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動剃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馬達基臺(1),殼體(2),所述殼體(2)的左右兩側設有一對扭簧(201),所述扭簧(201)設有一對安裝孔,并通過所述安裝孔固定在殼體(2)上的扭簧固定軸(202)上;所述馬達基臺(1)的左、右側設有一對支撐臂(101),所述支撐臂(101)與所述扭簧(201)固定連接,所述扭簧(201)對所述支撐臂(101)進行縱向彈性支撐;所述馬達基臺(1)的前、后側設有滑軸(102),所述殼體的前、后側設有與滑軸(102)對應的滑槽(203),所述滑軸(102)插入所述滑槽(203),并在滑槽(203)內向下滑動,并在扭簧(201)的彈力作用下向上復位。(*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動剃須刀,屬于電動剃須刀
技術介紹
電動剃須刀利用電動機帶動刀刃對定刀刃作相對運動,將進入網孔的胡須或毛發剪斷,其使用方便,廣泛受到男士們的喜愛?,F有電動剃須刀頭部浮動只限制于兩個方向的浮動:即刀頭隨馬達基臺I在殼體內進行左右浮動,前后浮動,馬達基臺I與殼體在其連接的豎直方向上無相對移動,這種浮動方式對在剃須時所表現的貼面浮動效果不是完全舒適,用戶使用時需要多次更換手持器具姿勢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剃須任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際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刀頭隨馬達基臺I在殼體內進行左右浮動,前后浮動,馬達基臺I與殼體在其連接的豎直方向上無相對移動,這種浮動方式對在剃須時所表現的貼面浮動效果不是完全舒適,用戶使用時需要多次更換手持器具姿勢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剃須任務。未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種電動剃須刀,包括馬達基臺I,殼體2,所述殼體2的左右兩側設有一對扭簧201,所述扭簧201設有一對安裝孔,并通過所述安裝孔固定在殼體2上的扭簧固定軸202上;所述馬達基臺I的左、右側設有一對支撐臂101,所述支撐臂101與所述扭簧201固定連接,所述扭簧201對所述支撐臂101進行縱向彈性支撐;所述馬達基臺I的前、后側設有滑軸102,所述殼體的前、后側設有與滑軸102對應的滑槽203,所述滑軸102插入所述滑槽203,并在滑槽203內向下滑動,并在扭簧201的彈力作用下向上復位。進一步的,所述滑軸102與所述滑槽203之間的配合氣隙為0-0.3mm。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臂101呈向下彎曲的結構曲臂結構,并套設于所述扭簧201內。進一步的,所述滑軸102呈圓柱形突起結構。本技術的特點在于,在殼體2上固定了一對扭簧201,再在馬達基臺I的左右側各設一個支撐臂101,將扭簧201固定在支撐臂101上,扭簧201對支撐臂101進行向上彈性支撐;在通過馬達基臺前后側設置的一對滑軸102,再在殼體2的前后側設置一對滑槽203,通過滑軸102在滑槽203內的豎直上下滑動,對馬達基臺起到豎直的定位和導向作用,馬達基臺能夠上下浮動,并在扭簧201的作用下復位。同時,利用滑軸102是具有圓周面的圓柱形的結構,其上下滑動的同時,還不影響馬達基臺進行左右方向的浮動。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I)馬達基臺帶動刀頭進行自由的上下移動,從而新增了刀頭的上下浮動的效果,從而達到上下左右前后六方位浮動,用戶在使用器具時,在任何方位都可以感受舒適貼面,完美剃須科技感受。2)結構巧妙,扭簧設置合理,利用圓柱形滑軸,不影響刀頭進行左右浮動。3)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4)具有廣泛的市場推廣前景和極高的商業價值。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電動剃須刀殼體和馬達基臺的裝配爆炸示意圖。圖2是馬達基臺與殼體的裝配頭部側面示意圖。圖3是圖2中A-A向的剖視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電動剃須刀殼體和馬達基臺的俯視示意圖。圖5是圖4的B-B向剖視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電動剃須刀殼體和馬達基臺的立體示意圖。其中,1、馬達基臺,2、殼體,101、支撐臂,102、滑軸、201、扭簧,202、扭簧固定軸,203、滑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圖6,一種電動剃須刀,包括馬達基臺1,殼體2,殼體2的左右兩側設有一對扭簧201,扭簧201設有一對安裝孔,并通過安裝孔固定在殼體2上的扭簧固定軸202上;馬達基臺I的左、右側設有一對支撐臂101,支撐臂101與扭簧201固定連接,扭簧201對支撐臂101進行縱向彈性支撐;馬達基臺I的前、后側設有滑軸102,殼體的前、后側設有與滑軸102對應的滑槽203,滑軸102插入滑槽203,并在滑槽203內向下滑動,并在扭簧201的彈力作用下向上復位?;S102與滑槽203之間的配合氣隙為0-0.3mm。