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醫用自動配奶機公開了一種能自動、準確且按質按量配制嬰兒奶的配奶機。其包括支架、可循環使用的嬰兒奶混合桶和奶粉配送罐,還包括開水輸送裝置、配奶分裝輪盤、驅動裝置和電腦控制系統,奶粉配送罐和開水輸送裝置均通過控制閥與混合桶連通,配奶分裝輪盤位于混合桶的下方,混合桶壁上設有出奶閥,出奶閥的出奶口正對位于配奶分裝輪盤上的奶瓶的瓶口,驅動裝置分別與混合桶內的攪拌器和配奶分裝輪盤相連并驅動其轉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醫院新生兒科的人工配奶工作改為自動配奶,將奶粉和開水注入混合桶中進行攪拌,所配出的嬰兒奶配比準確一致,溫度適宜又干凈衛生,其可以大大減輕護士們的工作量,使其騰出精力對新生兒進行其它護理。(*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用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給新生兒配給嬰兒奶的自動配奶機。
技術介紹
通常在醫院新生兒科住院的新生嬰兒,少則住院幾天,多則住幾十天進行特別護理。在護士給新生兒配奶時,目前均由人工調配,既占用大量人力資源,又耗時費力,而且目測所配制的嬰兒奶量也不準確,當不同的新生兒所需飲奶量不一時,就會大大增加護士的工作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給醫院新生兒科提供一種能自動、準確且按質按量配制嬰兒奶的配奶機。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技術的醫用自動配奶機,包括支架、可折裝設置在該支架上能循環使用的嬰兒奶混合桶和奶粉配送罐,其還包括開水輸送裝置、配奶分裝輪盤、驅動裝置和電腦控制系統,所述奶粉配送罐位于支架的上部并通過第一控制閥與混合桶連通,開水輸送裝置通過第二控制閥與混合桶連通,所述配奶分裝輪盤與混合桶同軸設置并位于混合桶的下方,混合桶壁上設有向外伸出的出奶管,出奶管的外端設有出奶閥,出奶閥的出奶口正對位于其下方設置在配奶分裝輪盤上并隨配奶分裝輪盤轉動的奶瓶的瓶口,所述驅動裝置分別與混合桶內的攪拌器和配奶分裝輪盤相連并驅動其轉動,所述電腦控制系統分別與第一控制閥、第二控制閥、出奶閥和驅動裝置電連接。所述開水輸送裝置由設于混合桶上方的能經高溫消毒的儲水罐和設于儲水罐內的加熱器構成。所述開水輸送裝置為由開水房引入的熱水輸送管道。所述配奶分裝輪盤上設有10 — 20個放置奶瓶的凹槽位。所述奶粉配送罐、儲水罐和混合桶分別可容納1000克奶粉、3升水和4.5升溶液。在所述混合桶的外壁設有保溫層。所述混合桶、奶粉配送罐和儲水罐均由不銹鋼所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將醫院新生兒科的人工配奶工作改為自動配奶,將奶粉和開水注入混合桶中進行攪拌,所配出的嬰兒奶配比準確一致(通常為4.4克奶粉和30毫升水或8.3克奶粉和60毫升水混合)、溫度適宜又干凈衛生,而且可以根據不同喂養量的嬰兒所食奶量進行自動灌裝,本技術可以大大減輕護士們的工作量,使其騰出精力對新生兒進行其它護理。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標記如下:支架1、奶粉配送罐2、第一控制閥21、儲水罐3、第二控制閥31、熱水輸送管道32、混合桶4、出奶閥41、出奶管42、配奶分裝輪盤5、凹槽位51、奶瓶52、驅動裝置6。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醫用自動配奶機,是為醫院新生兒科設計的一臺專用于給新生兒配奶的自動化設備,其可以設置在活動移動的支架I上,也可以設置在位于新生兒科某個區域的固定支架I上,其主要由盛放奶粉的奶粉配送罐2、開水輸送裝置、將奶粉沖成嬰兒奶的混合桶4、放置奶瓶52的可轉動的配奶分裝輪盤5、驅動混合桶4和配奶分裝輪盤5轉動的驅動裝置6及電腦控制系統。所述開水輸送裝置可以為固定在支架I上的開水儲水罐3,也可以是由開水鍋爐房引入的熱水輸送管道32。所述奶粉配送罐2、開水儲水罐3和混合桶4活動安裝在支架I上且折裝方便,其均由不銹鋼材料制,由此,便于定期進行消毒。奶粉配送罐2、儲水罐3和混合桶4分別可容納1000克奶粉、3升水和4.5升溶液。奶粉配送罐2和開水儲水罐3均設置于支架I的上部,其均通過各自的輸送管道32將奶粉和開水灌注入混合桶4中。在奶粉配送罐2底部的出口端設有電磁控制的第一控制閥21,在開水儲水罐3的出口端也設有電磁控制的第二控制閥31,其內設有回形電加熱器和溫控探頭。所述第一控制閥21和第二控制閥31的開啟、關閉、開啟時間以及電加熱器和溫控探頭均與電腦控制系統相連并由其控制?;旌贤?設于支架I的中部,其外形為圓柱形,其內設有攪拌器,攪拌器的攪拌軸穿過混合桶4底部中心與設于支架I上的驅動裝置6的電機相連接。在混合桶4的外壁上設有保溫層,以此,確保混合桶4內的嬰兒奶處于恒溫狀態。在混合桶4的外壁偏下位置設有出奶管42,出奶管的外端設有出奶閥41,該出奶閥41的開啟、關閉和開啟時間均由電腦控制系統控制。配奶分裝輪盤5位于混合桶4的下方并與混合桶4同軸設置,在驅動裝置6中的步進電機的驅動下,以設定時間間斷性繞軸轉動。