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其采用鋁制或鋁合金制的熱交換器,不容易受到金屬腐蝕的影響。本實施方式的空調裝置(1)的室外單元(20)具備:鋁制或鋁合金制的熱交換器(25);制冷劑配管,其至少一部分包括銅配管;以及Zn-Al(11%)-Mg(3%)-Si(0.2%)鍍覆鋼板制的底架(52)。(*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
技術介紹
在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中,例如如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10-112667)所述,報告有如下事例:以防止底架的腐蝕為目的,熱交換器的翅片和傳熱管使用鋁或鋁合金,并且利用Zn-Al鍍覆鋼板或Zn-Al-Mg鍍覆鋼板構成底架。但是,存在這樣的問題:很難使制冷劑回路部件類全部為鋁制或鋁合金制,制冷劑回路部件的一部分需要使用銅配管。并且,由于銅配管產生的銅離子而使Zn-Al鍍覆鋼板或Zn-Al-Mg鍍覆鋼板的腐蝕加劇。[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1266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課題在于,提供不容易受到金屬腐蝕的影響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J Li ο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本技術的第一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具備:鋁制或鋁合金制的熱交換器;底架,其用于載置熱交換器;以及制冷劑配管,其與熱交換器相連。底架至少包括Zn-Al-Mg-Si鍍覆鋼板。制冷劑配管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銅配管。這里,使熱交換器為鋁制或鋁合金制的熱交換器,并使底架至少包括Zn-Al-Mg-Si鍍覆鋼板,從而能夠抑制因結露水中所含的銅離子的影響而使底架發生腐蝕。底架既可以整體由Zn-Al-Mg-Si鍍覆鋼板形成,也可以一部分由Zn-Al-Mg-Si鍍覆鋼板形成。本技術的第二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為:在第一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中,在室外單元的外殼內部利用隔板分隔成空氣室和機械室,銅配管全部配置在機械室側。這里,由于在機械室側沒有雨水的影響,因此能夠將來自銅配管的銅離子的熔析抑制在最低限度,能夠進一步地抑制底架產生腐蝕。本技術的第三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為:在第二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中,底架的至少機械室側的部分由Zn-Al-Mg-Si鍍覆鋼板形成。本技術的第四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為:在第三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中,在熱交換器與外殼之間配置有樹脂部件。本技術的第五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為:在第三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中,外殼包括頂板、左外殼部件、右前板和右后板。頂板、左外殼部件、右前板和右后板由熔融鍍鋅鋼板形成。本技術的第六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為: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中,Zn-Al-Mg-Si鍍覆鋼板是在向熔融Zn中添加了 10 12質量%的Al、2 4質量%的Mg和0.1 0.5質量%的Si的鍍覆浴中鍍覆而成的。在本技術的結構中,由于銅配管全部配置在機械室側,因此僅在機械室內產生銅離子。由于機械室的底面部分由Zn-Al-Mg-Si鍍覆鋼板形成,因此,即使含有銅離子的結露水落到底板上,也能夠抑制底架的腐蝕。技術效果在本技術的第一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中,能夠抑制因結露水中所含的銅離子的影響而使底架發生腐蝕。在本技術的第二方面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中,能夠將來自銅配管的銅離子的熔析抑制在最低限度。附圖說明圖1是采用了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的空調裝置的概略的制冷劑回路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的概略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的俯視圖(在除去頂板的狀態下,僅圖示室外熱交換器、室外風扇周圍)。圖4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的除去頂板、左側板、右前板和右后板的狀態的概略立體圖。