸器 40 0.3300.247 60 0.5500.353 80 0.8530.530 100 1.2330.920 120 1.9100.817從上表可以看出,隨著車速的加大,發動機傳遞的抖動加大,撓性聯軸器的減小抖動的效果越好。撓性聯軸器的減小抖動傳遞效果的大小還與撓性聯軸器的剛度、材料等相關。但這種在傳動系統中間加撓性聯軸器的方法對減小抖動傳遞的效果還是較明顯的。本專利技術已通過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盡的說明。然而,通過對前文的研讀,對各實施方式的變化和增加也是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所顯而易見的。申請人的意圖是所有這些變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中。相似的編號通篇指代相似的元件。為清晰起見,在附圖中可能有將某些線、層、元件、部件或特征放大的情況。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僅為對具體的實施例加以說明,其并非意在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限制。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中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均與本專利技術所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的理解相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擾性聯軸器,包括注塑成型的橡膠聯軸器本體,所述橡膠聯軸器本體的內部沿圓周等距離分布著2n個套筒,其中n為≥2的整數,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的兩個套筒上纏繞有絲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擾性聯軸器,包括注塑成型的橡膠聯軸器本體,所述橡膠聯軸器本體的內部沿圓周等距離分布著2η個套筒,其中η為> 2的整數,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的兩個套筒上纏繞有絲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絲線纏繞在順次相鄰且不重復的兩個套筒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絲線在兩個套筒間的纏繞結構呈“O”字形或“8”字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光明,謝磊,孟祥偉,陳富強,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