支撐臂101呈向下彎曲的結構曲臂結構,并套設于扭簧201內。滑軸102呈圓柱形突起結構。用戶使用時,抵住刀頭,將馬達基臺向下擠壓,馬達基臺在滑槽進而滑軸的導向下向下滑動,并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上彈起復位,同時,圓柱體形的滑軸還不影響馬達基臺沿左右方向的浮動,從而使得刀頭輕松的完成前后左右上下六個方向的浮動,形成三維浮動的刀頭。本技術的所述的前后側和左右側實際可以互換,也就是說,滑軸、滑槽所在側與扭簧、支撐臂所在側是可以互換的,這種變換也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所涵蓋的范圍之內,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進行非創造性的變換能夠實現本實施例的技術效果。換言之,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實施例,可以進行合理的擴展。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剃須刀,其特征在于: 包括馬達基臺(1),殼體(2),所述殼體(2)的左右兩側設有一對扭簧(201),所述扭簧(201)設有一對安裝孔,并通過所述安裝孔固定在殼體(2)上的扭簧固定軸(202)上; 所述馬達基臺(I)的左、右側設有一對支撐臂(101),所述支撐臂(101)與所述扭簧(201)固定連接,所述扭簧(201)對所述支撐臂(101)進行縱向彈性支撐; 所述馬達基臺(I)的前、后側設有滑軸(102),所述殼體的前、后側設有與滑軸(102)對應的滑槽(203 ),所述滑軸(102 )插入所述滑槽(203 ),并在滑槽(203 )內向下滑動,并在扭簧(201)的彈力作用下向上復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剃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軸(102)與所述滑槽(203)之間的配合氣隙為0-0.3mm。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剃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臂(101)呈向下彎曲的結構曲臂結構,并套設于所述扭簧(201)內。4.如權利要求1所訴的電動剃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軸(102)呈圓柱形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動剃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馬達基臺(1),殼體(2),所述殼體(2)的左右兩側設有一對扭簧(201),所述扭簧(201)設有一對安裝孔,并通過所述安裝孔固定在殼體(2)上的扭簧固定軸(202)上;所述馬達基臺(1)的左、右側設有一對支撐臂(101),所述支撐臂(101)與所述扭簧(201)固定連接,所述扭簧(201)對所述支撐臂(101)進行縱向彈性支撐;所述馬達基臺(1)的前、后側設有滑軸(102),所述殼體的前、后側設有與滑軸(102)對應的滑槽(203),所述滑軸(102)插入所述滑槽(203),并在滑槽(203)內向下滑動,并在扭簧(201)的彈力作用下向上復位。文檔編號B26B19/14GK203031632SQ201320013118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專利技術者彭軍華, 曾文禮, 鄧躍勝, 羅銳 申請人:上海奔騰電工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剃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馬達基臺(1),殼體(2),所述殼體(2)的左右兩側設有一對扭簧(201),所述扭簧(201)設有一對安裝孔,并通過所述安裝孔固定在殼體(2)上的扭簧固定軸(202)上;所述馬達基臺(1)的左、右側設有一對支撐臂(101),所述支撐臂(101)與所述扭簧(201)固定連接,所述扭簧(201)對所述支撐臂(101)進行縱向彈性支撐;所述馬達基臺(1)的前、后側設有滑軸(102),所述殼體的前、后側設有與滑軸(102)對應的滑槽(203),所述滑軸(102)插入所述滑槽(203),并在滑槽(203)內向下滑動,并在扭簧(201)的彈力作用下向上復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軍華,曾文禮,鄧躍勝,羅銳,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奔騰電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