圖5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的底架的俯視圖。圖6是室外熱交換器的概略立體圖。圖7是沿著鉛垂方向切斷室外熱交換器的扁平管和翅片時的局部放大圖。標號說明:1:空調裝置(冷凍裝置);20:室外單元;21:儲液器;23:壓縮機;24:四路切換閥;25:室外熱交換器(熱交換器);26:膨脹閥;27:液體側封閉閥;28:氣體側封閉閥;35:室外風扇;40:室內單元;41:室內熱交換器;42:室內風扇;50:夕卜殼;51:前板;51a:空氣的吹出口;52:底架;53a:空氣的吸入口;54:左側板(相鄰側板);54a:空氣的吸入口;55:右前板;56:右后板;57:頂板;57a:彎折部;58:隔板;60:風扇格柵;71:液體制冷劑連絡配管;72:氣體制冷劑連絡配管;81:吸入管;82:噴出管;83:第一氣體制冷劑管;831:鋁制或鋁合金制的管;832:銅制的管;84:液體制冷劑管;841:鋁制或鋁合金制的管;842:銅制的管;85:第二氣體制冷劑管;151:左外殼部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使用本實施方式的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作為空調裝置的室外單元。(I)空調裝置的概要(1-1)整體結構空調裝置I是所謂的分體式的空調裝置,如圖1所示,該空調裝置I具有室外單元20、室內單元40、及將室外單元20和室內單元40連接起來的液體制冷劑連絡配管71和氣體制冷劑連絡配管72。(1-2)室內單元室內單元40設置在作為空氣調和的對象的室內。室內單元40主要具有室內熱交換器41和室內風扇42。室內熱交換器41是由傳熱管和多個傳熱翅片構成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型熱交換器。在制冷運轉時作為制冷劑的蒸發器發揮功能而對室內空氣進行冷卻,在制熱運轉時作為制冷劑的冷凝器發揮功能而對室內空氣進行加熱。室內熱交換器41的液體側與液體制冷劑連絡配管71連接,室內熱交換器41的氣體側與氣體制冷劑連絡配管72連接。利用未圖示的馬達使室內風扇42旋轉,室內風扇42取入室內空氣并向室內熱交換器41送風,促進室內熱交換器41與室內空氣的熱交換。(1-3)室外單元室外單元20設置在室外。在室外單元20的后述的外殼50內主要具有儲液器(accumulator) 21、壓縮機23、四路切換閥24、室外熱交換器25、膨脹閥26、液體側封閉閥27、氣體側封閉閥28和室外風扇35。利用制冷劑配管81 85將儲液器21、壓縮機23、四路切換閥24、室外熱交換器25、膨脹閥26、液體側封閉閥27和氣體側封閉閥28連接起來。后面,將對借助于制冷劑配管的連接進行說明。(2)對室外單元的詳細說明圖2示出了室外單元20的概略立體圖。50是外殼,60是安裝于外殼50的前表面的風扇格柵。另外,在下面的說明中,采用了“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等表示方向的表述,但在沒有特別地說明的情況下,表示以配置有風扇格柵60的前板51作為正面而從正面側觀察的情況下的方向。(2-1)外殼57、151、55、56分別是構成外殼50的一部分的頂板、左外殼部件、右前板、右后板。60是安裝于外殼50的外側的風扇格柵。頂板57的周緣部具有朝下彎折的彎折部57a。如圖3所不,左外殼部件151由前板51和左側板54 —體地形成。外殼50由左外殼部件151、右前板55、右后板56、頂板57和后述的底架52 (圖4)構成。左外殼部件151、右前板55、右后板56和頂板57使用熔融鍍鋅鋼板。在外殼50的配置于室外風扇35的吹出側的前板51形成有從室外風扇35送來的空氣的吹出口 51a。吹出口 51a是圓形的開口。從吹出口 51a的開口的周緣部設置有朝向外殼50的內側凸出的喇叭口 65。在吹出口 51a的外殼50外側以覆蓋整個吹出口 51a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其特征在于,該室外單元具備:鋁制或鋁合金制的熱交換器(25);底架(52),其用于載置所述熱交換器;以及制冷劑配管(81~85),其與所述熱交換器相連,所述底架至少包括Zn?Al?Mg?Si鍍覆鋼板,所述制冷劑配管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銅配管(832、842)。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2.28 JP 2011-2900731.一種冷凍裝置的室外單元,其特征在于,該室外單元具備: 鋁制或鋁合金制的熱交換器(25); 底架(52),其用于載置所述熱交換器;以及 制冷劑配管(81 85),其與所述熱交換器相連, 所述底架至少包括Zn-Al-Mg-Si鍍覆鋼板, 所述制冷劑配管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銅配管(832、84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單元,其中, 所述室外單元還具備外殼(50),在所述外殼內部利用隔板(58)分隔成空氣室(SI)和機械室(S2 ),所述銅配管全部配置在所述機械室側。3.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星加啟太郎,升井友洋,根來晉一,
申請(專利權)人:大金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