在配奶分裝輪盤5上環周均勻設有10 — 20個放置嬰兒奶瓶52的凹槽位51,優選為16個,每個凹槽位51內放置一個奶瓶52,所述出奶閥41的出奶口正對位于其下方所述奶瓶52的瓶口,在每個凹槽位51處設有觸動開關,在混合桶4的出奶閥41位置設有近接開關,當某一凹槽位51的觸動開關與所述近接開關相觸時,混合桶4的出奶閥41打開,混合桶4中已配好的嬰兒奶即流入放置在該凹槽位51中的奶瓶52里,當流入奶瓶52中的嬰兒奶達到設定量后,出奶閥41關閉,步進電機驅動配奶分裝輪盤5轉動,使下一個凹槽位51中的奶瓶52處于出奶閥41的位置,由此進入對下一個奶瓶52灌裝嬰兒奶的工作。本技術的電腦控制系統包括電腦、光電開關、觸接開關和溫控器,其為自動控制領域的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操作步驟:I)將每個嬰兒的飲奶量按大小不同排序后輸入電腦中。2)將設定量的奶粉放入奶粉配送罐2內,在開水儲水罐3中注入設定量的飲用水。3)啟動開水儲水罐3中的電加熱器。4)待飲用水煮沸后,降溫至50 - 60度,同時打開第一控制閥21和第二控制閥31,將奶粉和飲用水灌注于混合桶4中,同步的啟動混合桶4的攪拌器進行攪拌3 - 5分鐘。5)將已排好順序的嬰兒奶瓶52放置在配奶分裝輪盤5的相對應的凹槽位51內,啟動嬰兒奶灌裝程序。6)將所有奶瓶52灌裝完畢,關停本技術并將已灌裝好的奶瓶52取出并拿給對應嬰兒進行喂育。權利要求1.一種醫用自動配奶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 )、可折裝設置在該支架(I)上能循環使用的嬰兒奶混合桶(4)和奶粉配送罐(2),其還包括開水輸送裝置、配奶分裝輪盤(5)、驅動裝置(6 )和電腦控制系統,所述奶粉配送罐(2 )位于支架(I)的上部并通過第一控制閥(21)與混合桶(4)連通,開水輸送裝置通過第二控制閥(31)與混合桶(4)連通,所述配奶分裝輪盤(5)與混合桶(4)同軸設置并位于混合桶(4)的下方,混合桶(4)壁上設有向外伸出的出奶管(42),出奶管(42)的外端設有出奶閥(41),出奶閥(41)的出奶口正對位于其下方設置在配奶分裝輪盤(5 )上并隨配奶分裝輪盤(5 )轉動的奶瓶(52 )的瓶口,所述驅動裝置(6)分別與混合桶(4)內的攪拌器和配奶分裝輪盤(5)相連并驅動其轉動,所述電腦控制系統分別與第一控制閥(21)、第二控制閥(31)、出奶閥(41)和驅動裝置(6)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自動配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水輸送裝置由設于混合桶(4)上方的能經高溫消毒的儲水罐(3)和設于儲水罐(3)內的加熱器構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自動配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水輸送裝置為由開水房引入的熱水輸送管道(3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自動配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奶分裝輪盤(5)上設有10—20個放置奶瓶(52)的凹槽位(51)。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自動配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粉配送罐(2)、儲水罐(3)和混合桶(4)分別可容納1000克奶粉、3升水和4.5升溶液。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用自動配奶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可折裝設置在該支架(1)上能循環使用的嬰兒奶混合桶(4)和奶粉配送罐(2),其還包括開水輸送裝置、配奶分裝輪盤(5)、驅動裝置(6)和電腦控制系統,所述奶粉配送罐(2)位于支架(1)的上部并通過第一控制閥(21)與混合桶(4)連通,開水輸送裝置通過第二控制閥(31)與混合桶(4)連通,所述配奶分裝輪盤(5)與混合桶(4)同軸設置并位于混合桶(4)的下方,混合桶(4)壁上設有向外伸出的出奶管(42),出奶管(42)的外端設有出奶閥(41),出奶閥(41)的出奶口正對位于其下方設置在配奶分裝輪盤(5)上并隨配奶分裝輪盤(5)轉動的奶瓶(52)的瓶口,所述驅動裝置(6)分別與混合桶(4)內的攪拌器和配奶分裝輪盤(5)相連并驅動其轉動,所述電腦控制系統分別與第一控制閥(21)、第二控制閥(31)、出奶閥(41)和驅動裝置(6)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國英,馮戰桂,蔡月英,程錦珍,凌麗娟,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人民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